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版本館
國家版本資源的保藏與傳承
什么是“版本”?
中華版本包括古今中外載有中華文明印記的各類資源。
這里面有承載厚重歷史文化的古籍、青銅器,也有包含著鮮明時代印記的報刊、糧票,甚至和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磁帶、圖書、報刊,乃至健康碼第一行代碼等。總之,只要你能想到的文化載體,基本都算是版本資源;版本就是記錄歷史、見證文明的“金種子”。

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內的展覽陳設
?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什么是“版本館”?
版本館是國家站在文化安全和文化復興戰略高度上謀劃的,用以存放保管文明“金種子”的“庫房”,也就是中華文明種子基因庫。
國家版本館的定位是“國家版本資源總庫和中華文化種子基因庫”。

? 新華社 ?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國家版本館是新時代標志性文化傳世工程。按照“賡續中華文脈、堅定文化自信、展示大國形象、推動文明對話”的定位,同步規劃建設中央總館(文瀚閣)和西安分館(文濟閣)、杭州分館(文潤閣)和廣州分館(文沁閣)。
——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
展覽策劃實施組組長 吳笑天
一總三分 選址四地
展現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中國國家版本館作為新時代的國家文化殿堂,建設工作緊緊圍繞“傳世工程”定位,東西南北,“一總三分”,依山而建成為一大亮點——總分館分別選址于:
中央總館 文瀚閣——北京燕山
西安分館 文濟閣——西安秦嶺圭峰山
杭州分館 文潤閣——杭州良渚
廣州分館 文沁閣——廣州鳳凰山
各館均設置了展示區、保藏區、洞藏區、交流區等。
為何這樣選址規劃?
之所以作出這樣的選址規劃,是聚焦文化種子“藏之名山、傳之后世”的主旨,力求山水交融、館園結合,確保中華版本免遭各類災害損毀,永久安全保藏。
建筑設計上各有何特色?
在建筑設計上,各館力求突出文化性、傳承性、標識性。
其中,中央總館整體建筑秉承中國傳統建筑風格,西安分館整體建筑和室內設計充分體現漢唐雄風,杭州分館圍繞具有宋代園林神韻的當代藏書建筑展開,廣州分館四周環繞人文與自然交融的嶺南園林。
“一總三分”凸顯大國風貌、漢唐風韻、江南宋韻、嶺南新韻,集中展現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中央總館 文瀚閣
展現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設計方:莊惟敏院士團隊

? THAD

? THAD

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文瀚閣外景 ? THAD

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文瀚閣 ? THAD
中央總館由清華建筑設計院院長莊惟敏院士及團隊負責整體建筑秉承中國傳統建筑風格,設置了展示區、保藏區、洞藏區、交流區等。
建設中國國家版本館,構筑國家版本資源總庫,是著眼于中華版本的永久安全保藏,讓文化典籍‘藏之名山、傳之后世’。對增強中國人的文化自信、厚植民族復興的文化根基具有重大的意義。
西安分館 文濟閣
結合西部文化特色????????
設計方:張錦秋院士團隊

? 央視新聞
南倚秦嶺,北望渭川,總建筑面積8.25萬平方米的中國國家版本館西安分館(文濟閣)同在西安落成,將于7月30日舉行開館儀式。
該館由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設計,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錦秋領銜完成。設計延續了古今交融的理念,將中國傳統建筑風格應用于西安國家版本館的設計中,利用山巒地勢起伏,形成中心對稱、園林交錯的建筑景觀。


? 新華社?
它的主體為高臺建筑,呈現出大氣磅礴的漢唐風格。預計開館初期可征集到版本資源209萬冊(件)、數字資源160TB。

? 陜建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錦秋于現場 ? 新華社
作為中國國家版本館“一總三分”的分館之一,落成后的中國國家版本館西安分館將結合西部文化特色,精心打造《賡續文脈 踔厲前行——中華文化經典版本展(西部篇)》和《楮墨遺珍萬里同風——絲綢之路版本展》兩個展覽,充分展示絲綢之路文明,講好以西部為主的中華經典版本故事。

西安國家版本館內景 ? 陜西日報
杭州分館 文潤閣
“宋韻”風格 藏展結合
設計方:王澍+陸文宇

? 央視新聞
杭州分館又名“文潤閣”。中國美術學院建筑藝術學院院長、杭州館建筑主創設計師王澍表示:“杭州館建設通過山水環境、群組布局、材料表現、空間層次等一系列的手法,使其真正成為新時代的宋韻建筑典范。”

?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杭州分館總建筑面積10.31萬平方米,包括主書房、南書房、文潤閣、山體庫房、附屬用房等共計13個單體,核心功能為保藏、展示、研究和交流,是集圖書館、博物館、檔案館、展覽館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場館。

?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杭州館采用“宋韻”園林建筑風格,設計圍繞“宋代園林神韻的當代藏書建筑”展開,因地制宜,隨山就勢,突出江南色彩、宋韻元素、浙江特色。


青瓷門扇
值得一提的是,建筑南北兩側的龍泉青瓷屏扇,借用宋人繪畫中的畫屏意念,形成大氣靈動的現代宋韻。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杭州館作為中央總館異地災備庫、江南特色版本庫及華東地區版本資源集聚中心,將古今中外載有中華文明印記的各類版本資源納入收藏范圍,承擔中華版本保藏的重要任務。

?央視新聞
同時,杭州館設置研究、展示和交流等功能,包括“重要窗口”主題版本展、江南版本文化概覽、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結果展、浙江歷史文化名人專題展等4個實體展覽和一個數字展廳。
廣州分館 文沁閣
融合中華制式與嶺南特色
設計方:何鏡堂院士團隊

? 央視新聞

? 新華社
鳳凰山麓、流溪河畔,廣州分館(文沁閣)占地面積24.69萬平米,總建筑面積9.43萬平方米。

水天一色 ? 新華社
廣州分館由何鏡堂院士領銜設計。建筑以中華典藏、嶺南山水、時代新韻、文明燈塔為總體設計理念,融合中華制式與嶺南特色(將中華型制與嶺南環境、嶺南氣候、嶺南園林、嶺南建筑文化特色相融合),構筑禮樂相成的山水名勝格局,打造南粵大地上的中華文化殿堂。
目前可入藏版本數量約265萬冊(件)。

文沁亭 ? 新華社

何鏡堂院士在廣州分館出席落成典禮
建設中國國家版本館關系到中華文明歷史的傳承,它擔負著賡續中華文脈、堅定文化自信、展示大國形象、推動文明對話的重要使命。
中華文明5000多年綿延不斷、經久不衰,是我們區別于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是中華民族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我國歷朝歷代,也都把版本保藏傳承放在重要位置。
——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
展覽策劃實施組組長 吳笑天

參觀者在中國國家版本館西安分館內參觀
? 央視新聞
重大文化工程是人類文明智慧的結晶,也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標識。建設中國國家版本館,就是要從精神層面、文化層面打造新時代中國的標識,樹立起神州大地的文化地標。
“北京文瀚閣、西安文濟閣、杭州文潤閣、廣州文沁閣分布在我國東西南北,保藏的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既各有側重、各具特色,又遙相呼應、渾然一體,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時代表達,也應當成為擴大中華文化影響力的重要依托。”
專欄編輯|Yihan
發文編輯|Shixin
審核編輯|Zyi
版權?建道筑格ArchiDogs,轉載請聯系media@archidogs.com
若有涉及任何版權問題,請聯系media@archidogs.com,我們將盡快妥善處理。
? 新華社 ? 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 ? 央視新聞 ?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 杭州國家版本館 ? 陜西日報 ? TH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