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坡·新序”是一場勵精圖治的文化革新。整個項目試圖使一座有四百年歷史的古村落獲得重生。窯院傳統民居(由嵌套院落和窯洞構成)被部分保留,展示出靜止的生活場景,幫助人們想象清代大氏族的家庭結構和日常起居。新改造的區域則圍繞村莊中原有的公共空間,如戲臺,望樓和街市。穿插在灰磚陶瓦的老房子之間,是由混凝土和木構搭建的廊道、旱橋,多層平臺和模塊化展廳。經過規劃者一番立體剪裁之后,這片險些流于仿古俗套的歷史街區,逐漸顯露出頗具新鮮與活躍度的坊巷格局。


? 林畫兒
盡管可以相貌奪人氣,但商業街的生命力在于商戶。首批熱場的品牌之中,有來自北京的“好白商店”。創始人孟奇和Yvonne分別是創意導演和設計師,在北京胡同文創的黃金年代,他們租改的小院曾經往來無白丁,是“胡同上流社會”永遠敞著門的客廳。夫妻創辦的首家零售店鋪也開在家門口,緊鄰成賢街和國子監。身處濃濃古韻之中,“好白商店”以清新簡素著稱于市。品牌售賣的產品關照日常起居的細節之需,包裝輕盈且皆以白色為底調,倡導生活中克制的秩序感。


? 林畫兒
余留地團隊受好白商店的委托,設計其位于“魏坡×新序”街區核心位置的限時店。方案喚起品牌創業的初衷,以“家”為媒介,探討居所與公共生活的交叉性。“好白商店”的新家約五十平方米,接近當下中國城鄉人均居住面積,既是象征,也是樣板。在內部,余留地保留了現場結構的純粹感,四根柱子,一塊地坪,一方天花,強調空間骨架的原型特質。在外部,空間的輪廓被一層新的外衣重塑,以寬松豁然的姿態立于環境之中。



? 林畫兒
村落中保留下來的清代民居,基本特征是點綴磚雕的人字山墻,夾著灰色桶瓦鋪徹的坡屋面,樸素中帶著端莊,內外界限嚴明。好白商店的屋面設計在坡度上區別于舊制,但在高度上略低于周圍的老房子屋脊。檐口則與新建的商業連廊對齊,從而實現新與舊的銜接。屋面的材質也有意打破古風的沉重感,采用陽光板外裹廣告布的處理,創造富有層次的濾光效果。白日如幔帳,夜晚如燈罩。通透的落地玻璃幕墻將三個方向的邊界消失,使室內成為街道的延伸。屋面探出幕墻外側的輕薄檐口,覆蓋住下方供游客坐觀廣場的地臺,構成公共與私營的重疊領域。




? 林畫兒
在“魏坡×新序”,當代城市的躁動與古老村落的圖騰雜糅并峙。好白商店以明朗方正,通透親和的建筑形體,在社區中極具辨識性。盡管從上到下,從里到外都“一白如洗”,但絕非單調。“White is not one color”,余留地將不同材料為基底的白色表面組合在一起,形成相互之間的光線反射,創造出每時每刻變化的微妙情緒,滲透著品牌含蓄而豐盈的美學。

? 林畫兒
為適應場地的時效性,并考慮更長周期的擴展度,余留地為好白商店研發出一套展架系統。使用訂制的30*30毫米鋁型材構成骨架,磨砂有機玻璃構成隔板,可以便捷的安裝拆卸。展架以400*400毫米的方形單元劃分,以最單純的秩序襯托各類貨品的陳列。展架圍合成一個2.85 * 2.85 * 2.85米的立方體盒子,呈45度角置于現場室內,形成可穿插的動線。盒子帶有門和窗,如同一個嵌套在商店里的獨立屋。當門窗都打開時,訪客進出的身影與主人的甄選品味相應成景,正是好白理想之中,家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