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強
北航杭州創新研究院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浙江省、杭州市及濱江區三級政府共建的新型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平臺。2017年12月,北航杭研院項目正式啟動建設,并由我院承擔本項目方案至施工圖的全過程設計。
項目位于濱江白馬湖西南側,西臨時代大道,北臨孔家河,總用地面積6.4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研究院包含人工智能、計算機與軟件、信息材料、電子信息、量子科學、網絡空間安全六大學院,均由北航知名院士擔任各學院首席科學家。

項目總平面圖

整體鳥瞰?李逸
在北航杭州創新研究院設計中,基于對周邊環境、文化背景、功能需求等的理解,設計團隊希望在踐行科研建筑“情理合一”整體理念的同時,進一步延伸思考的邊界,通過材料、空間、光影、景觀、細部等諸多要素的整體化設計,強化建筑的人文屬性和長久的審美價值,營造出富有人情味的學院空間,并賦予可隨著時間的推移溫潤慢慢生長的生命力。

連續的拱廊呈現富有節奏的空間韻律?趙強

食堂室外臺階?趙強

室內樓梯?趙強
前期設計過程中,項目組各專業團隊多次赴京與北航各科研團隊科學家對接討論,深入理解科研需求,推敲布局邏輯。基于用地的高容積率特征,最終采用了“環形鏈接、垂直疊合”的規劃布局模式回應學科交叉融合的創新型、研究型學院“新”需求,實現整體共享化、平臺化的使用理念,并高效合理布置各實驗室功能和機電配置,強化了實驗室使用需求的通用性和后續改造的靈活性。


環形鏈接、垂直疊合?李逸
同時,設計采用“多維院落、立體景觀”的策略實現了高容積率下花園式學的“新”格局,中央綠地、圍合庭院、濱水空間、屋頂花園等景觀節點的整體設計為研究院提供了多層次的外部空間;而“磚石同構、寫意在先”的建構策略在回應北航傳統的同時也體現了時代特征,磚石和鋁板玻璃等現代材料和諧共生,結合細部設計和創新,實現了傳統材料的“新”演繹,北航歷史文脈的“新”傳承,項目整體呈現出卓越的質感和耐久的屬性,實現打造百年校園的各方期許。

環廊門頭?李逸

東西向軸線?李逸

體育館?李逸

體育館與食堂的交接細部?趙強

學生宿舍?李逸
在設計及實施過程中,設計團隊與業主及總包單位一直保持密切協作,攻克了多項構造技術難題,如主樓上部懸挑的大跨度真磚拱,創新性的采用鋼龍骨掛片固定清水磚的方法,既真實地表達了建構邏輯又解決了安全性問題;而弧形曲面石材柱廊則采用三維曲面建模定位配合整石數控線鋸切割,成為學院空間的點睛之筆,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和藝術特色。

大跨度真磚拱?李逸

弧形曲面石材柱廊?趙強

架空層?李逸
北航杭州創新研究院設計中運用了多項先進的綠色建筑設計策略,確保內部使用的舒適性和能耗的降低。項目設計完成后整體取得綠色建筑三星級設計認證,成為杭州最早取得綠色建筑三星級設計認證的工程之一。


綜合組團環廊室內?趙強

綜合組團一層平面圖

綜合組團三層平面圖

體育館食堂一層平面圖
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北航杭州研究生院
建設單位:杭州白馬湖生態創意城投資開發有限公司
項目地址:浙江 杭州
總用地面積:64092.00平方米
總建筑面積:148076.41平方米
設計單位:浙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設時間:2018-2022
設計指導丨董丹申
設計總負責丨孫嘯野
工程負責丨沈曉鳴
建筑專業丨孫嘯野、吳慕飛、唐秋萍、吳桐、王譯增、陳耀、林澤宇
結構專業丨劉國民、秦從律、張正雨、劉若斐、吳慶勇、陳偉、岑偉、潘浙南、江帆
給排水專業丨王鐵風、劉佩炬、歐陽輝
電氣專業計丨袁松林、沈月青、馮世震、鄒帆、鄭國興、李平
暖通專業丨曹志剛、付少峰、朱晟煒
室內專業丨李靜源、胡栩、賈茹、張慈、田寧、羅寶珍、盧曉凌、黃江慧、孫俊
幕墻專業丨白啟安、楊東艷、黃淑嫻、蔣乾陽
智能化專業丨楊國忠、林華、葉敏捷、李向群
景觀專業丨吳維凌、王潔濤、徐聰花、朱靖、姚海燕、黃靜宜、何穎、顧靜嫻、林騰、徐非同
市政專業丨周艷昕、孫良鳳
基坑維護丨陳剛、余煒、徐銓彪、廖克武
舞臺專業丨張三明
建筑經濟丨王云峰、張瑛、阮識翰
泛光照明丨龐笑肖、陸丹雨、肖舒崢
BIM咨詢丨張順進、陳暢、張恒達、韓雪、嚴宜濤、包青青、杜李興
建筑攝影丨趙強、李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