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tega Veneta 2023冬季系列時裝秀于7月20日在北京紅磚美術館上演。頂級時尚屋、知名建筑場地、以及明星流量的疊加效應無疑為BV在國內引來一陣熱度。相信對時尚和設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都對這場大秀有所耳聞或關注過相關報道。作為喜歡時尚的建筑人,讓我們一起看看房子、看看秀,看看他們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吧。
BV23秋冬秀場
這次BV23秋冬秀場首次亮相是在今年2月的米蘭時裝周,這是品牌創(chuàng)意總監(jiān)Matthieu Blazy上任以來呈現的第三次秀場,與前兩季共同構成了名為《意大利三部曲》的系列。顧名思義,這三部曲意在挖掘BV作為意大利品牌的歷史精神,即它所傳遞和呈現的意大利傳統、文化、技藝、和創(chuàng)新。這是一次將品牌帶回原點又望向未來的再次啟程,也是設計師在面對當今網絡時代、消費時代的大潮下,對于“luxury(奢侈)”的思考和再定義。
和前任設計師Daniel Lee筆下的BV有所不同,Blazy的設計低調、安靜,削弱了Daniel時期夸張的配飾,堅挺的廓形。他筆下的衣服乍一看也許不會驚艷四座,但確是貨真價實的高技派。他運用“trompe l'oeil”(視覺陷阱)工藝,將皮料做得如絲綢一般絲滑、如羽毛一般輕盈。正如他所說:“It is all about technique”(這全部都是技術)。他標志性的格子襯衫,沒錯,就是Kate Moss上一季穿著走秀的那款,看上去是法蘭絨,實則由12層皮質印花壓制而成。“You know, you know”(懂的懂)。這看似低調的背后是何等的奢侈,何等的炫耀,何等的exclusive?

Kate Moss身穿皮革制成的絨布質感的格子襯衫,Bottega Veneta 23春夏秀場 ?Bottega Veneta

皮革編織的襪鞋,Bottega Veneta 23秋冬?Bottega Veneta
Blazy對于材質、工藝、和細節(jié)如此追求,不難想象,他對于建筑也有著極大的敏銳度。這也是為什么他上任以來幾次秀場的場地選擇、秀場設計都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和討論。這次北京的BV23秋冬大秀大體上復刻了2月米蘭秀場的設計,無論是米蘭秀場所選擇的清水混凝土廠房、抑或是北京大秀的紅磚美術館的室內空間,建筑本身都具有一種原始的安靜的美感和力量。與昏暗的建筑背景產生反差的,是地面上斑駁的stracciatella圖案(一種灑滿巧克力屑的意大利香草冰淇淋) 的地毯,以及穿行在這之上的穿著BV時裝的模特們,他們代表了從古至今穿行在意大利街頭的各色人群,暗示著一場正在蘇醒的從古典穿越而來的美學歷程。

Bottega Veneta 23秋冬米蘭秀場 ?Bottega Veneta

皮革激光切割的立體花瓣,Bottega Veneta 23秋冬北京秀場 ?Bottega Veneta
Blazy選擇紅磚美術館作為BV北京大秀的場地,我想除了很多人所提到的紅磚美術館的磚砌肌理與BV標志性的Intrecciato編織紋理相呼應之外,更重要的是,建筑很好地貼合了《意大利三部曲》的主題。美術館樸素的材質、精巧的構造、充滿張力的空間,以及由此產生的歷史感和敘事感,這些都與Blazy對于BV的設計理念如出一轍,完美地體現了這場秀所需要的場所精神。正如Blazy本人對于紅磚美術館的評價:“我最喜歡的是建筑本身非常符合邏輯,它結合了工藝、現代主義和過去。”

Bottega Veneta 23秋冬北京秀場 ?Bottega Veneta

Bottega Veneta 23秋冬北京秀場 ?Bottega Veneta

Bottega Veneta 23秋冬北京秀場 ?Bottega Veneta
然而,北京秀場上似乎沒有了Blazy為米蘭秀場布置的三座銅像,這三座銅像為秀場氛圍的烘托起到了關鍵作用。其中兩座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古羅馬跑步者,另一座是Umberto Boccioni(翁貝托?薄邱尼)的知名作品‘Unique Forms of Continuity in Space’ (1913)。三座雕像都充滿了向前躍進的動感甚至失重感,他們加入到“游行”的模特之中,很好的融入了大秀的主題,強化了秀場的時空感。

Bottega Veneta 23秋冬米蘭秀場 ?Bottega Veneta

Bottega Veneta 23秋冬米蘭秀場 ?Bottega Veneta
BV23春夏秀場
說起Blazy執(zhí)掌BV以來的秀場,不得不提的是他在去年9月份邀請意大利建筑師Gaetano Pesce為BV23春夏秀場進行的場地設計。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fā)現,23春夏和23秋冬在米蘭的兩場秀似乎在同一個場所,但迥異的秀場設計創(chuàng)造了完全不同的空間感受。Pesce在23春夏秀場內鋪裝了彩色的樹脂地面,并在上面擺放了400把各不相同的由他親自設計的椅子。場地看上去絢麗奪目,充滿童趣,然而Pesce想傳達的信息卻是嚴肅的。他想表達的是多樣性的重要,尤其在當今的全球政治經濟大環(huán)境下。值得一提的是Blazy是在與Pesce見面后,才開始設計那一季的時裝。由此可見,秀場設計與服裝設計相輔相成,互為靈感,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時裝秀的敘事。
Bottega Veneta 23春夏米蘭秀場 ?Bottega Veneta

Bottega Veneta 23春夏米蘭秀場 ? Bottega Veneta

Bottega Veneta 23春夏米蘭秀場 ?Bottega Veneta
時尚與建筑的跨界
當然,建筑設計與服裝設計的融合,建筑師與服裝設計師的合作、甚至跨界玩票本不是什么新鮮事,像庫哈斯的AMO和Prada的合作,扎哈在世時設計的鞋子、箱包和服裝等等。設計門類彼此相通,雖然用途不同,但建筑和服裝的服務對象都是人,它們都專注于材料、結構、和形態(tài)等元素,也都在塑造空間——身體的空間或生活的空間。建筑為時尚品牌帶來的,不僅僅是場地,它成為傳遞品牌理念、強化設計意圖、刺激消費體驗的另一個媒介。
傳統印象里,建筑似乎是藝術和技術相融合的最高表達。它更龐大、更復雜、更昂貴,也因此更嚴肅、更永恒、更有話語權。但實際上,在網絡和資本社會的沖擊下,我們會發(fā)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與其說是時尚尋求建筑的加持,不如說建筑越來越主動向時尚靠攏,甚至越來越成為“時尚單品”。想一想充斥在我們身邊的快閃店、網紅打卡點、3D打印的房子,甚至是元宇宙中隨時變換的場景空間。借助技術,建筑的表皮可以更換,建筑的形體可以改變,建筑的位置也可以移動。與此同時,建筑無論是設計周期、建造周期還是生命周期,都不斷被壓縮。適應性和靈活性成為當代建筑很重要的屬性,可以被定制的空間或房子也逐漸成為潮流。這難道不是越來越靠近服裝,越來越趨于時尚?
盡管這樣的趨勢不一定被所有人認可。但正如Pesce在BV秀場設計上所提倡的,抱著開放的態(tài)度,尊重多樣性,尊重差異化并與之共存。當Blazy通過BV將“奢侈”返璞歸真,重新定義, 在你心里,好的房子又是什么樣的呢?
專欄編輯|Mel
發(fā)文編輯|Miranda
審核編輯|Gogh
版權?建道筑格ArchiDogs,轉載請聯系media@archidogs.com
若有涉及任何版權問題,請聯系media@archidogs.com,我們將盡快妥善處理。
Reference:
https://www.designboom.com/design/bottega-veneta-fw23-show-ancient-roman-bronzes-boccioni-futuristic-sculpture-02-28-2023/
https://www.dezeen.com/2022/09/26/gaetano-pesce-bottega-veneta-runway-set-design-milan-fashion-w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