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于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官網 https://www.echigo-tsumari.jp
第九屆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于7月13日至11月10日在日本新瀉縣南部舉辦,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眾多藝術作品屆時將散落在在越后妻有地區各個鄉村的角落。該藝術節從2000年開始舉辦,每三年一次,已成功召集了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千位藝術家為展覽進行藝術創作,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國際戶外藝術節之一。
到訪者徒步前往每一處,尋訪藝術作品的同時沿途欣賞美麗景色、感受人文氣息,整個旅程,仿佛一場人與自然的關系之旅。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祭以藝術為引路明燈,為人們提供了另一種別樣的里山(satoyama)探索方式。

第九屆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主視覺(越后妻有地區風光)
圖片來源于攝影師 Rintaro Kanemoto 金本 凜太朗官網
https://rintarokanemoto.com
用藝術激活閉塞鄉村
越后妻有文化節起源
來自各國的藝術家在人口流失的村莊中,利用空置房屋、廢棄學校,以及梯田、河流、稻田等自然景觀為靈感進行創作。 來訪者一邊欣賞有趣的藝術作品,一邊沿著山間小路探索未知,發現被遺忘之地。
這就是這個藝術節最大的吸引力!
——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總監
北川富朗

第九屆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副視覺之一( Dominique Perrault 作品 《 Pavillon / Papillon》)
圖片來源于攝影師 Rintaro Kanemoto 金本 凜太朗官網
https://rintarokanemoto.com
【越后妻有 與 里山文化】
如果拿起地圖,你可能找不到“越后妻有”這一正式名稱。越后妻有其實是結合了日本古地名“越后國、妻有莊”而來,它位于新瀉縣南部,包含了川西、松代、十日町、松之山、中里、津南六個區域在內的760平方公里土地。

越后妻有位于日本新瀉縣南部
圖片來源于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官網 https://www.echigo-tsumari.jp

越后妻有包含了六個區域
圖片來源于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官網 https://www.echigo-tsumari.jp
越后妻有地區的面積超過東京,受西北季風、日本海暖流以及山脈的影響,這里是日本的強降雪地區,據悉,全年會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能見到白雪皚皚之景色。積雪甚至超過2米。
越后妻有是典型的日本里山地區,里山地區在日本文化中指人類與自然長久以來互動而形成的生態、棲息地和土地利用的動態鑲嵌景觀,包含著社區、森林、農業、聚落的混合地景。

圖片來源于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官網https://www.echigo-tsumari.jp/,由十日町市觀光協會提供

冬日積雪,圖片來源于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官網https://www.echigo-tsumari.jp

野外博物館家具長凳, 圖片來源于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官網https://www.echigo-tsumari.jp
【消失的村落 與 藝術展的誕生】
九十年代,日本的經濟泡沫破裂,農村各區域都面臨人口流失、老齡化等問題引起的衰弱。也如同眾多里山地區一樣,越后妻有遭遇同樣困境。九十年代人口數量僅剩8萬左右,藝術節誕生之前更降至6.3萬,眾多村落消失。如果長此以往發展下去,鄉村文化恐怕要無處安放。
1996年,建設“妻有鄉藝術圈”的想法提出,藝術節即是其中一環。1997年,“越后妻有藝術執行委員會”成立。受平山征夫的委托,北川富朗擔任藝術總監。2000年,第一屆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開啟。至今為止,三年一屆,該藝術節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國際藝術節之一,正吸引著來自各國的目光。

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總監 北川富朗
圖片來源于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官網https://www.echigo-tsumari.jp
藝術總監北川富朗曾在采訪中表示,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不僅僅是一次藝術展覽,它為該地區創造了一個“重新站起來”的機會。閉塞之地的價值由此被重新發現,藝術展即催化劑,本土文化向世界傳播,區域得到振興。

圖片來源于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官網https://www.echigo-tsumari.jp

圖片來源于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官網https://www.echigo-tsumari.jp
美麗的梯田背后,個別村莊曾因大雪遭受饑荒,空置和廢棄的房屋、學校借由藝術展的機遇得到改造和重建。當然,展覽的成功離不開當地社區和居民的通力配合。不少老爺爺老奶奶從一開始的抗拒,到現在的積極參與,這讓北川富朗感到非常高興。以一家名為“Ubusuna House”的餐廳為例,它成為廢棄房屋轉化為積極資源的成功典范,當地家庭主婦在這里施展廚藝,在2006年第三節藝術節上創造了1400萬日元的銷售額。

為了度過嚴酷的冬天,當地婦女孕育出獨特的餐飲文化,成為代表越后妻有歷史和文化精髓的“御膳”,圖片來源于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官網https://www.echigo-tsumari.jp
疫情前2018年的藝術節甚至吸引了54萬名游客前來,大力推動力區域就業和旅游業,對經濟發展做出巨大貢獻。
據悉,參加藝術節的鄉村已經從最初的28個擴展到現在的100多個,三年展之外,人們在冬天也可以來這里體驗雪國藝術,周邊的溫泉、滑雪產業熱度不斷上升,形成了吃、住、行、游、購一條龍的服務產業鏈,不少去了外地打工的年輕人也選擇回到家鄉創業、生活。
“在地性”是展覽重要宗旨
越后妻有藝術節的作品與詮釋
藝術,是用來表現‘自然與文明社會及人類關系’的一項重要技術。我們在挑選作品時,會看它能否與當地自然風景相融合,又是否能通過藝術作品讓人感受當地人情文脈及獨特空間體驗,這是藝術展的關鍵。
——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總監
北川富朗
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自舉辦以來,已成功召集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千位藝術家為展覽進行藝術創作。Christian Boltanski、Marina Abramovic、James Turrell、Yayoi Kusama等當代藝術界殿堂級人物都曾在此為人們留下美好體驗。
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與中國緣分也十分深厚。在今年的中國新聞發布會上,藝術節中國項目計劃發起人、總策劃人孫倩告訴大家,目前已有超過40位中國藝術家參加過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
【MAD | 野泡泡 與 光之隧道】

Light Cave (水)
MAD《光之隧道》(Tunnel of Light)
lmage Courtesy of Nacasa & Partners Inc

The Drop (火)
MAD《光之隧道》(Tunnel of Light)
lmage Courtesy of Nacasa & Partners Inc
2018年,由中國建筑師馬巖松及其帶領的MAD建筑事務所改造了一條長約750米的觀光隧道。這條隧道始建于1996年,馬巖松受中國古代哲學系統觀“五行”啟發,為隧道的每個空間帶來獨特神韻,每一節、每一段都讓人感受到不同的氛圍和張力。
該作品被命名為《光之隧道》(Tunnel of Light),如今,這里已經成為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打卡圣地”。

Expression of Color (土)
MAD《光之隧道》(Tunnel of Light)
lmage Courtesy of Nacasa & Partners Inc
《光之隧道》融合了清津峽的自然景觀,巧妙揭示人與自然之聯系,重新激活的隧道仿佛帶領人們穿越時空,進入想象之地。

圖片來源 界面新聞
由活動主辦方提供

《野泡泡》通過建筑創新揭示了人、城市空間和自然環境之間建立的新聯系
圖片來源于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官網https://www.echigo-tsumari.jp
今年的藝術節上,馬巖松及其帶領的MAD建筑事務所又帶來新作——《野泡泡》。據悉,該作品選址于一座一座改建后的老式民居,在其庭院中放置類一個仿佛從建筑里“吐”出的“泡泡”,游客還可以進入“泡泡”中獲取獨特藝術體驗。
【2024更多參展作品】

藝術家 lsobe Yukihisa 作品,通過葬禮這一獨特觀察視角,揭示越后妻有的“和諧與不歧視”
旨在重新發掘Konuki居住區的傳承遺產
圖片來源于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官網https://www.echigo-tsumari.jp

藝術家Ushijima Tomoko作品 色彩與形式:傳統民居minka house的啟迪
房屋內展示了藝術家用日式和紙制作的二維藝術品,為人們帶來豐富層次的視覺之旅
令到訪者與古老民居產生歷史性共鳴
圖片來源于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官網https://www.echigo-tsumari.jp

藝術家Kageyama Ken作品 探索神龕內的雪松
為到訪者建立一個空間,讓大家能夠感知、聆聽環境,并于其間產生共鳴
圖片來源于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官網https://www.echigo-tsumari.jp

藝術家 lwaki Kazuya + Tokyo DenkiUniversity lwaki laboratory
Visualising the Landscape Inhabited by the Land
土地、樹木、水面與倒映的天空,這一獨特的空間為人們揭示了人類居住及活動所形成的特征
圖片來源于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官網https://www.echigo-tsumari.jp

參展單位:edition.nord
Shimizu Project: Japan Focus Library 2024 + Buku Akiyama ”Situations No. 8”+ Café Bricolage
該圖書館2022年正式建立,今年藝術展上將繼續開放,更新藏書并對外銷售
圖片來源于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官網https://www.echigo-tsumari.jp

藝術家Yamamoto Koji 木炭雕塑
圖片來源于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官網https://www.echigo-tsumari.jp
【藝術節及往屆作品回顧】

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歷屆海報
圖片來源于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官網https://www.echigo-tsumari.jp
2000年 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首屆)
參展藝術家:
來自 32 個國家和地區的 138 個團體和個人
藝術作品數量:153
主辦村莊數量:28

藝術家 Ilya & Emilia Kabakov, The Rice Fields/稻田
作品結合了詩歌、風景與雕塑
圖片來源于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官網https://www.echigo-tsumari.jp
2003年 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
參展藝術家:
來自 23 個國家和地區的 157 個團體和個人
藝術作品數量:220 ( 67 件永久性藝術作品)
主辦村莊數量:38

藝術家草間彌生,盛放的妻有 ? Nakamura Osamu
圖片來源于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官網https://www.echigo-tsumari.jp
2006年 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
參展藝術家:
來自 40 個國家和地區的 225 個團體和個人
藝術作品數量:334件(131件永久性藝術作品)
主辦村莊數量:67

內海昭子 裝置作品《為了那些失落的窗》 ? 倉谷拓樸
圖片來源于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官網https://www.echigo-tsumari.jp
2009年 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
參展藝術家:
來自 40 個國家和地區的 350 個團體和個人
藝術作品數量:365件(149件永久性藝術作品)
主辦村莊數量:92

藝術家 Tashima Seizo,在廢棄的小學布置出充滿活力的場景 ? MIYAMOTO Takenori + SENO Hiromi
圖片來源于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官網https://www.echigo-tsumari.jp
2012年 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
參展藝術家:
來自 44 個國家和地區的 310個團體和個人
藝術作品數量:367件(189件永久性藝術作品)
主辦村莊數量:102

藝術家Christian Boltanski(法),9噸衣服堆成的山,旨在揭示關于生/死和記憶的永恒主題 ? Nakamura Osamu
圖片來源于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官網https://www.echigo-tsumari.jp
2015年 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
參展藝術家:
來自 35 個國家和地區的 363 個團體和個人
藝術作品數量:378件(182件永久性藝術作品)
主辦村莊數量:112

藝術家 Hiroshi Hara+ ATELIERΦ , Three Travellers ? lshizuka Gentaro
圖片來源于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官網https://www.echigo-tsumari.jp
2018年 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
參展藝術家:
來自 44 個國家和地區的 363 個團體和個人
藝術作品數量:379件(210件永久性藝術作品)
主辦村莊數量:102

藝術家 Nana Hirose & KazumaNagatani,《教室》
以教室為舞臺,讓參觀者在夏日的陽光和被綠色包圍的空間中,思考現實/虛構以及時間的流逝 ? NAKAMURA Osamu
圖片來源于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官網https://www.echigo-tsumari.jp
2022年 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
參展藝術家:
來自 38 個國家和地區的 263 個團體和個人
藝術作品數量:333件(210件永久性藝術作品)
主辦村莊數量:109

藝術家 Nawa Kohei,Force
黑色的硅油液體變成無數絲線,不斷從天花板墜落至地板。硅油在重力的作用下不斷被垂直拉伸,在地板上形成一個個黑色水坑。這件裝置在時間、空間和材料之間迷惑觀眾的視角,并邀請他們進入觀察重力的可視化模式。? Kioku Keizo
圖片來源于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官網https://www.echigo-tsumari.jp
自然與藝術的交融
藝術節向我們傳達的理念
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的理念,歸結起來有以下方面:
?重建人與自然的連結
越后妻有地區自自繩文時代以來,一直需要面對在大雪紛飛的條件下耕種水稻的境況,當地人在緊密團結社區的同時,還要處理好人與自然不可分割的關系。這或許就是“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這一理念的由來吧。無論是藝術節還是區域發展,都是為了給“人與自然”的關系樹立一個典范。

越后妻有 雪后的森林學校
圖片來源于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官網https://www.echigo-tsumari.jp
?以藝術運營為指引發掘里山的探索之旅
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將藝術作品分散在百余個村莊里,這樣看似低效參觀的模式似乎不是當代快節奏社會的最優解。然而正是這樣的形式,才能讓到訪者追隨藝術品的腳步,走遍里山,細細品味每一處美感,感悟世代相傳的文脈,最終將一份生命的奇跡與記憶珍藏心底。

藝術家Kaihatsu Yoshiaki作品 ? T.Kuratani
圖片來源于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官網https://www.echigo-tsumari.jp
?跨越地區及背景的合作
藝術家們來到越后妻有地區,需要在不熟悉的、他人的土地上創作,與當地社區和居民的合作就顯得至關重要。隨著時間的推移,藝術家的熱情感染了當地,當地人也開始以合作者的身份幫助其制作。這樣的相遇和碰撞,帶來了許多靈感與火花。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愿意回到家鄉,參與其中。

越后妻有里山現代美術館MonET
圖片來源于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官網https://www.echigo-tsumari.jp
?于現實之外創造出另一種價值
活化廢棄的房屋和封閉的學校是藝術節的重要宗旨之一。目前為止,已經實施了100個此類項目。曾經關閉了的學校如今成為居民們聚集在一起的公共場所,且呈現了許多藝術作品,學校因此再次煥發新生,歷史的社區記憶與智慧也得以傳承。

藝術家 Boltanski + Jean Kalman ,《最后的教室》
選址于廢棄已久的東川小學,在燈光和風扇的作用下,這個空蕩的空間充斥著懷念之情。? T.Kuratani
圖片來源于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官網https://www.echigo-tsumari.jp
?充滿在地特色的設施
大雪、村莊、梯田、手挖洞穴、繩文陶器、土木建筑,這些越后妻有地區獨有的在地性特色,在國際知名藝術家和建筑師的藝術作品中充分得以彰顯。這些藝術作品們成為越后妻有地區濃縮的魅力精華,以其獨特的吸引力展示于世。許多藝術作品成為永久的設施留下來,向人們開放,包括廁所、公園、隧道、住宿等。

當地山菜
圖片來源于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官網https://www.echigo-tsumari.jp
?獨特的生活藝術
有種說法是“人創造的任何東西都是藝術”,而“生活藝術”是這一說法的起源。對于當地人來說,食物,是非常重要的生活元素。藝術節也因此一直將注意力放在食物這一要素上,食物在這里成為藝術最原始的表現形式。

藝術家 Taho Ritsuko | Green Villa ? ANZA?
圖片來源于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官網https://www.echigo-tsumari.jp
?本地的也即國際的
藝術節的舉辦,將這個人口減少與老齡化的里山與外部世界再次連接起來,海外藝術家及文化機構的到來,促成了跨越國界的合作與交流。越來越多的外來人進駐越后妻有,村莊與居民也開始擁抱世界,未來充滿無限可能。

Matsudai Tanada Bank (“松代稻田銀行”:維護美麗梯田計劃)圖片來源于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官網
https://www.echigo-tsumari.jp
結語
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以藝術的力量挖掘出鄉村潛能,探索與重新認識人與自然之關系,成為當地經濟文化發展新驅力。

第九屆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副視覺之一( Shimotori Kenji | Memory: Document, People of Ashidaki)
圖片來源于攝影師 Rintaro Kanemoto 金本 凜太朗官網
https://rintarokanemoto.com
以藝術方式改造鄉土,激發熱情,對于我國乃至全世界在面臨和嘗試解決的“鄉村振興”都起到很好的借鑒作用。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地區以藝術為契機,依托當地獨有自然和文化資源,打造自然生態體系與藝術景觀相結合的融合發展模式,都取得了階段性亮眼的成績。
未來,越來越多的人會愿意將視野和關注點放到更廣袤的鄉村與土地之上,深度挖掘文化根基,尋求發展規劃。也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當地村民,投入其中,重建地方生活,成為生生不息循環系統中的一份子。
作者|Kin
發文編輯|吳秀秀
專欄/審核|Sherry Li
審核編輯 | Sherry Li
網站審核|Zhong
版權?建道筑格ArchiDogs,轉載請聯系media@archidogs.com
若有涉及任何版權問題,請聯系media@archidogs.com,我們將盡快妥善處理。
Reference
https://www.echigo-tsumari.jp/
https://www.echigo-tsumari.jp/en/about/history/
https://rintarokanemoto.com/Commission-Works
https://aaa.org.hk/en/search/search/keywords:echigo-tsumari-art-triennial-440894
https://www.archdaily.cn/cn/899717/mad-shi-wu-suo-can-jia-ri-ben-yue-hou-qi-you-da-di-yi-zhu-ji-ma-yan-song-guang-zhi-sui-dao-zhan-wu-xing-zi-ran-guan?ad_source=search&ad_medium=projects_tab&ad_source=search&ad_medium=search_result_all
https://www.nippon.com/ja/people/e00172/
https://collection.sina.com.cn/ddys/zh/2019-12-17/doc-iihnzhfz64981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