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讓靈魂更靠近天堂
普世紀念公墓
普世紀念公墓的締造者Pepe Altstut是一位熱愛足球的商人。1960年代,他成為了巴西桑托斯Cai?ara俱樂部的主管。1983年,父親好友的去世讓Pepe萌發了建造一座公墓的想法,他希望以更有價值的空間來安置這些逝去的生命。

Pepe Altstut
普世紀念公墓依山而建,俯瞰桑托斯的烏爾巴諾·卡爾戴拉球場。1964年11月21日,貝利在這座球場的單場比賽中取得8個進球;1974年,這位球王亦在此舉行了告別賽。

烏爾巴諾·卡爾戴拉球場

普世紀念公墓(一期及二期)
最初的普世紀念公墓只是一棟小小的建筑,然而地上墓地的需求量巨大,公墓也不斷擴張,如今它的第三期工程已經高達32層(108米),可容納超過25000個單元。

? CTBUH
公墓每一層的儲藏間都有獨立編號,所有的墓位都配備了通風系統,可容納六位亡者(一具遺體和五個骨灰盒)。



公墓里除了墓位,還有一些特別的空間,比如游樂場、小吃店、錦鯉池、小型瀑布、鸚鵡園和老爺車展覽區。這是希望由此轉移人們的注意力,幫助他們從悲傷的情緒中跳脫開來。


我們把墓園和娛樂、社會活動聯系在一起,是想盡可能營造一種輕松的氛圍。我們會在一些節日比如父親節、母親節、亡靈節組織一些表演,是希望避免一種可能的決裂。有的時候,親友因為悲痛不想面對他們所愛的人的逝去。我相信死亡是生命的延續,是一個新的階段。
——Pepe Altstut
作為狂熱的足球迷,Pepe一直積極參與巴西當地的體育活動,也組建了包括拳擊、自行車在內的多個俱樂部,在此期間他認識了貝利并與其成為摯友。1996年,貝利的父親去世,遺體被安置在普世公墓第九層一個視野開闊的墓位中。如今,貝利在此與父親重逢。

公墓建造者Pepe與貝利
02/光芒四溢的高科技墓園
琉璃殿公墓
在日本東京的幸國寺內,有一座炫彩的琉璃殿公墓,它曾被評為世界十二座最美墓地之一。

整個琉璃殿呈八角形,內部正中供奉著一尊釋迦牟尼佛坐像,2045個LED佛像分布在墻壁四周。每一尊佛像都放在一個透明的水晶盒里,有的已經放入逝者的骨灰,有的尚未正式啟用,不同狀態下會呈現不一樣的彩光。



琉璃殿里的每個佛像上都不會標名字,更不會粘貼逝者照片,關于逝者的所有信息都會被錄入一張智能卡里面,但凡將骨灰安置在琉璃殿,逝者家屬就會收到一張這樣的智能卡,卡里存有逝者信息以及對應的佛像位置。只要刷一下配套的智能卡,相應的佛像就會閃耀不同的光芒(可根據逝者生前喜歡的顏色自選),方便訪客尋找。

當家屬祭拜的時候,內殿的光墻可以變換顏色,通常參拜時是柔和的黃色,做法事時則是天藍色。

除此之外,琉璃殿內部的水晶佛光墻也常有“燈光秀”,盡管只是簡單的光影圖像,但是這樣的小心思對祭拜親人的家屬們來說,的確能減少一些悲傷情緒。


琉璃殿的想法是幸國寺住持矢島泰淳提出的。早在十幾年前,對光彩情有獨鐘的矢島泰淳就有了建造一個光芒四溢的高科技墓園的想法——這在日本可以說是首創了。


矢島希望琉璃殿可以有些許輕松的氛圍,并用光影效果來推廣琉璃殿的美學和科技理念。

能在視覺和體驗效果上吸引人,以至于讓更多人選擇安葬在這里,對幸國寺來說固然是重要的,但是除去盈利的層面,琉璃殿的出現還透露著一些更現實的原因。
根據2017年日本消費者協會的最新統計,墓地含墓碑價格在200-220萬日元之間,每年還要支付至少1.2萬日元的維護費。而琉璃殿一個單人的存儲位售價約75萬日元,如果存放兩個人的骨灰,價格為95萬日元。就算逝者沒有后人來祭拜打理,琉璃殿也會有專人來幫逝者維護墓位,維護費一年只有9000日元,成本相對選擇傳統墓地來說大大降低。
目前,每個逝者的骨灰可以在琉璃殿里存放33年。33年之后,骨灰會從柜子里拿走,存放到琉璃殿下面的公共區域,到那時候就不再需要支付維護費了。

以前每個人都有墓地,但現在空間越來越小,日本的小孩子越來越少,所以有些人已經沒有人來為他們維護墓碑了。
——矢島住持
在去世后還能有這樣一個閃閃發光的佛像守護著自己的靈魂,想想就很炫酷。
03/通往天堂的現代墓地
琉璃光院白蓮華堂
新宿琉璃光院的白蓮華堂(Shinjuku Rurikoin Byakurengedo)由建筑師竹山圣(Kiyoshi Sey Takeyama)設計,以含苞待放的蓮花蓓蕾為靈感,一層收攏,二層以上擴張,像一座停泊在高樓大廈中的宇宙飛船。



建筑內部功能齊全,除了靈骨塔,還有佛教美術的展示藝廊、茶室,不定期舉辦開放給大眾參加的茶會、讀經會、演奏會等。
與琉璃殿一樣,白蓮華堂也會為每個家庭提供一張智能卡,以便在里面存儲寄存柜的號碼以及已過世親屬的詳細信息。這一層上有3個公墓,后面則有3500個寄存柜。寄存柜的主人刷卡后,就會向中央電腦系統發送命令,激活隱藏在內部的傳送系統。

04/價值觀多元化
日本興起“共享墳墓”
日本和中國一樣是儒教國家,在孝道理念下,大家重視厚葬、墳墓風水、先祖崇拜。但老齡化社會的加劇發展,導致日本墳墓用地面積與死亡人口數目的比例開始失衡,墓地價格逐年上漲。而近年來日本社會價值觀多元化,選擇獨身的男女也越來越多,因此像琉璃殿、白蓮華堂這樣的經濟實惠的“共享墳墓”悄然走紅。
萬勝寺水生殿
名古屋萬勝寺的水生殿與琉璃殿有異曲同工之妙。在這個大廳里,藍色 LED 永久照亮 2,000 多個小型玻璃骨灰盒,每個骨灰盒都裝有一個裝有死者骨灰的盒子。每一個壁龕都裝飾著佛像。訪客在入口處使用電子身份證,相應的骨灰盒以金色點亮。



一心寺“骨灰佛”
大阪市的一心寺里有十幾座“骨灰佛”。佛像內部中空,一次可以裝入上萬人的骨灰盒,這種做法被稱為“納骨”。

一心寺每10年就會新建一座佛像來容納骨灰,骨灰存放的費用是2~5萬元,自2007年到2016年就有22.3萬人申請。

對于信奉佛教的人來說,將骨灰放在佛像內比灑去江河湖海更令人安心 —— 知道他就在這里,仍舊有跡可循,就有了可以寄托感情的地方。即使自己也離開人世不能再來看望,還會有很多人來參拜佛像,悼念親人。

機器人誦經超度
2018年,日本一家喪葬公司推出了“機器人葬禮服務”計劃。

這種機器人名為“胡椒”(Pepper),公司研發人員稱它能夠閱讀人類感情,在投入市場后已做過銀行柜員,壽司店服務員等多種工作。

喪葬公司對Pepper機器人進行了改裝,將其打扮成了僧侶的模樣。Pepper為死者主持葬禮、誦佛念經僅需5萬日元,而請真正的僧人念經超度則需24萬日元,實在太劃算了!


不過這家公司也承認,Pepper目前主要為不信教、對生死看得開的客人主持葬禮。這項業務更多是希望嘗試在喪葬業中引入更多新的技術,讓其隨時代變化而改變。

“死亡不是生的另一極,
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而存在。”
不管是垂直公墓、刷卡祭拜
還是骨灰佛像、機器人超度
人們對死亡的看法隨著時代轉變
安葬之地也不再拘泥于傳統的墓園建筑
你愿意在離開前
讓靈魂最后再酷一把嗎?
作者|可達
專欄編輯|Yihan
發文編輯|Yiwen
審核編輯|Linqi
版權?建道筑格ArchiDogs,轉載請聯系media@archidogs.com
若有涉及任何版權問題,請聯系media@archidogs.com,我們將盡快妥善處理。
http://www.memorialcemiterio.lwsite.com.br/loculo
https://www.skyscrapercenter.com/building/memorial-necropole-ecumenica-iii/26912
《【WHERE TO GO】普世紀念公墓:用另一種態度面對死亡》 公眾號:直流電DC 作者:直流電DC
《科技感十足的墓地,讓靈魂最后再酷一把!》 公眾號:哈爾濱殯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