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旨
為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自2018年來持續組織開展"以人民為中心,為城市而設計"系列活動,以城市小品類公共設施為對象,以打造精品公共空間提升城市功能品質為宗旨,面向社會開展方案設計征集大賽。該系列已先后推出"南京市重點地段獻血設施方案設計征集大賽""南京地鐵站點出入口設計方案征集競賽""園藝博覽會花園驛站設計大賽""邁皋橋長園廊橋設計競賽""南京綠博園地段建筑小品設計競賽""望亭小筑南京立體環境-社區單元國際設計競賽"六期主題競賽,取得了較為廣泛的社會影響。第七期競賽將繼續著眼于城市空隙地與城市空間小微更新,以服務民生和體現文化為價值導向舉行建筑設計競賽。

本次競賽以"微聚落-輕建造"為題,回應后疫情時代人民對郊野生活的需求,對于新興的露營熱潮,反思中國當下逐漸普及開來的戶外休閑生活方式;鼓勵以景觀都市主義的策略和"環境-社區單元"的理念對當代城市空間和都市生活重新理解和設計,并打造南京城市公共景觀空間中疫情后新生活方式結合經濟發展方式的示范點。
競賽面向國內外開放,優勝方案將付諸實施。希望通過共謀、共建、共享的方式,成為疫情后城市公共景觀空間小微更新的示范,促進城市雙修,增強市民的幸福感、獲得感。
本期競賽邀請著名建筑師、奧斯陸建筑與設計學院(AHO)榮譽教授、前校長Per Olaf Fjeld教授,著名建筑師、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ETH Zurich)Christian Kerez教授,著名建筑師、東京工業大學教授、犬吠工作室(Atelier Bow-Wow)主持建筑師塚本由晴教授,著名建筑師、馬德里理工大學建筑學院(U.P.M E.T.S.A.M.) 教授、ULARGU建筑事務所主持建筑師Jesús Ulargui Agurruza教授,著名學者、建筑師、香港大學建筑系教授、王維仁建筑設計研究室主持建筑師王維仁教授,著名建筑師、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阿科米星建筑設計事務所主持建筑師莊慎教授,著名學者、建筑師、東南大學建筑學院葛明教授組成學術指導委員會,參與命題及后續評審工作。
組織單位
主辦單位
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南京市江寧區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
南京江寧經濟技術開發管理委員會
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江寧分局
學術指導委員會
Per Olaf Fjeld教授
Christian Kerez教授
塚本由晴教授
Jesús Ulargui Agurruza教授
葛明教授
王維仁教授
莊慎教授
執行單位
南京創意設計中心
報名
1.參賽對象
本次大賽面向國內外廣泛征集,設計單位、獨立建筑師、在校學生以及社會人士均可參賽。
2.參賽報名
參賽者可于2022年7月15日起,進入大賽組委會官方微信平臺“南京創意設計中心”(微信號:NDC-CHINA),回復“微聚落-輕建造”獲取參賽材料或前往官網(http://www.ncdc.org.cn/)下載參賽材料,于2022年10月31日24時(征集截止時間)前將設計方案、參賽報名表及參賽身份證明資料一并發送至郵箱(weijuluo@ncdc.org.cn),并在郵箱主題中注明“微聚落-輕建造——南京環境-社區單元設計競賽”字樣。
注:參賽者可為個人、團隊或單位。已實施的作品、已參加過其他競賽或發表過的作品不得參賽。
設計任務
1.設計內容及要求
競賽基地為南京市江寧區九龍湖北湖北端的九龍湖公園內,基地景色優美,樹木眾多,是江寧目前市民露營休憩活動的熱門地點之一。本次競賽以微聚落-輕建造為主題,共設兩處地塊,參賽者可擇任一地塊展開設計,要求在所選場地內設計一組構筑物和一塊可供露營的場地,提供設施服務和介入管理。
①微聚落,輕建造
微聚落 = 一組構筑物 + 一塊可供露營的場地
設計目標:要求以“微聚落”的方式為公園的休憩、活動、露營等提供服務和場地。
要求設計一組輕建造構筑物,包含3個以上建筑單體或單元。
要求設置一塊公共場地,并策劃適宜的公共活動主題。同時,為露營活動提供支持,至少設置30個帳篷基礎(無需設計帳篷,僅考慮為帳篷搭建提供相應尺寸的若干平坦小場地)。
總圖要求:參賽者需要規劃整體“微聚落”并繪制總圖。
建造要求:考慮造價,采用輕質建造方式,便于快速建造,減少對場地的影響。不得砍伐已有樹木,不得過多影響現有環境。
聚落類型,宜渾然有序,相互呼應,賦生趣;聚落功能,宜兼顧登高與四鄰,重特色;聚落營造,宜提煉建構原型,可推廣。
②建筑要求
功能要求:首先要求設置器材租賃、售賣、醫療、瞭望等基本服務功能,其余功能可由參賽者自行策劃設定,如帳篷搭建、晨間瑜伽、露天電影、音樂會等等。要求構筑物提供室內空間,以及部分半室外空間。
建筑限高:建筑最高點距其地面不超過8米。
面積要求:針對配套公共服務設施,要求設置3個以上單體或單元,最小單元或單體面積15平方米,總計建筑面積約150平方米。
③場地條件
兩處地塊均位于江寧區九龍湖北湖公園內,每處地塊面積6000多平方米。
A地塊:林邊
位于樹林邊,東側臨水,地勢較為平坦。
B地塊:草坡
位于湖邊草坡,地形變化較為豐富。

2.成果要求
2.1.圖面表達內容:
①簡短的概念說明(不超過300字)。
②總平面圖。
③一套完整的能清楚表現設計意圖的圖紙(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整體透視效果圖、表達設計意圖的局部大樣示意圖等),表現形式不限。
④圖面上不得出現任何反映設計者身份的信息,如出現則取消參賽資格。
2.2.圖面排版要求:
提交作品的最終成果為電子版,格式為PDF或JPG,尺寸大小841mm(W)*1189mm(H),圖片精度不低于300dpi。版面數量限為1張,排版形式為豎排版。
評審及獎項
1.專家評審
2022年11月-12月,召開專家評審會,分為初評會議和終評會議兩輪。初評會議確定入圍作品進入網絡投票和終評會議,終評會議確定一、二、三等獎作品。
2.網絡評選
2022年12月,發布入圍作品并舉辦網絡投票,根據網絡投票結果確定網絡人氣獎。網絡人氣獎可與一二三等獎重疊。
3.獎項設置
一等獎1名,獎金10萬元/件;
二等獎3名,獎金5萬元/件;
三等獎6名,獎金2萬元/件;
網絡人氣獎6名,獎金0.5萬元/件。
注:以上獎金均為稅前
其余獎勵:
①獲獎設計師及方案將予以公布及表彰;
②獲獎設計作品將擇優實地建設;
③授予獲獎單位、個人榮譽證書;
④獲獎設計師將進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的設計師庫,優先推薦參與城市設計類項目。
注意
①參賽者須如實填報個人信息,并全面響應活動要求。單位參賽,需在報名表中加蓋公章,并提供單位營業執照副本掃描件(加蓋公章);個人參賽,需在報名表中簽名,并提供個人身份證掃描件(個人簽名)。否則將視為無效報名,取消參賽資格。報名表以掃描件或照片等電子文件形式提交。
②參賽者應按要求完成設計任務,每人僅限報一個方案,提交作品必須完整,如有缺漏則視為參賽作品無效。如有多報方案者,取消參賽資格。
③參賽者應保證所提交作品的原創性。如經確實存在抄襲、剽竊情形的,取消參賽資格。
④獲獎作品版權由設計者與大賽組織方共同所有,在后續實施建設時,優先委托原設計者進行方案及施工圖深化設計,也可另行委托其他設計單位進行最終實施方案的施工圖深化設計;未入圍作品版權歸設計者所有。
⑤大賽組織方對競賽規則具有最終解釋權。
聯系
咨詢熱線
025-58505301
*周一至周五 9:00-17:30
聯系郵箱
weijuluo@ncd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