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緣起
梨木臺風景區地處天津最北端,是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國家4A級旅游景區。這里峰巒疊翠、峽谷雄險、林海秀幽、溪水長流,素有“天津的神農架”之稱。90%以上的森林覆蓋率使這里成為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倉,是周邊地區游客休閑徒步的重要目的地之一。2021年夏天,業主與景區達成合作,計劃將位于景區入口附近的一處休閑驛站打造成多業態的民宿綜合體。莘野佚筑團隊也在這個時候收到業主的邀請,負責該項目的設計工作。

山林深處的民宿 ?劉國威

夜幕下的水云鄉 ?劉國威
作為景區內的第一家民宿,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資源成為了項目的先天優勢,但同時景區人流量大帶來的熱鬧的氣氛與民宿自身對私密寧靜氛圍的要求之間存在矛盾,加之建設成本有限,設計工作充滿挑戰。我們希望通過對現狀空間及環境的創新規劃,營造獨屬于這片場地的場所感,為旅人提供親近自然的獨特旅居體驗,使之成為每一位旅人心中那處遠離喧囂、充滿野趣,又適合現代人生活的身心療愈場。正如“水雲鄉”這個名字的寓意一樣:枕山而臥,倚水為眠,不負這般勝景。

隱于自然的建筑 ?劉國威

民宿是身心的療愈場 ?劉國威
場地策略
時隔3年,第一次到現場踏勘的畫面仍然記憶猶新:從山門一路曲折而上,伴著水聲潺潺,在經過一段林蔭路后,視線豁然開朗,頗有五柳先生筆下桃花源的意味。項目用地依山勢展開,整體西高東低,被南北兩座青峰環抱;一條溪流從場地中央涓涓而過,天然地劃分出南北兩個區域,一座木橋懸于流水之上,充滿詩情畫意。小溪北岸,蜿蜒而過的是游客登山的必經之路,路旁有一大一小兩棟閑置的二層建筑。在與業主充分溝通后,大家一致決定對現狀建筑進行改造,做為客房區域,并在隔岸相望的空地上布置配套商業業態,利用民宿的區位優勢,將客群拓展為景區全部游客,將其打造為登山路線上的重要補給節點。

場地區位和場地現狀條件 ?莘野佚筑

總平面圖 ?莘野佚筑

水云鄉整體布局 ?劉國威

民宿與商業隔水相望 ?劉國威
老房子的新生
1. 現狀條件
現狀西側主樓長約40米,入口位于樓體中央,緊鄰樓梯間。左右兩側并列布置房間,每間面積約二十平米,通過北側走廊進入。房間窗戶雖面向景觀但尺寸較小,且隔墻以承重墻為主,不能拆除。樓體基座與道路存在高差,樓前是一片草坪。東側則為一棟石頭小樓,原本功能是餐廳和后勤輔助用房,空間分隔凌亂。由于靠近山體,經過長時間雨水沖刷,使得房間陰暗潮濕。原本漂亮的石頭立面也在時間的侵蝕下,出現脫落的情況。這樣的現狀條件與理想中的客房有著很大的差距。
2. 建筑策略
對現狀建筑的改造從功能梳理開始。我們將兩棟建筑之間的草坪區域進行部分鋪裝,形成民宿的落客空間,并將接待廳布置在主樓最東側。設置大尺度臺階并轉向客人到來的方向,呈現出歡迎的姿態,同時增強入住儀式感。將建筑前場空間抬高,作為民宿客人的專屬休息區,并通過植被綠化與登山道路間隔,完成與景區客流的分離。取消主樓內部樓梯間,在東西兩側增設外掛樓梯,釋放室內空間,并形成東西貫通的環形動線。將一、二層原有北側走廊與房間打通,擴大客房面積。家庭親子客房被設置在擁有較好的通達性的一層。將南側窗臺拆除,作為新的客房入戶門,并在門前設置圍墻,為每間客房提供獨立的入戶庭院。圍合建筑與山體之間的消極空間,將其打造為一層客房的專屬的觀景庭院。二層房間則因其良好的景觀視野及私密性,主要安排情侶房及套房。在建筑北側二層外掛走廊,保持北向入戶,將景觀留給客房。同時,對南側幕墻做內退處理,創造開放的陽臺空間,提升客房品質。東側小樓則在現有平面基礎上,重新規劃布局,將一層南側空地抬高作為庭院,并在屋面植入觀景露臺的概念,打造四間高品質套房。

民宿主樓 原始平面圖vs改造后平面圖 ?莘野佚筑

石頭小樓 原始平面圖vs改造后平面圖 ?莘野佚筑

改造后的老房煥然新生 ?劉國威

入口儀式感 ?劉國威

主樓正立面 ?劉國威

夜幕下溫馨的氛圍 ?劉國威
入目皆為綠,靈動自然,我們希望建筑以一種謙遜的姿態融入其中。毛石、木材、夯土、稻草、木模混凝土......材料樸素的質感,與山林的綠意交織在一起,如同一首協奏曲,敘述著野趣盎然,將人們的注意力引導至一件件的小事上——蕩漾的波光、搖曳的樹影、淙淙的水聲,平凡但美好。同時,我們在主樓立面上嫁接一組斜向豎格柵,即作為雨檐,也為客房提供隱私,與連綿的山體相呼應,賦予建筑起伏的韻律感。二層東側外挑的景觀飄窗,好似一盞明燈,指引旅人歸家的路。

改造策略 主樓 ?莘野佚筑

改造策略 石頭小樓 ?莘野佚筑

自然質樸的材料 ?劉國威

石頭立面保留場地記憶 ?劉國威

圍墻與隔柵為客房提供隱私 ?劉國威

節奏與韻律感 ?劉國威

隔柵與連綿的山體相呼應 ?劉國威

自然、陽光與幾何線條 ?劉國威
3. 空間體驗
游走體驗的營造一直以來是我們設計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們相信空間是擁有情緒的,影響著每個進入其中的人。穿行于建筑之中,身體的感知完成從廣袤山林到舒適房間的過度,心緒也逐漸歸于平靜。沿著樓梯,拾級而上,視線先是被一堵墻限定,突然出現的挑臺將注意力引向樓側茂密的枝椏,一條石階隱約其中。轉身步入走廊,刻意壓暗的色調放大自然的綠意,溫暖的木隔柵使綠的清冷得以被中和,鏡面材料模糊了現實的邊界,營造出虛幻的錯覺感,微光照射下,樹影輕搖,灑滿了整個空間。推開木門,移步房間,山林美景被通透的景窗裝裱,四時更迭間,渲染出一幅幅生動的畫卷。溫馨愜意的客房氛圍讓每一位遠道而來的客人卸下旅途的疲憊,身心得以放松下來。順勢坐到窗前,浮光掠影間,“我”已融入自然,生活的瑣碎淡去,一切仿佛在此刻凝滯。

樓梯是游走體驗的一部分 ?劉國威

樓梯回望 ?劉國威

茂密的枝椏,一條石階隱約其中 ?劉國威

鏡面營造出虛幻的錯覺感 ?劉國威

樹影灑滿整個空間 ?劉國威

山林美景被景窗裝裱 ?劉國威

景觀飄窗擴展室內空間 ?劉國威

消極空間轉變為觀景庭院 ?劉國威

木質提供的溫暖氛圍 ?劉國威

溫暖的木質中和綠的清冷 ?劉國威

一棵老樹的入畫 ?劉國威
“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閑者便是主人。”我們理想中的民宿不僅僅是旅途中的容身之所,更應該為旅人提供一種有別于都市生活的體驗,是身心的療愈場。伴著微風,泡壺熱茶,期待聽一場山雨,將注意力聚焦于當下,感受曾經被忽略的美好,這或許才是生活該有的樣子。

溫馨愜意的客房氛圍 ?劉國威

溫馨愜意的客房氛圍2 ?劉國威

溫馨愜意的客房氛圍3 ?劉國威
水的意象
在小溪南岸商業區的設計上,我們希望打破傳統“商業街”模式,以一條柔美的水帶為線索,通過一座座拱橋連接,將咖啡吧、餐廳、農產品市集、休閑茶館等功能業態進行串聯,并結合場地高差關系,營造一座“可游、可觀”的山間小游園,與對岸民宿建筑遙相呼應。

水是串聯功能業態的線索 ?劉國威

夜幕下的商業區 ?劉國威
尾聲
曾有很多朋友向我們提出疑問,為何將工作室命名為莘野佚筑,這里面有何含義。其實在古文中,莘野指代隱居之所,而建造之人可能就是居于其中的隱者,是位佚名之人。這表達了我們的一種營造價值觀,即以一種順勢而為的方式介入每一個項目,不強調對建筑師個人意志的表達,努力營造與內心共鳴的空間。“水雲鄉”項目是對這一思考寶貴的經歷的實踐,也更加堅定了我們的實踐方向。
從初次踏勘到項目落地,歷經兩年時光,我們與業主、施工方一起見證了這片土地的春夏秋冬。施工初期移栽的櫻桃樹,如今已經可以與到訪游人分享它努力生長后的果實了。

民宿區首層平面 ?莘野佚筑

民宿區二層平面 ?莘野佚筑

商業區首層平面 ?莘野佚筑

項目剖面 ?莘野佚筑

改造前后對比 ?莘野佚筑+劉國威

改造前后對比2 ?莘野佚筑+劉國威

改造前后對比3 @莘野佚筑+劉國威
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 水雲鄉
項目設計時間:2021.07-2022.03
項目建造時間:2021.09-2023.06
占地面積:10畝
建筑面積: 1750㎡
建筑設計:莘野佚筑設計工作室
室內設計:莘野佚筑設計工作室
景觀設計:莘野佚筑設計工作室
聯絡人姓名:周柏岑
聯絡郵箱: syyz_architects@foxmail.com
聯絡微信:helen0862
公司所在地:天津
設計團隊:汪俊成、周柏岑、閆濤
小紅書賬號:8190654246
項目地址: 中國,天津,薊州區,下營鎮船艙峪村
委托方(公司名稱): 季憶文旅產業發展(天津)有限公司
主要材料:木飾面(塔唯),斷橋鋁門窗(金鵬),鏡面不銹鋼板(鈿聯)、毛石板、夯土板、木模混凝土板、竹席、藝術涂料
空間攝影:劉國威
項目類型:建筑/室內/改造
專欄編輯|Sherry Li
發文編輯|莘野佚筑設計工作室
審核編輯|Wenj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