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enstone博物館位于美國馬里蘭州,靠近華盛頓,占地約0.93平方千米(230英畝),是一個現代藝術博物館,注重從藏品到建筑和景觀的全方位藝術體驗。第一期“畫廊”,由Gwathmey Siegel & Associates Architects設計,并于2006年向公眾開放;第二期由合作伙伴Thomas Phifer設計,并于2018年10月開工。由PWP設計的景觀將戶外雕塑與起伏的草坡、自然的林地結合在一起。該項目曾獲2019 ASLA通用設計類榮譽獎和2020年AIA Awards - Architecture獎。本文圍繞Glenstone的低維護景觀和極簡主義風格進行提問。PWP事務所合伙人Adam Greenspan為我們講解了PWP極簡主義背后的設計追求,在景觀草坪維護、場地植被規劃、項目團隊組織等方面進行了解答。█ Glenstone的前身是一個私人住宅項目, 后面逐步發展建設成北美最大的私人博物館。對于景觀設計師來說,這個過程有什么獨特之處和有趣的故事嗎?
A:這是一個進化的過程。最開始這個是一個住宅項目,雖然我本人更喜歡公共項目:我喜歡植物,喜歡動物,也喜歡人。在剛加入這個團隊的時候,我很高興能成為這個項目的推動者之一,同時也希望它能具有更高的開放性。一方面,我們在這個住宅項目的景觀設計中有更多的自由,可以采用一些在公共項目的設計規范下無法使用的設計手法。與此同時,從項目初期開始,我和我的PWP 同事們就很希望它有一天能對外開放。因此,在設計過程中,很多設計細節的決策其實都是按照公共建筑的標準進行衡量的。以防萬一哪天它變成了公共項目。 在2006年秋天項目第一期的開幕式上,我們的客戶宣布他們考慮將個人土地和私人藝術收藏捐贈給博物館,讓更多的人可以接觸到藝術。作為景觀設計師,我們很高興客戶做出了這個計劃。隨著博物館基金會的成立,我們為項目二期進行了總體規劃和景觀規劃, 營造出更多展陳空間。這個項目也慢慢由一周開放兩天的小型藝術館,進化成現在這個規模的大型藝術館。█ Glenstone項目中使用了大面積多年生草甸(meadow),相比于普通草坪,如何降低其維護成本?A:自然草甸從來都是需要維護的。大部分時候我們采用較為簡單的維護措施,但不會完全放任場地植被自由生長。在初期,有機多年生草甸的維護成本會高于普通草坪,約為6至20倍;隨著植被生長,其維護成本將逐步下降。普通草坪需要高頻率修剪,使用殺蟲劑和化肥。多年生草甸每年需要維護修剪一次,而普通草坪要修剪至少十幾次。等草甸成熟后,其維護成本將遠低于同等大小的普通草坪。總體來說,自然草甸的維護是一個有機的過程。每年需要定期進行整體修整、定點灌溉和局部區域的特殊維護。這并非一蹴而就的過程,需要專業人員為每一片草甸量身訂做維護方案,準備應對特殊問題的解決方案。


Glenstone項目中的自然草甸 ? PWP
03
█ 植物群落會不斷演替, 在Glenstone項目中,PWP如何規劃植物群落演替,及景觀的未來發展?
A:PWP作為設計團隊不僅參與設計與建造,也參與了整個項目的維護管理規劃。目前,我們對Glenstone項目進行了中短期規劃。包括我們對于未來場地使用的構想,如新建筑的位置、新藝術品陳列區設計,也包括植物演變發展規劃以及相應措施。對于現有大多數草甸種植區,尤其是博物館和核心藝術品展示區,我們會用科學的養護手法培育;而場地邊界的樹林區,我們則會在一定范圍內,允許它們生態自然演替。Glenstone項目中的場地植物群落 ? PWP
植物規劃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我們需要和維護管理團隊以及甲方長期保持密切合作。每個季度,我們都會和他們一起對場地植物進行測評,探討五年或十年之后Glenstone的發展,關注項目整體生態的動態維護。遇到Glenstone這樣的客戶,于我們而言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他們十分關注景觀在場地營造中的作用,強調景觀和建筑相輔相成的必要性。同時他們也非常注重生態維護,并認可用有機的方式維護場地。當然,有些事情需要設計師說服客戶,逐步改變他們的固有想法。比如客戶最初想要創造一片由一年生植物為主的草地農場,并在上面放牛。通過讓牛吃掉一年生植物刺激植物的再生,達到生態平衡。然而,我們認為上述體系所創造的生態效益遠低于多年生草甸,并將多年生草甸方案的利弊展現給客戶。合作過程中,我們逐步贏得Glenstone的認可,最終接受我們提出的植物方案。在未來團隊合作中,我們會更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始終保持團隊合作。項目的整個團隊,包括甲方、博物館管理團隊、場地管理和維護團隊以及設計團隊,都需以共同的目標努力經營和維護Glenstone。
04
█ Glenstone的整體景觀看起來非常的自然,好像不需要很多的維護。您如何理解低維護(low maintenance)這一新的趨勢?A:在談論低維護時,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同國家和文化背景下,“低維護”的實際概念也不相同。在美國,大多數人會把“低維護”當作“零維護”,但其實景觀項目建成后很難完全不采取維護措施。與地球上的生態系統一樣,景觀一直在生長變化。在歐洲和亞洲的一些文化背景下,對景觀維護的理解融合了“自然生長”與“人工控制”。在這種觀念中,你需要維護管理已建立的景觀系統,或是允許它們在引導下進行演化,或是將它們保持在你所希望看到的狀態。日本盆景藝術(Bonsai)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為了保證盆景一直保持某大小尺寸,人們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維護它。在為它修枝澆水的同時,不時地把它從盆中拿出來,修剪根部,然后再放回盆中。這個過程可以持續200、300 甚至500年不等。。在人為塑造的過程中,樹皮會老化,枝干會變粗,但整體的大小尺寸變化微乎其微。這就得利于人們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維護。盆景這樣的人為培育方式和我們設計有異曲同工之處。雖然項目維護措施遠不如盆景培育一樣花時間和精力,但是盆景背后的原理保證項目落地不偏離設計的初衷。每個項目都應該是設計、園藝、管理和維護的結合體。Glenstone的景觀并非“零維護”,而是特意創造和維護達到景觀的“自然感”。Glenstone項目中的低維護景觀 ? PWP
05
█ 很多人喜歡Glenstone以及PWP的很多項目是因為他們都富有自然感和簡潔感??梢哉務勥@種用自然、簡潔的語言處理復雜場地問題的方式,呈現出輕松又“不費力”(effortless)的設計狀態嗎? A:你的描述很好的反應了PWP事務所的設計核心。雖然我們現在的設計與彼得·沃克先生(Peter Walker)早期的設計有很大不同,但我們一直堅持PWP的設計理念。今天,當接觸更加復雜的項目,使用綜合性的技術處理復雜社會需求、回應生態系統時,我們始終“刻意地”讓設計“輕松且不費力”。PWP的設計堅持始終如一地為場地服務,加強場地記憶感,在人本尺度為基礎,同時呼應宏觀景觀系統。無論是Glenstone博物館,新加坡樟宜機場的“星耀樟宜”(JEWEL CHANGI AIRPORT),衢州體育公園(QUZHOU SPORTS CAMPUS),亦或9/11 紀念公園(9/11 MEMORIAL),我們都用相同的方式塑造場地景觀。 在PWP,我們的一切努力都是致力于最大化場地的兩個屬性:記憶感和獨特性。

新加坡樟宜機場, “星耀樟宜”(JEWEL CHANGI AIRPORT)? PWP

衢州體育公園(QUZHOU SPORTS CAMPUS)? PWP

9/11 紀念公園(9/11 MEMORIAL GLADE)? PWP
我曾經在一次題為“最大化極簡主義”(maximizing minimalism)的講座中回顧了彼得·沃克先生在Sasaki事務所及SWA事務所時期的創作,以及PWP初創時期的項目。其中,材料的使用一般都非常純粹。不同的材料被按照特定的規律排布在一個簡單的幾何形場地上。如今,當我們又拿到一個幾何形場地,就會提出更多的設想:
能不能在這個幾何形場地上容下35種多年生植物,并設計一片草甸?怎樣的設計能達到極簡?我們是否還能創造“輕松不費力感”和記憶感均強的場地?此時再回來看這個幾何形的場地,盡管場地中有數以千計的傳粉昆蟲、植物群落,但是它仍然能提供視覺沖擊感、輕松感、體驗感以及記憶感。Glenstone項目中的極簡主義設計設計 ? PWP版權?建道筑格ArchiDogs,轉載請聯系media@archidogs.com
若有涉及任何版權問題,請聯系media@archidogs.com,我們將盡快妥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