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州獨山縣,有一座曾斥巨資修建的宏偉建筑,即將迎來大規模改造。

原水司樓?搜狐新聞
斥資2.56億的貴州“天下第一水司樓”,在2020年前,曾是貴州獨山縣傾力打造的文化地標,申報過多項吉尼斯紀錄。然而,未等到旅游季,它就因管理不善、資金短缺而爛尾,還入選了2019年“十大丑陋建筑”名單。
*2019中國十大丑陋建筑榜單
1. 重慶來福士廣場
2. 貴州天下第一水司樓
3. 寧夏國際會議中心
4. 湖南寧鄉經開區創業服務大樓
5. 甘肅敦煌機場航站樓
6. 江西南昌市青少年宮
7. 安徽蕪湖長江之歌
8. 四川內江張大千博物館
9. 江蘇溧陽博物館新館
10. 廣西新媒體中心
爛尾樓這頂“帽子”扣了幾年,很多人以為水司樓再也沒有起死回生的機會了。
然而,據了解,格美集團已與貴州省旅游產業發展集團合作,將把水司樓改造成“凈心谷酒店”及相關景區項目,耗資1.5億元。

原水司樓?規劃師筆記

建設中的“凈心谷酒店”?天方夜譚01
爛尾樓一直是地方的財政包袱,而重新改建,意味著資金要再次投入到建設工程中。貴州獨山縣又一次大工程,爛尾的水司樓是否能迎來新生,仍然是個未知數。
文化地標“變味”
水司樓的設計,是按照水族依山傍水而居的傳統習俗和建筑特征而修建,背靠凈心河谷山脊,采用弧形的平面布局模式,如同張開懷抱的巨人,緊擁胭脂河灣。
該樓位于貴州獨山凈心谷景區,占地面積59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60000平方米,樓高99.9米,共24層,是世界上最大最壯觀的水族建筑。當地政府曾計劃將其打造成標志性的文化旅游景點。

?網蟲

?搜狐新聞
然而,2020年10月,貴州省獨山縣水司樓項目收到了住建部的整改通知。
10月10日,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官網發布《通報》,指出貴州省獨山縣在影山鎮凈心谷景區內建設的水司樓是政績工程、形象工程;水司樓建筑高99.9米,投資達2.56億元,存在脫離實際、濫建“文化地標”、破壞自然景觀風貌等問題,并要求進行整改。

2020年10月8日,水司樓處于封閉狀態。?南方都市報
《通報》公布后,國慶長假期間,水司樓所在的精心谷景區,仍以通用定額發票作為門票憑證。不少游客自駕前來游玩,在景區門口繳完停車費后,轉乘景區專用接駁車前往水司樓前廣場。
水司樓主體處于封閉狀態,游客們無法進入內部參觀。藍色的工地圍欄隔開了人流和樓宇主體,8米高的樓前有一對石獅,守候在圍欄內。

?南方都市報
當時,除了已經斷水斷電的一樓洗手間供臨時使用,其他區域均不對外開放。游客多以水司樓為背景自拍留念,有當地人表示:“希望水司樓可以重新利用起來。”

2020年10月8日,仍有不少旅客來參觀水司樓 ?南方都市報
在此之前,“水司樓”已經申報了三項吉尼斯世界紀錄:一是世界最高琉璃陶建筑;二是世界最高水族、布依族、苗族民族元素建筑;三是世界最大牌樓。它也曾一度被稱為“水族布達拉宮”。
項目始建于2016年9月,按照原先的計劃,這座樓應在2018年就進入收尾階段,并于2019年就可以正式對外界開放,投入營業。

原水司樓?搜狐新聞
不料,2020年10月正式被通報停擺。后來竟然入選2019年建筑暢言網評選的“年度中國十大丑陋建筑”。投資2億多的樓,就這么爛尾了。
地標建筑與旅游業
這樣的例子在貴州并非唯一,貴州劍河縣也曾耗資8600萬元建一座苗族女神仰阿莎的雕像。


仰阿莎雕像(圖源網絡)
美麗女神仰阿莎的雕像是向當地苗族文化的致敬,同時也希望雕像能吸引游客消費。這不失為縣級市拉動自身經濟的一種策略——通過地標建筑拉動旅游業。
劍河縣距離貴陽294公里,縣內有溫泉等其他旅游資源,但在全國范圍內較為默默無聞。隨著苗族女神雕像的建成,劍河的名字才終于火了,其他旅游資源也因此獲得了更多關注。
從現場拍攝的圖片來看,在去往劍河縣城的高速公路上,從很遠的地方就能看到這座銀色的苗族女神像。雕像周圍是叢山和廣場,環境還比較雜亂,尚處于建設中的狀態。


仰阿莎雕像(圖源網絡)
尚未被商業化的城市,還擁有天然的風景。如果能夠好好利用,將很好地宣傳一個城市的地方文化特色。
然而,過多的形象工程讓人們逐漸對這樣的地標建筑失去了興趣,反而增加了質疑。地標建筑是否真的能展示一個城市的獨特之美,從而促進旅游業,仍是一個問題。
爛尾樓的“重生”
2020年10月之后,有消息稱,水司樓在“洶涌輿情中開始拆除”,然而,2023年8月9日,貴州省發布了《獨山縣影山鎮凈心谷酒店提升改造項目設計施工總承包(EPC)招標公告》。水司樓將改建為酒店并對外營業。
而實際上,早在2023年,獨山縣就通過公開招投標,計劃引入社會資金盤活這個巨型爛尾工程。

新舊對比?Global Architecture
凈心谷酒店總建筑面積74654.22平方米,合同估算價為1.5億元,計劃工期213天。在改造中,整體建筑并未被推倒,僅拆除了存在安全隱患的木質部分。原來的琉璃瓦和木質外立面被鋼筋混凝土和玻璃幕墻所取代,使整個建筑更加現代。


?天方夜譚01
盡管水司樓曾因其外觀設計和民族特色引起關注,但從建筑設計的角度來看,其問題也不容忽視。水司樓融合了水族、布依族和苗族的元素,整座建筑采用了大量木質框架和傳統榫卯結構,看起來相當壯觀。
然而,正是這些傳統設計給它帶來了不少麻煩。木結構建筑存在極大的防火隱患,尤其是像水司樓這樣規模龐大的建筑,一旦發生火災,后果不堪設想。

?規劃師筆記
如今,水司樓的改造計劃已經啟動,原本的木質部分大多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鋼筋混凝土結構,并安裝了玻璃幕墻。雖然這讓建筑更加安全,符合酒店使用的標準,但也讓它失去了原本那份民族特色。
有人感嘆,改造后的水司樓似乎與其他普通酒店無異,早已失去當年獨特的民族風情。站在如今的建筑前,它依然高大雄偉,只是那份曾經的震撼已悄然退去,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現代感。

??規劃師筆記

?天方夜譚01
建造“凈心谷酒店”的格美集團也表示,將加大在貴州的投資力度,推動旗下更多酒店和餐飲項目落地,共同打造酒店和景區業態。
曾經的水司樓是個沉重的財政包袱,如今卻搖身一變,正朝著旅游“網紅”地標邁進。
結語
無論“凈心谷酒店”是否落成,貴州水司樓的爛尾故事一直是一個警示:“短命建筑”并不可取。
建造一座建筑物需要耗費大量的建筑材料,不僅如此,還要耗費大量的人工成本,還有土地成本。尤其是地標性建筑,其成本更是難以估量。
每萬平方米拆除的舊建筑,也將產生7000至12000噸的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對土地質量、當地水源、周圍空氣質量也會產生惡劣的影響。

?pixabay
自從城鎮化快速發展以來,有些城市幾乎變成了一個大工地,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與之伴隨的是另一些建筑物轟然倒塌,倒下的不僅僅是一座座鋼筋水泥方塊,更是一個城市的文化和精神。
幸運的是,水司樓如今通過改造煥發新生,讓貴州的旅游業重新有了希望。但未來它能否真正從“爛尾”走向貴州旅游業的一道新風景,還有待我們的進一步觀察。
發文編輯/網站審核|Yirou
版權?建道筑格ArchiDogs,轉載請聯系media@archidogs.com
若有涉及任何版權問題,請聯系media@archidogs.com,我們將盡快妥善處理。
Reference
《恒大海花島39棟樓被責令拆除 剛被評十大丑陋建筑》(鳳凰新聞 )
《 “短命建筑”的不良基因》(作者:高巖)
《崔愷:丑陋的建筑是一定可以被禁止的》(建筑暢言網)
《華麗轉身:從“爛尾”到“網紅”,貴州水司樓成旅游新地標》(規劃師筆記)
《造價超2億的水司樓被批政績工程,當地文化“地標”還有不少》(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