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在漫長的時間里經歷了興盛與衰落,而一些城市空間卻能在衰敗后復蘇。
例如,位于巴黎西北部的Clichy-Batignolles,這個混合開發的生態區如今是巴黎最多元、最熱鬧的城區之一。然而,數十年前,這里曾是鐵路車站附屬用地,在20世紀70年代逐漸被廢棄,地塊之間相互脫節,綠地稀缺。
Clichy-Batignolles ?Sergio Grazia
再比如,位于英國的King's Cross Central,是倫敦標志性街區,宣布入駐辦公的大品牌如同井噴,互聯網、文創、奢侈品行業巨頭紛紛宣布在此安營扎寨。后工業時代遺存下的危險、封閉、混亂、破敗,在2008年區塊規劃與35位建筑師共同設計之下逐漸重生。
King’s Cross ?George Hammond
類似地,國內的阿那亞在設計中有100多位建筑大師參與,它作為藝術與精神活動的重要地標,如今成為小資文藝青年的朝圣之地。然而,僅僅十年前,阿那亞還只是一個位于秦皇島、處于生死邊緣的偏僻樓盤。
阿那亞 圖源網絡
城市空間的變身離不開建筑大師們的聯合規劃設計,建筑師們合力打造了新型建筑群。在建筑師們的共同努力下,為場地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打下堅實基礎。
難道說,將腐朽轉變為神奇,只需要湊齊各路建筑大師?建筑師在其中充當的是怎么樣的角色?讓我們從MAD在法國巴黎的UNIC項目說起,細看建筑師們在這些成功案例中的筆觸。
作者|Canarias
本欄目文章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和立場
從MAD
UNIC談起
巴黎Clichy-Batignolles曾破敗不堪,但如今城市肌理得到了有效的修復,重煥光彩。MAD在該片區的項目UNIC成為了法國首都可持續發展的典范,這也是中國建筑事務所在歐洲建成的首個作品。
UNIC在外形上秉承了MAD一以貫之的設計理念,即通過動態而富于變化的建筑體態模糊建筑與自然之間的界限。每層樓都以自己的動態方式向外彎曲,由低到高退讓,層次豐富,營造出一種建筑物懸浮的輕盈之感。
?designboom
這種建筑形式也巧妙地融入了周邊的新巴黎城市風貌之中,與臨近的豪斯曼公寓(Hausmann apartment)的石砌外墻、鐵藝陽臺和對稱窗戶這類巴洛克和新古典主義的元素形成了富于趣味的對比,但卻毫無違和感,或許是因為延續了巴黎將自然與花園融入城市環境等傳統。
Hausmann apartment 圖源網絡
UNIC通過多變的退臺創造出了人與自然互動的新型建筑空間,將生態自然延續到建筑的立體空間。同時,寬敞的露臺與透明的落地窗也模糊了室內外的界限,讓內部空間明亮且具有流動性的同時,城市空間與露臺景觀也相融合,讓居住者在視線上與周邊巴黎城市景觀產生了聯系。比如,八層以上的西南側住戶可遙望埃菲爾鐵塔。
?Jared Chulski
UNIC 與另一棟社會住宅共用裙房,并在裙房內設立幼兒園、餐飲、超市及地鐵站出入口,將私人住宅與公共設施結合成具有創新的空間,這一設計增強了社區聯系,拉近居民間的距離,打破了建筑與城市公共空間的邊界,讓原本具有排他性的建筑內空間向城市擴散,從而帶動周邊街區的發展。
?Adam M?rk
UNIC雙核心筒結構和混泥土立面實現了建筑的自由流動,與輕盈的材料相得益彰。其柔和的線條和飄逸靈動的樓板,在視覺上簡潔但不失優雅。
除了UNIC之外,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的法院大樓項目也位于這一片區。
巴黎法院 ?Sergio Grazia
相似的是,法院大樓也有著超大型露臺,延續了巴黎將自然與花園融入城市環境的傳統。它由4個由大到小的體量堆疊起來,這樣的建筑分層結構產生的大型屋頂露臺總共大約有一公頃的面積,種植了大約500棵樹,給人們提供了舒適的互動、思考、討論空間。
整體外立面呈現的是皮亞諾一貫的風格,難以復制的、精致的玻璃龍骨,整個構造輕盈通透,視野開闊。
在建筑物的兩長側,背鰭中斷了雙層立面,大樓安裝的一臺景觀電梯讓來訪者可以俯瞰整個巴黎,增強了人在建筑內部與與四周的聯系。
同時,因為它地處巴黎不同行政區和郊區之間的一個重要的十字路口,所以它也很好的連接著公共交通。
建筑下面6000平方米的廣場,可以讓人們通過這個廣場直接進入大樓。因為全巴黎大部分民事刑事案件都會在此公開審理,普通人在不需要身份證的情況下可以自由出入正在進行的庭審,因此很多老年人會選擇旁聽。新型的建筑空間與建筑大樓的功能屬性都加強了社區鄰里的互動。
King's Cross
巧妙的回應歷史
位于英國倫敦的King‘s Cross 也是建筑大師云集的項目,包括了thomas heatherwick、WilkinsonEyre、Jonathan Tuckey、Bennetts Associates、Allford Hall Monaghan Morris 等建筑大師的作品。
?Laurian Ghinitoiu
舊改之前King's Crosss只是被廢棄的鐵路遺跡,雖然更早之前這里作為工業配送區而繁榮過。將場地復興的第一步是制定了“交通樞紐帶動經濟“的混合用途開發規劃。重生后的King's cross 匯集了文化、住宅、商業等業態,應有盡有。
在King's Cross眾多明星項目中的大型改造項目——倫敦卸煤廠購物中心,由設計鬼才thomas heatherwick操刀。
這塊場地原本長而有棱角,是鑄鐵和磚結構遭到侵蝕后廢置的工廠。
為了將這樣的場地改造成一個大量公眾聚集和流動的繁華購物中心。設計團隊首先擴展了兩棟建筑的人字形屋頂,讓它們在空中交匯,以此來柔和場地原有棱角帶來的生硬,讓場地在視覺上更具延展性。
因為有獨立式結構作為支撐,懸空的流線型屋頂從而與原有的建筑結構完美的融合,形成了一個全新的懸空層,而在懸空層的下方也自然形成了一個場地焦點性的室外空間。
另外,將兩個高架橋和它們之間的庭院連接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構成了流動型的動線。
同時,設計保留了場地繁榮時期英國維多利亞時代工業建筑的特殊質地和歷史特征,以此來延續場地的歷史價值。
商鋪區總面積達9290平方米,同時,還有大量的公共空間。這些商鋪的面積各不相同(15平方米,121平方米,232平方米,還有的超過了1858平方米),滿足了各種商主與品牌的需求。
主入口在場地的最兩端,而沿著Stable大街的一側散落地設置了多個次入口來保證場地的人流動線的可達性與暢通性。
內院的特色公共空間,吸引了更多的人來到國王十字區生活,工作,放松和學習。
整個設計以眼前一亮的形式解決了場地原有缺陷,保留了建筑歷史價值的同時賦予了場地新的功能。
Bennetts Associatess在King's Cross設計的國王十字體育館也是該片區現在十分熱鬧的場所。
國王十字體育館在設計初始就設定了多個目的。首先它是一個技能中心,能給當地居民增加就業的機會,其次作為健康及運動中心,能夠提供多樣的體育活動空間,來豐富當地居民的生活,并增加居民間的互動。
?Hufton + Crow
這是一個低層的工業建筑,外形上通過鋸齒狀屋頂及立面融入并回應周邊的鐵路及歷史遺跡。外部的鋅材覆面外殼結合鋸齒狀的屋頂線條還可以喚起人們關于Goods Yard和West HandysideCanopy對鐵軌棚的記憶,以此保留了場地的歷史價值。帶有銹紋的鋅質覆面與其木質本體形成對比的同時把建筑的復雜細節隱藏在底層。
在內部,中央“社交中心”的兩側設置了重要的室內空間,通過內裝正交膠合木及面板集成材為室內營造溫暖的氛圍,從而讓人更愿意逗留。
建筑更是以近零碳排放為目標,比如通過混合通風及優化窗墻比來加強自然采光,同時降低熱量增加。另外,接入King's Cross 區域供暖及供冷管網也有利于其節能。還有選用的內裝材料的隱含碳含量也非常低。
總的來看,這個項目同樣十分強調和尊重場地的歷史價值。除此之外通過巧妙的功能分區盡可能的提升了就業率,也豐富了居民的生活,最大程度的滿足了可持續性的整體規劃。
結語
“集齊各路建筑大師”噱頭一般的口號并不能讓衰敗的城市空間起死回生。在可持續性的城市規劃之下,建筑大師們各顯身手,用自己獨特的設計語言,結合當地文化傳統,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的創造出新型建筑群落,增強了建筑與環境、居民之間的互動與聯系。
但是,當我們重新審視建筑師在城市更新,激活衰敗場地當中的角色,不難發現,除了建筑與規劃之外,空間內容的填充、社區的運營、宣傳模式等才是讓城市重現生機的重要因素,還有市場機遇等。以上種種疊加在一起,才有盤活衰敗城市空間的第一步。
發文編輯/網站審核|Yirou
版權?建道筑格ArchiDogs,轉載請聯系media@archidogs.com
若有涉及任何版權問題,請聯系media@archidogs.com,我們將盡快妥善處理。
Reference
https://www.ie.edu/insights/articles/cities-of-the-future-challenges-of-architecture-and-design
https://insights.jonite.com/community-engaged-architecture-design-for-a-social-change
https://www.archdaily.com/890691/architectures-evolving-role-how-community-engaged-design-can-encourage-social-change
https://www.architecturaldigest.com/story/mad-architects-reveals-first-european-project-paris-newest-residential-building
https://www.designboom.com/architecture/mad-architects-unic-residential-first-europe-paris-france-ma-yansong-07-25-2022/
https://www.designboom.com/architecture/mad-architects-unic-residential-building-paris-ma-yansong-05-20-2016/
https://www.designboom.com/architecture/mad-architects-unic-residential-building-paris-ma-yansong-05-20-2016
https://www.archdaily.com/627887/the-interlace-oma-2
https://www.archdaily.cn/cn/884117/ba-li-fa-yuan-renzo-piano-building-workshop
https://zhuanlan.zhihu.com/p/52285491
https://www.archdaily.com.br/br/905969/coal-drops-yard-de-heatherwick-studio-pelas-lentes-de-laurian-ghinito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