全球最大單體建筑
The Mukaab 大廈
2月16日,沙特王儲兼首相、沙特公共投資基金(PIF)董事會主席穆罕默德·本·薩勒曼對外宣布,將在首都利雅得建造一座名為The Mukaab的立方體摩天大樓。

?New Murabba Development Company
The Mukaab位于利雅得城市西北部,與城南的舊“四方宮”方位相對,象征利雅得從傳統轉向現代、從歷史邁向未來。整個建筑邊長400米、寬400米、高400米,占地面積達19平方千米,建成后將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結構之一”,從體積上能完全罩住20座帝國大廈。


? New Murabba Development Company
The Mukaab 外立面由無數個重疊交織的三角形圖紋重復構成,該立面受到現代納吉迪建筑風格的啟發,極具未來科幻感。

? New Murabba Development Company
建筑內部有一個螺旋塔,有商店、辦公和文化藝術區及旅游景點,并將建設100,000個住宅單位和9,000個酒店客房。螺旋塔外的四個角分別有 4 棟等距離的商業建筑,將由 6 個模塊組成,包括住宅區、商業區、零售空間,教育和醫療保健設施,和重要的娛樂區。

? New Murabba Development Company
由無數個飛碟型樓層錯落相疊而成的螺旋塔樓,是The Mukaab的心臟地帶。
? New Murabba Development Company
最精彩的是,這座巨大的穹頂內部被無數塊屏幕覆蓋,構成一個高達近400米、空間感巨大的虛擬現實空間。整個天空的環境可以按照要求隨意變化,切換至不同的異世界,火星、未來、數字世界、雪山……

? New Murabba Development Company
TheMukaab 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身臨其境的體驗式目的地。
您將在這里進入超現實——今天在火星定居,明天又會是在另一個新奇世界。這里是你通往更多世界的大門。
——沙特王國的公共投資基金



? New Murabba Development Company
科技建筑「畫餅」專家
沙特的宏偉計劃 真的能實現嗎?
作為科技建筑「畫餅」專家,沙特熱衷于為世界描繪各式各樣的新奇城市景觀,但這些未來城市未必真的能成為人們的家園。
The Mukaab帶來的數字全息未來生活,看起來美好而科幻。然而,這其中涉及許多未被證實的技術,比如云播種、空中出租車、家庭機器人等。即使沙特王室財力雄厚,以目前的人工智能、無人駕駛技術,還遠遠不能實現The Mukaab 描繪的愿景。


? New Murabba Development Company
去年橫空出世的The Line項目同樣是沙特野心勃勃計劃的一部分。寬 200 米,高 500 米,整體長 170 千米的The Line兩側被巨大的鏡面墻所包裹,是一座狹長的垂直線性城市,預計將容納 900 萬人口。

? NEOM
為何要把一座城市設計成長條狀呢?THE LINE 官網給出的解釋是 " 高效環保 ":34 平方公里的極小占地面積,讓 THE LINE 周圍的大面積土地免于破壞,而一條縱貫 THE LINE 的超高速鐵路,則讓該城的居民僅用 20 分鐘就可以穿越整個都市,徒步 5 分鐘就能抵達任何公共設施。
盡管已被拍到開始動工,但The Line的設計概念能否完美落實,仍舊受到質疑。
首先500米的墻高內,太陽直射只有正午短暫時光,其他時間都會被兩側的墻體遮擋。城市內如果照明問題沒有解決,就會變成陰暗的世界,低層的植物也會因為缺乏陽光無法正常生長。

? NEOM
因此就算The Line建成,它也不會成為900萬人共同的美好家園,而將是一座“陽光金字塔”,有錢人會住到采光更好的頂層,普通人只能生活在黑暗的底層空間,社會階層更加固化。
此外,The Line的“環保”也是一個偽概念。兩塊巨大的鏡面墻反射出的陽光會讓城外更加炎熱、遷徙的動物被阻斷了生命之路、更不知要讓多少飛鳥撞到頭破血流。
歷史上,建筑界不缺充滿想象力卻未能建成的設計。它們有些是因為技術難以支持,有些是因為政治宗教理念影響,還有些是輸給了經濟因素。
蘇聯巴別塔
塔特林第三國際紀念碑
未來主義建筑可能是蘇聯留給這個世界最深刻的記憶之一。在眾多當時受技術所限擱置、今后恐怕也不再有機會建成的設計里,1919年誕生的塔特林第三國際紀念碑令人難以忘懷,在現代建筑與藝術史里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第三國際紀念塔塔身高400多米,如果建成,將比10年后才落成的帝國大廈還要高一百多米。整個建筑主要由鋼鐵和玻璃建成,像比薩斜塔一樣置于一不對稱的軸座上,四周環繞螺旋樓梯。

圓柱體的頂部還有一個半球形的小結構,每小時轉一周并安裝有屏幕和投影設備,夜晚可以在彼得格勒的云層上投射文字和圖像。

塔特林曾做出了一個六米高的大模型,塔里的三個玻璃結構可以用一個手柄驅動轉動。這個模型在1920年底送到莫斯科展覽引起了轟動。

即使第三國際紀念碑注定不能建成,后人對它的想象和留在史書里的影子,也足以令人著迷。

(本節圖源網絡)
世界最高塔樓
The Mile 英里塔樓
意大利設計公司Carlo Ratti Associate 與德國結構工程師 Schlaich Bergermann Partner 、英國設計工作室 Atmos 一同設計了世界上最高的結構 —— 英里塔樓(The Mile)。




? Carlo Ratti Associate
這座建筑幾乎是哈利法塔高度的兩倍,將成為植被包裹的垂直“中央公園”,建筑采用了預拉力的輕質鋼索網格。

? Carlo Ratti Associate
游客可以通過20米直徑塔樓周邊環繞的一系列“雕塑膠囊”向上爬升,在將參觀者輸送到最高處平臺、“空中走廊”、公園和餐廳的同時,這些膠囊中可以進行一系列活動,包括聚會和音樂會,成為一個私人場地。



? Carlo Ratti Associate
中央車站的100年愿景
漂浮觀景臺
2012 年,紐約市藝術協會邀請 SOM 事務所設計了一個方案,以滿足中央車站附近公共空間供不應求的需求。SOM 非常具有創造性地在常規的多層次公共空間基礎上,設計了一個類似游戲中人造星系武器與獨立生態圈“Halo Rings”的圓環形觀景平臺,名為“中央車站的100年愿景”(Grand Central’s Next 100)。


? SOM
這個“漂浮”在空中、可以豎向移動的觀景臺可將游人從中央車站主建筑的檐口直接送到曼哈頓天際線的頂端,在過程中可以從不同高度欣賞到曼哈頓壯觀的都市風景。


? SOM
-
隨著技術的發展,這些無法落成的奇思妙想,也許真的有一天會變成現實。
你覺得以上哪座建筑最有可能在未來落成呢?
專欄編輯|Mel
發文編輯|Miranda
審核編輯|Zyi
版權?建道筑格ArchiDogs,轉載請聯系media@archidogs.com
若有涉及任何版權問題,請聯系media@archidogs.com,我們將盡快妥善處理。
https://www.archdaily.com/997014/saudi-arabia-unveils-design-for-the-mukaab-a-large-scale-cube-shaped-skyscraper-in-riyadh?ad_source=search&ad_medium=projects_tab&ad_source=search&ad_medium=search_result_all
https://www.archdaily.cn/cn/782860/ying-li-gao-de-gong-yuan-shi-jie-shang-zui-gao-de-jie-gou-carlo-ratti
https://zhuanlan.zhihu.com/p/63184580 《“不可實現之夢”——塔特林的第三國際紀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