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前海泰康醫院國際醫療部基于“藝術醫院”的定位展開設計,探索適合當下的就醫環境。長久以來,藝術是人們的一種交流方式,也是一種自我表達和治愈的方式。1940年代開始,藝術療法甚至開始成為一種正式項目。




? 圖派攝影
深圳前海泰康醫院國際醫療部的整體空間設計是與泰康設計管理團隊以及醫療團隊的一次對藝術醫院的療愈空間的積極探索。

▲醫院鳥瞰 ?圖派攝影

▲醫院入口 ?圖派攝影

▲室內空間 ?圖派攝影
2023年初,羅振華及團隊以藝術療愈為主題向泰康的集團高層與醫療團隊匯報,深圳前海泰康醫院國際醫療部有幸在一年半后成功落地。


▲護士站 ?圖派攝影

▲休息區 ?圖派攝影
深圳前海泰康醫院國際醫療部基于“藝術醫院”的定位展開設計,探索適合當下的就醫環境。長久以來,藝術是人們的一種交流方式,也是一種自我表達和治愈的方式。1940年代開始,藝術療法甚至開始成為一種正式項目。

本設計嘗試使用架上繪畫、攝影、陶藝、花藝、雕塑甚至3D打印工藝品和音樂與空間設計做結合,以此展開多形式的藝術組合,試圖從空間上呼應“藝術醫院“主題與功能。技術時代,人們習慣了直接、即時、簡單的觀看方式,但醫療空間鼓勵的是另一種交互方式:近距離的、指導性的、伴隨式的交互。


▲近距離的、指導性的、伴隨式的交互 ?圖派攝影
藝術療法可用于治療多種疾病以及各種心理問題:與年齡相關的疾病、癌癥、焦慮、抑郁癥、飲食失調、創傷后應激障礙等。與藝術交互的延伸是與情緒、身體和世界的交互。療愈往往在這個過程中自然發生。

▲近距離的、指導性的、伴隨式的交互 ?圖派攝影
為不同的患者提供更好的舒適性和豐富的生活加治療的空間,創造更積極的住院體驗:比如住院期間的會客或多種場景的休息療愈,更關注家庭為單位的體檢,國際醫療部與全院資源的高效流線,先進的遠程診療等等。

▲自然伴隨的療愈空間 ?圖派攝影
對于醫療空間而言,也許“共享、彈性、透明”等空間策略都行不通,相反“分科、隔離、保護、密封”等等成了不容駁斥的關鍵詞。但在深圳前海泰康醫院國際醫療部柔和的公共空間設計找到了折中的方式。



▲明亮高效的空間流線 ?圖派攝影


▲柔和的公共空間 ?圖派攝影
與純粹的隔離不同,注重隱私是滿足患者舒適度和滿意度的重要任務,創建私密且舒適的醫療空間可以顯著提升患者的整體體驗并改善臨床結果,但同時要確保患者不會產生被孤立、甚至被拋棄的孤獨感。

在獨立的國際醫療部主入口,由外而內的空間組織有影壁和一系列空間暗示,讓患者與客人感受到私密與尊貴;樓層內診療、交流、就餐與休息空間皆以書架、屏風、花藝等手法做軟分隔,結合動線處理,既保證空間聯通、使用高效又做到適度私密。

▲讓患者及客人感受到私密與尊貴 ?圖派攝影
▲保證空間聯通、使用高效又做到適度私密 ?圖派攝影與長壽時代相關的設計
在一個全生命周期里,老年是一個必然的過程,而長壽時代意味著這一過程的延長——從健壯到衰弱、失能最終離世的過程的拉長。在這個充滿喪失和衰退的過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獲得幸福和尊嚴,是醫療空間越來越需要重視的議題。

▲舒適的就醫環境 ?圖派攝影

▲舒適的就醫環境 ?圖派攝影
除了先進的醫療設備與技術的運用,多學科協調、最大化的為老年人提供個性化服務以及有針對性的舒適的就醫環境:滿足這個群體對全方面健康管理和疾病預防與治療的需求。


▲舒適的就醫環境 ?圖派攝影
與此同時,結合藝術還可以提高老年人的自尊并積極應對慢性病。

▲舒適的就醫環境 ?圖派攝影
對于現代醫療空間設計而言,所謂的“日趨專業”隨即帶來的就是程式化的工作,所謂“經驗“的重復很容易導致設計的僵化。方夏設計希望通過多年累積的有關”衣食住行醫教藝…“等等的深入研究與實踐,去設計出既“專業”又“有深度和溫度“的空間,最終增加幸福指數。

▲入口夜景 ?圖派攝影
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深圳前海泰康醫院國際醫療部
設計內容:主入口建筑外立面方案、室內設計、軟裝設計設計團隊:羅振華 牛倩璇 張艷麗 周周 趙公普 徐曾 田昌鑫 李宇軒 陳文懿專欄編輯|Sherry Li
審核編輯|Jingyi
若有涉及任何版權問題,請聯系media@archidogs.com,我們將盡快妥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