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a Biennale di Venezia
5月20日,備受矚目的威尼斯建筑雙年展正式開幕
本屆雙年展以“未來實驗室”為主題
匯集了63座國家館、數百位建筑師和設計師的作品
在這座歷史之城展開對建筑未來責任的討論


? La Biennale di Venezia
同時,威尼斯的博物館和畫廊也通過舉辦眾多精品展覽
參與到這場藝術和設計的盛事中來
如果你有前往威尼斯雙年展的打算
不妨也去看看下面這些展覽
DEEP GREEN深綠:中國鄉村的未來實驗場
Retrospect of DEEP GREEN
地點:Olivolo Galleria, San Pietro Di Castello 65/A
開放時間:5月20日-11月26日,周二至周日下午3至7點
無需預約

「深」既是深層的,又是人的獨立精神;「綠」是人與自然共存的意愿。DEEP GREEN所倡導的是超越綠色建筑的局限,不是技術和指標所營造的、以目的為導向的人工綠。當設計師介入鄉村,能夠從在地文化、社會生活、消費習慣等感知層面,思考自然的底層邏輯。最深的綠是紅色,是能源,深綠是對能源的再思考,是體能和延續生命的物能的平衡。同時,針對紅色能源革命,從時下人居環境出發,探索綠色發展的多種可能性。

本次展覽以“深·綠DEEP GREEN”為主題,邀請12組深入村落研究與實踐的團隊,以8大策略解讀他們對于鄉村的理解:邊界、記憶、符號、形態、媒介、對話、協作、共榮,試圖跳出形式與空間,以更樸實真切的方式回應鄉村之綠。透過標準、感知和資源三個角度,重新審視「綠」在城鄉發展中的定位。

埃德蒙多·巴奇:光的能量
Edmondo Bacci: Energy and Light

? Peggy Guggenheim Collection
地點:佩吉·古根海姆收藏館(Peggy Guggenheim Collection)
開放時間:2023.4.1 - 9.18
購票渠道:網站或線下購票
佩吉·古根海姆可以算是現代藝術領域最負盛名的收藏家和贊助者之一。她大膽的審美和獨特的眼光讓她與許多藝術史留名的藝術家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聯系,其中包括杜尚、畢加索、達利和康定斯基。

? Peggy Guggenheim Collection
20世紀40年代,佩吉收購了大運河邊的韋尼耶·萊奧尼宮(Palazzo Venier dei Leoni),這座別墅在她去世后被改造成如今的收藏館。而埃德蒙多·巴奇——佩吉最喜愛的意大利藝術家之一,其首次也是最全面的回顧展正在這里舉辦。


? Peggy Guggenheim Collection
巴奇是威尼斯戰后藝術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也是意大利空間主義(Spazialismo)的代表人物。巴奇的作品融合了歐洲和美國的現代藝術趨勢和自己獨特的個人風格,擁有生動的色彩、強烈的空間割裂感和富有韻律的筆觸。


? Peggy Guggenheim Collection
本次展覽聚焦于1950年代,這也是巴奇在國際上取得成功的時期,展出了約80件作品。許多作品為首次展出,包括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和棕櫚泉藝術博物館出借的作品,以及其從未發表過的素描作品。

? Peggy Guggenheim Collection
圣像
Ic?nes

? Palazzo Grassi, Pinault Collection
地點:皮諾收藏(Punta della Dogana)
開放時間:2023.4.2-11.26
購票渠道:網站或線下購票
展覽通過一系列皮諾收藏的標志性作品反思“圣像(Icon)”的主題和圖像在當今世界的地位?!癐con”一詞有著兩種含義:它在希臘詞源中意為“圖像(Image)”,后來被用于指代特定類型的宗教繪畫。而在更近的時代,“Icon”意味著模范和象征,是擁有特別地位的角色。


? Palazzo Grassi, Pinault Collection
展覽通過精選的80余件作品,展示圣像是如何作為載體,引領我們通向另一個世界和其他意識狀態的。與飽和的視覺效果形成反差,展覽在流線中穿插休息空間和教堂以調整游覽的節奏,并在具象和抽象之間調用聲音、裝置、表演等各個維度豐富觀展者的感官。

? Palazzo Grassi, Pinault Collection
威尼斯這座城市與圣像之間的關系也得到了特別關注。中世紀末至今,威尼斯始終是東西方交匯的十字路口,正是這種碰撞和多元為藝術家的創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 Palazzo Grassi, Pinault Collection
展覽之外,建筑本身也值得一看。原來的兩座建筑分別為宮殿和海關大樓,2005年開始,普利茲克獎得主安藤忠雄對其進行了一系列改造,將他們轉變成更適合展覽和活動的當代藝術空間。安藤標志性的清水混凝土也在建筑中得到了充分運用,顯現出東方與西方、古典與當代的有機融合。


? Luca Girardini
環境游樂場
BioGrounds

? MAXXI
地點:切爾托薩島(Isola della Certosa)
開放時間:2023.5.1-10.15
購票渠道:線下購票
位于羅馬的國立二十一世紀美術館(MAXXI)是意大利甚至歐洲最頂尖的當代藝術中心之一,其建筑由普利茲克獎得主扎哈·哈迪德設計,擁有大量當代藝術和建筑館藏。本次展覽是MAXXI和品牌歐締蘭(Alcantara)的第十二次藝術合作,也是系列裝置首次離開羅馬的博物館,來到威尼斯。

? MAXXI
“環境游樂場(BioGrounds)”一詞由與生態密切相關的“環境生活(Bio)”和強調公眾參與的“游樂場(playground)”共同構成。展覽試圖通過裝置和表演讓參觀者介入展覽本身,開展行動和干預,一如人類對自然環境的所作所為。


? MAXXI
四組裝置源于設計師與生態問題專家的對話,充滿了藝術探索與生態知識的碰撞,同時反思和展望氣候變化對整個人類社會的影響。展覽不在威尼斯的主城區,而是位于東部的切爾托薩島之上——這也是游覽威尼斯其他鮮為人知區域的好機會。


? MAXXI
“人人都在談論天氣”
“Everybody Talks About the Weather”

? Fondazione Prada
地點:普拉達基金會(Fondazione Prada)
開放時間:2023.5.20-11.26
購票渠道:線下購票
天氣,人人都會談論的話題,也可以成為氣候變化的最小單元。在因海平面上升而自危的威尼斯,氣候變化的緊迫性毋庸置疑。“氣候是一個全球性問題,影響著全世界人民的行動和命運。因此,談論今天的天氣意味著談論和擔心每個人的未來。”


? Fondazione Prada
展覽將氣象學和氣候學等同起來,引發人們對氣候現象的關注和分析,了解環境危機對我們生活不可否認的影響。藝術和科學交織在一起,成為藝術家和科學家們共同創作的工具,同時展示科學研究的最新成果。


? Fondazione Prada
在一樓,一面巨大的 LED 墻循環播放來自全球多個傳統媒體和在線平臺的天氣預報。我們長期以來都對“談論天氣”保持著無盡的興趣,卻在迫在眉睫的氣候危機面前感到前所未有的魔幻和詫異。

? Fondazione Prada
加泰羅尼亞在威尼斯:隨魚而行
Catalonia in Venice_ Following the Fish

? Gregori Civera/Institut Ramon Llull
地點:Docks Cantieri Cucchini
開放時間:2023.5.20-11.26
購票渠道:詳詢雙年展售票處
西班牙拉蒙·柳利大學(The Institut Ramon Llull)攜手三位策展人Daniel Cid、Eva Serrats 和 Francesc Pla,以現實問題為視角切入雙年展的主題“未來實驗室”,希望引起人們對歐洲和非洲現狀的關注。


? Gregori Civera/Institut Ramon Llull
項目從居住在加泰羅尼亞的非洲移民的角度出發,圍繞城市化、工作空間和住房展開。研究者與巴塞羅那街頭小販聯盟(the Union of Barcelona Street Vendors)聯手開展了一系列觀察研究,后者是一個主要由塞內加爾人組成的小小聯盟,是散居在歐洲的非洲移民的代表。

? Gregori Civera/Institut Ramon Llull
裝置將展覽空間變成了一個不斷變化的街頭市場,四處漂浮的編織地毯展示了項目的研究成果:關于非洲、文明的起源、掠奪、僑民、國界、援助網絡,和不止息的掙扎與斗爭。同時,裝置也展出了建筑學學生在與移民多次對話中產生的空間設想:代替食物援助的集體廚房,以社區為基礎的共同住宅,分散的多功能設施用以重建街道。

? Gregori Civera/Institut Ramon Llull
展覽希望應對影響整個世界的去殖民化和減少碳排放的挑戰,通過建筑和非洲移民的結合,重新思考現存建筑中的霸權與殖民關系,尋找城市與建筑的替代方案。
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臺灣改裝
Diachronic Apparatuses of Taiwan:Architecture as on-going details within landscape


? National Taiwan Museum of Fine Art
地點:普里奇歐尼宮(Palazzo delle Prigioni)
開放時間:2023.5.20-11.26
購票渠道:詳詢雙年展售票處
1994年起,毗鄰圣馬可廣場的普里奇歐尼宮作為威尼斯雙年展的臺灣館開放給觀眾。今年,策展團隊通過盤點臺灣不同海拔和緯度的農業景觀,展示人們如何利用知識和技術發展出多樣化的建筑形式以馴服環境。




? National Taiwan Museum of Fine Art
回顧雙年展“未來實驗室”的主題,策展團隊認為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下一個篇章或許需要我們繞道而行,答案存在于因為發展而被我們遺忘的環境之中。通過重訪臺灣的地理環境,策展人試圖在人造地面和自然地面之間展開對話,通過向農村重新學習找到指向光明未來的路標。


? National Taiwan Museum of Fine Art
無論是嘉義沿海的牡蠣養殖場、嘉南平原的溫室大棚,還是梨山的茶園,都是人類基于對環境的識別和理解所產生的“改造”。穿越臺灣的不同風景,人類試圖回應人與自然的沖突,找到妥協和平衡以促進共同繁榮。

? National Taiwan Museum of Fine Art
普里奇歐尼宮本身也是一座獨特的歷史建筑,前身為監獄。策展團隊將建筑的室內空間按照其特點劃分為四個展區,并在展覽空間播放臺灣自然環境的音像,讓觀眾打開感官,體驗真實而流動的臺灣生機。

? National Taiwan Museum of Fine Art
除了雙年展奪目的兩大主展場之外
眾多的平行展和其他獨立展覽也散落在威尼斯各處
等待世界各國藝術愛好者的來訪
步行在城市中閑逛,或是乘坐貢多拉穿梭于運河
遇到感興趣的展覽,不妨進去看看吧!
專欄編輯|Mel
發文編輯|Miranda
審核編輯|Olivia
版權?建道筑格ArchiDogs,轉載請聯系media@archidogs.com
若有涉及任何版權問題,請聯系media@archidogs.com,我們將盡快妥善處理。
Reference:
https://www.guggenheim-venice.it/en/whats-on/exhibitions/edmondo-bacci/
https://www.pinaultcollection.com/palazzograssi/en/icones
https://www.archdaily.com/889573/tadao-andos-museum-of-punta-della-dogana-through-the-lens-of-luca-girardini
https://www.maxxi.art/en/events/biogrounds/
https://hypebeast.com/2023/6/fondazione-prada-everybody-talks-about-the-weather-exhibition
https://laboh.net/en/articles/catalonia-in-venice-following-the-fish-appeals-to-decolonize-and-decarbonize-architecture-from-a-migrant-perspective
https://www.futurarc.com/new/taiwan-agriculture-ven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