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天目里 vs 中央圣吉爾斯
倫佐· 皮亞諾
2020年,被譽為“超文藝綜合體”的杭州天目里開業。23萬平方米的天目里包含辦公、美術館、藝術中心、秀場、設計酒店及藝術商業等功能,是一個具有地標意義的綜合性的藝術園區。
?GOA大象設計
天目里的設計者之一是普利茲克獎得主、蓬皮杜藝術中心作者倫佐· 皮亞諾(RenzoPiano),這是他在國內承接的第一個項目。(GOA大象設計擔任整座園區的執行設計)建筑沿整個場地圍合出一個130mx95m的超大廣場,豐富的活動和事件都在這里發生。斜向切線的策略,不僅將建筑體量切割為適合人步行的尺度,同時也創造出廣場和城市之間連通的路徑,從而使內外貫通,空氣和陽光都能滲透進來。
?GOA大象設計
?welling2015
底層的空間強調透明和視線滲透也同樣基于對自然和城市的考慮。因此“天目里”不是一個封閉的辦公園區,而是一個綠洲般的“城市客廳”和藝術生活的發生器。人的交流活動會影響空間,成為天目里生命力的核心。
?GOA大象設計
為了讓廣場獲得更多的空氣和陽光,倫佐· 皮亞諾在設計時特意將原本可建的11 層降至9 層,并在7層和8層做了退臺處理,保證在每個角落都能有充足的日照。
?GOA大象設計
大約10年前,倫佐 · 皮亞諾在倫敦的科文特花園和新牛津街之間建起了中央圣吉爾斯項目,2022年,谷歌以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這座大樓。


圖源網絡
在中央圣吉爾斯建起之前,這里曾是一個巨大的、令人窒息的前政府辦公樓群,倫佐 · 皮亞諾以一座會呼吸的建筑為城市街區帶來了“新鮮空氣”。

?Michel Denance
堅固如磐石的街區被分割成一系列“建筑島嶼”,屋頂露臺和建筑不規則的形狀,組成了408000平方英尺的辦公空間,和25000 平方英尺的餐廳及咖啡館。這一手法在十年后亦被用于天目里的體量推敲中。

?RPBW

中央圣吉爾斯鳥瞰 ? Michel Denance

天目里鳥瞰 ?RPBW&GOA大象設計
底層通透開放,入口大堂多為透明玻璃,視覺上將自然與陽光引入室內,與天目里綠洲般的“城市客廳”想法頗為相似。

?Joost Moolhuijzen

?Michel Denance

?Michel Denance
雖然體塊推敲的原則與天目里如出一轍,但中央圣吉爾斯在幕墻處理上更加大膽 —— 121000塊釉面瓷磚砌成22面色彩鮮艷的外墻,穿插著低調的透明玻璃,層次豐富,明亮活潑,極具生命力。

?RPBW

?RPBW

?Michel Denance

?Michel Denance
縱觀倫佐 · 皮亞諾的設計生涯,綠色、生態與陽光,永遠是他關注的重點。他的建筑雖然形態各異,但始終嚴謹而抒情,充滿秩序之美。
?Michel Denance
廣州大劇院 vs 阿利耶夫文化中心
扎哈·哈迪德
2010年建成的廣州大劇院是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務所在中國的首個落成作品。它的設計源自自然景觀,寓意一對被珠江水沖刷形成的“礫石”。
?Iwan Baan
建筑流線型的輪廓線條沿襲了扎哈一貫追求的自由與浪漫,將毗鄰的文化建筑與廣州珠江新城的國際金融塔樓統一起來。


?Iwan Baan
1800 座的觀眾廳是歌劇院的“心臟”。設計以非對稱、不規則但體型均衡的多邊形平面為概念,塑造了一個整體均衡,空間流動,富于節奏感的藝術廳堂。
?Iwan Baan
比廣州大劇院晚3年建成的阿塞拜疆共和國阿利耶夫文化中心,同樣是扎哈的文化建筑代表作之一。

?Iwan Baan
作為蘇聯的一部分,阿塞拜疆首都巴庫的城市與建筑一直受到那一時期規劃的影響。自從1991年由蘇聯獨立后,阿塞拜疆投入巨資進行現代化建設,希望走出蘇式現代主義的影響。

? Iwan Baan
2007年,扎哈·哈迪德被任命為蓋達爾?阿利耶夫文化中心的總建筑師。當地政府希望能夠將這座文化中心設計為國家文化事業的代表性建筑,脫離紀念碑式的蘇聯建筑形式。

阿利耶夫文化中心與周邊建筑 ? Iwan Baan
阿利耶夫文化中心的設計在建筑四周的廣場與建筑的室內空間之間建立了一種連續而流動的關系。廣場作為地面的一部分,與巴庫的城市網絡直接聯系在一起,地面逐漸升起,圍合成公共的室內空間。
?Hufton Crow
廣州大劇院與阿利耶夫文化中心,兩大藝術中心的造型都采用了扎哈最愛的不規則曲線,并在周圍廣場與建筑室內之間建立了一種連續而流動的關系。

?Hufton Crow
廣州大劇院圓滑的過渡貫穿在不同的元素和不同的樓層間;而在阿利耶夫文化中心,為了使參觀者體驗室內空間的流動性,豎向的結構元素被包裹在圍護結構和幕墻系統中,營造出了大尺度的無柱空間,

廣州大劇院的圓滑過渡 @Iwan Baan

阿利耶夫文化中心的無柱空間 @Iwan Baan
為了突出建筑室內外空間的連續性,設計師還對阿利耶夫文化中心的照明系統做了精心設計。白天建筑體量反射陽光,外觀隨時間和觀看角度的不同不斷發生變化。而到了夜晚,由室內照向室外的光豐富了空間的層次,并維持室內外的流動性。

?HuftonCrow

?HuftonCrow
此外,兩大藝術中心的特殊表面幾何均促成了非常規的結構方案。
在阿利耶夫文化中心,工程師引入曲折柱,使得表面可以由地面翻轉到建筑西側。

?Helene Binet
設計人員還針對表面的幾何形狀做了大量的研究以保持建筑和景觀連續性。
?Helene Binet
而廣州大劇院外表由64個面、41個轉角和104條棱線組成,用了5000多塊玻璃和75000塊石材,大小形狀各異。這頗具動態美感的造型也付出了代價,施工技術不足和后續維護不善,讓如今的廣州大劇院略顯粗糙。
圖源網絡
從1983年以香港山頂俱樂部一戰成名、1993年首個項目維特拉消防站在萊茵河畔建成,到2013年廣州大劇院與阿利耶夫文化中心先后落成,扎哈被打上“奇葩、標新立異”標簽的設計風格在30年間不斷演變,如今沉淀出了一份溫柔。兩大藝術中心美輪美奐但卻不咄咄逼人,凌亂美中帶著自信的秩序感,它們一定會成為兩顆世界文化建筑史上熠熠生輝的寶石。
央視新總部 vs 鹿特丹大廈
雷姆·庫哈斯
2012年竣工的中央電視臺新臺址主樓 (CCTV) 是OMA重新定義的摩天大樓代表作,大樓面積約為 473, 000 平方米,包含電視演播室﹑辦公室﹑廣播和制作設施,是 OMA 在中國建成的首個主要項目。

?Iwan Baan
CCTV 大樓改寫了摩天大樓一味追求高度的模式,兩座塔樓從一個共同的基座拔地而起, 相互傾斜,在空中合攏,形成一個出挑 75 米的巨大的直角懸臂。

? OMA
大樓的設計將以往分布于城市中各個區域的電視制作的不同功能,完整緊密地組織在一個環狀結構之中。
? Iwan Baan
與CCTV大樓同期建成的鹿特丹大廈同樣令人印象深刻。OMA認為龐大的規模無論在形式和功能上都具有城市的密度和多樣性,因此這三座層疊交錯的大樓可以看成一座垂直城市。

? Ossip van Duivenbode

? OMA

? OMA
無論是CCTV大樓還是鹿特丹大廈,它們都帶有強烈的OMA風格 —— 分析得出業態內容和各自面積要求,先用體塊解決業態分區, 接著細分功能, 最后處理交通流線。


用模型對體塊進行瘋狂推敲,也是OMA最常用的手法之一。

CCTV總部體塊模型 ? OMA

鹿特丹大廈體塊模型 ? OMA
OMA的建筑形態雖怪異但簡單直白、有震撼力、目的性強。他們的圖表視覺沖擊大,邏輯清晰有效,風格自成一家。

盡管CCTV總部大樓自方案揭曉以來一直爭議不斷,OMA卻憑此項目在中國打響名聲,后來又建成了深圳證券交易所和上海陸家嘴展覽中心。

上海陸家嘴展覽中心 ? OMA
只有令人厭煩的建筑才只有一種聲音。建筑是需要爭議的。
—— 雷姆·庫哈斯
雷姆·庫哈斯并不像大多數職業建筑師那樣信仰建筑學本身的力量,他從社會生產,分工,經濟,政體等方面思考社會,而建筑只是他回應這些問題或需求的工具。無論公眾對OMA的作品評價如何,都不能阻擋OMA對建筑文化的探索。
結語
三位大師在中國留下的首個作品,都傳遞強烈的個人風格和設計理念,并成為了這個城市的地標性建筑。
大家認為這些“漢化建筑”,分別發揮出了大師的幾成功力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想法~
版權?建道筑格ArchiDogs,轉載請聯系media@archidogs.com
若有涉及任何版權問題,請聯系media@archidogs.com,我們將盡快妥善處理。
Re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