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簡介

現代農學院與先進技術綜合科研大樓鳥瞰圖?THAD
2023年10月,北京大學昌平校區現代農學院與先進技術綜合科研大樓項目方案征集啟動,國內多家設計單位參賽。經過專家評審及多方審定,最終確定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所提交的方案為中標方案。
現代農學院與先進技術綜合科研大樓位于北京大學昌平校區主校門內東側的首個地塊,與校園標志性建筑的教學主樓隔南北中軸路相望。現代農學院與先進技術綜合科研大樓以建筑群的方式植入校園,系統、全面地提升現有校園規劃,滿足當代教學科研需求。

現代農學院與先進技術綜合科研大樓西側中心廣場?THAD
挑戰與機遇
項目面臨著如下挑戰與機遇:
突破二元并立——擬建設的現代農學院與先進技術綜合科研大樓,體量相近、功能無關。設計突破了南北并置的簡單格局,實現整體大于局部之和的協同共贏。
積極的校園建筑——通過關鍵建筑單體設計,提升規劃格局,實現校園規劃層面的提升,將昌平校區轉變為高水平當代科學研究基地。
建筑形式創新——在傳承北京大學豐厚歷史學脈的基礎上,創造屬于當代、面向未來的建筑形式語言,譜寫北京大學昌平校區未來發展之基調。

建筑群退讓圍合校級禮儀性綠軸景觀?THAD

建筑群之間的休憩性廣場景觀?THAD

強調開放、交流的下沉庭院景觀?THAD
設計理念
功能主導的科學布局——建筑布局遵從科研建筑 “功能決定形式” 的設計原則。
現代農學院采用合院式布局。以“書院”形制為原型,形成內聚向心性。中部庭院為各使用空間提供良好的自然采光通風條件,入口朝向校園南北主路設置。
先進技術綜合科研大樓采用多分支的建筑群布局。以 “包豪斯” 功能主義校園為原型,形成A、B、C三棟建筑既各自獨立,又相互聯通,具有更多室內外交界面的建筑布局。A棟位于中心廣場東端,與西部教學主樓形成對望關系;B棟居于先進技術綜合科研樓群的核心位置,入口設于中心廣場南側;C棟出入口開向校園南北主路。三棟建筑之間通過連廊聯通,可分可合。

科學的功能布局?THAD
校園營建的規劃結構——打造積極的校園建筑,實現從校園規劃到建筑空間、景觀室內的全尺度提升。
校園規劃層面:提升校園南北主軸空間,植入東西次軸公共空間。新項目盡量向東退避,保留現有高大喬木,與主教學樓共同圍合出75米寬的南北主軸空間。從主校門至北部蒼翠群山,打造兼具禮儀性與功能性的校園主軸線空間。未來可通過人車分流改造,在南北主軸空間進一步實現慢行化的校園核心景觀。大致對稱的建筑群布局,建立起西起教學主樓,東至本項目中心廣場、先進技術綜合科研樓A棟的東西次軸,塑造南北主軸中段的放大節點。其半開放的圍合感,結合地下休閑庭院中的書吧簡餐,在校園東部形成人氣匯聚的停留、休憩場所。
建筑設計尺度:利用門廳、休息廳等室內公共空間,連接外部校園與各樓棟內部庭院景觀,營造出公共-半公共-半私密的空間序列。為師生多樣化的學術交流、日常交往提供物質環境。

通過項目帶動校園規劃景觀的全尺度提升?THAD
守正出新的學脈傳承——本項目作為昌平校區跨越發展的關鍵項目,為未來發展確立建筑形式基調。
方案以雙層表皮的立面設計,平衡傳承與創新。通過繼承燕園、昌平兩個校區的傳統文脈,開創獨特的建筑形式語言。內層界面借鑒燕園校區的磚石建筑傳統,采用敦實、樸素的灰磚外墻,根據內部功能均勻設置開窗;外層界面呼應昌平校區上世紀60年代學蘇風格,采用米白色石材幕墻,在功能平臺外側設計漸變的豎向遮陽系統。通過對上述兩種傳承形式的構圖組合,設計方案在整體層面上呈現出輕盈、開放的當代科研建筑形象。

守正出新、學脈傳承的雙層表皮立面設計?THAD

傳承昌平校區的米白色石材?THAD

繼承燕園校區的灰磚材質?THAD
彈性可變的創新平臺——以彈性設計應對未來學科創新發展的可變性。
基于國內外科研實驗室建筑發展趨勢,以通用化、模塊化、組團化的空間組織模式,最大限度地滿足科研實驗空間未來迭代發展的需求。本方案選用8.4米乘8.4米的基本柱網,靈活組合實驗室、辦公室、學生工位、輔助空間等組成模塊,打造適應不同學科實驗、教學功能的創新平臺。標準統一的空間單元,完備齊全的設備管道,可供擴展的室外功能平臺,為實驗室功能轉化、升級預留可能,為學術創新、學科交叉提供物質支撐。

開放實驗室可根據實際使用需求靈活變動空間?THAD
作為《北京大學“十四五”改革和發展規劃》的重點項目,現代農學院與先進技術綜合科研大樓項目將成為昌平校區繼往開來、跨越式發展的契機,為將北京大學昌平校區建設成為國家級創新高地提供物質空間保障。
技術圖紙

總平面圖?THAD

首層平面圖?THAD
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北京大學現代農學院與先進技術綜合科研大樓
項目地點:北京市
建筑類型:教育建筑
用地面積:34,000㎡
建筑面積:86,900㎡
設計時間:2023
設計單位: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設單位:北京大學
項目負責人:劉玉龍 韓孟臻
項目責任建筑師:姚紅梅 王彥
建筑設計:韓孟臻 任培 胡珀 趙芃 王霄然 葉穎倩 張吉星
結構設計:王嵐 蔡為新
給排水專業:劉福利 張偉 郝金珠
暖通專業:賈昭凱 孫海林 喬鈺淇
強電專業:王磊 潘敏 徐慧影
弱電專業:崔曉剛 韓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