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巴塞羅那的MWC(世界移動通信大會) 和 上海AWE(家電與消費電子博覽會)的相繼舉辦,展示了當前最尖端的科技探索。
這些看似遙遠的技術正在悄然改變我們的家、我們的城市,甚至我們未來的生活方式。
如果《黑鏡》成真,你會選擇哪種未來?
1. 屏幕無處不在的未來

Screens Everywhere ?Samsung AWE
如果你曾看過《黑鏡》的《1500萬里程》,一定還記得那個世界——每個人的房間四壁皆是屏幕,信息、娛樂、廣告無處不在,一切都由屏幕驅動。而現代屏幕的快速發(fā)展正在逐步實現這樣的未來生活。
不過,這一次,我們是主導者,而非被動的囚徒。

?《黑鏡》15 Million Merits
在剛剛結束的上海AWE展會上,透明屏幕、智能交互、全屋顯示等技術逐漸成熟。未來,窗戶不只是窗戶,而是信息界面;鏡子不僅能映出你的臉,還能成為你的私人健身教練;餐桌表面可以浮現食譜,甚至投影出遠程共享的晚餐伙伴。

三星透明MICRO LED ?Samsung AWE
透明屏幕?你的墻就是一塊顯示器!
在AWE展會上,全球首款透明Micro LED顯示屏,它看起來像是一塊普通的玻璃,但只要開啟,就能變成高分辨率的顯示界面。想象一下,未來你的窗戶可以播放新聞,衣柜門可以顯示天氣,鏡子能成為化妝直播間——甚至在不開啟時,它完全“消失”,融入環(huán)境。
Video Wall ?21st Century AV
你的房子=一個大號智能手機?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家本身正在成為一臺巨大的智能設備,一個你可以隨時交互、定制、控制的AI伴侶。這種趨勢也延伸到了手機上,你甚至可以用語音控制整個家居生態(tài):
想換個背景音樂?一句話搞定。
想讓客廳的燈光變成影院模式?不需要按任何按鈕
你的家能聽懂你的需求,并自動調整。

AI幻想“未來家” 圖源:網絡
設想一下,你未來的家可能是這樣的:
你的客廳背景墻,既是藝術畫廊,也是高清視頻屏幕。
你的窗戶能一鍵變成家庭影院,甚至還能顯示戶外天氣預報;
廚房的料理臺上浮現出AR菜譜,實時指導你做飯;
當訪客到來時,門口的屏幕會智能識別,并自動調節(jié)歡迎模式。
2. 當房子擁有“思考”的能力

智能臥室 ?Medium
你的家將不再是鋼筋水泥的冷漠空間,而是一個能“理解”你的伙伴。
當清晨的陽光灑進臥室,窗簾緩緩拉開,空氣清新而濕潤,不會因為夜間密閉而讓人感到憋悶。你習慣在起床后喝杯溫水,廚房已經自動加熱好了溫度適宜的水。而這一切,并不是你的刻意安排,而是它長期觀察你的生活節(jié)奏后,做出的自然反應。
AI家居系統(tǒng)正讓這一切變得可能。智能家居不再只是單個設備的連接,而是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它會記住你的偏好,調整室內溫度、空氣質量,甚至預測天氣變化,為你自動開啟暖氣或除濕模式。
全能空氣管家:比你自己更細心
你的家正在學習如何照顧你。空氣管理系統(tǒng)能夠24小時實時監(jiān)測空氣質量,并智能聯動窗戶、新風系統(tǒng)、空調等設備。
未來級的網絡體驗:全屋光纖Wi-Fi
同時,新一代的全屋光纖技術在達成最新的5.5G突破后,也將光纖技術應用布置在歷史保護建筑中,在不損傷原有建筑的同時,實現了網絡的全覆蓋,讓建筑成為未來智慧城市的核心終端。

華為與La Vigne城堡合作意向 ?huawei
未來暢想:房子會變成一個“有意識的存在”嗎?
智能家居系統(tǒng)正在讓房子逐步變成你的貼身管家,它會學習你的習慣、調整室內環(huán)境,甚至預判你的需求。或許在未來,我們的家不僅僅是四堵墻,而是一位“無形的AI助手”,為你提供最舒適的居住體驗。
如果未來你的家能真正“理解你”,你會期待這樣的智能生活嗎?

AI幻想 “未來家” 圖源:網絡
3.當生活與科技無縫銜接
我們總是在空間之間流轉,從家到車,再從車到世界,生活是一場無聲的交接。而如果家可以與車對話,車可以與手機協(xié)作,是否意味著我們的日常可以變得更加流暢?

小米全生態(tài) ?Xiaomi EV
想象這樣一個場景:你駕車回家,剛駛入小區(qū),客廳的燈光已經微微亮起,空調調整到你喜歡的溫度,熱水器提前準備好洗澡的熱水,窗簾自動拉上一半,讓室內光線溫柔過渡。這一切都像是一場無縫銜接的演出,沒有停頓,沒有等待,你只是順著習慣,自然地回到家中。
智能互聯生態(tài)正在打破空間的界限,連接家、電器、汽車,甚至是城市基礎設施。它不僅僅是遠程操控家電,而是讓所有設備相互協(xié)作,形成一個有機的智能網絡。從智能門鎖到自動窗簾,從智慧交通到個性化娛樂,生活被科技編織成了一張看不見的網,溫柔地包裹著我們。
未來暢想:人機共融的新生活方式
隨著AI技術、5G、物聯網的進一步發(fā)展, “人-車-家”智能生態(tài)不僅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也為智能城市、智能辦公、智能醫(yī)療等領域提供了新的思路。

AI幻想 “未來家” 圖源:網絡
未來的空間,不僅僅是讓我們居住的地方,而是能夠理解我們的節(jié)奏,包容我們的習慣,讓生活變得更加輕盈順暢。而這,才是智能家居真正的意義。
4.機器人助手進家門,智能家務革命悄然展開
電影中的未來世界總是充滿想象。我們曾在《鋼鐵俠》中看到賈維斯有條不紊地管理托尼·史塔克的家;在《機器管家》里,機器人安德魯不僅打理家務,還逐漸成為家庭的一員。

?鋼鐵俠
在今年的春晚舞臺上,宇樹機器人的精彩亮相讓人們驚嘆不已。而在智能家居展會上,它們不僅僅是舞臺上的表演者,更成為未來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具備靈活步態(tài)和平衡能力的機器人,可以輕松拿起物品、遞送家居用品,甚至幫助老年人取放高處的物件。或許,再過幾年,我們回到家后,迎接我們的不只是智能音箱的問候,而是一個真正會動、會幫忙的家庭助手。

2025年春節(jié)聯歡晚會 ?CCTV

新型掃地機器人 ?石頭科技
同時,最新的掃地機器人將機械手臂帶入了日常家居,讓掃地機器人從“清潔專家”進化成了“家務全能王”。它不僅能精準避障、自動收納,還可以完成如擦桌子、分類垃圾甚至為寵物喂食等更復雜的任務。家務,或許正進入一個“無人化時代”。
未來的家庭,不再只是靜態(tài)的空間,而是一個真正具有“行動力”的智能系統(tǒng)。機器人助手的加入,讓生活的瑣碎變得無形,讓每個人都能擁有更多時間,去享受真正重要的事。
5. 當城市變得“有智慧”

智慧城市 ?FONDA TECH
如果說智能設備正在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那么智能城市就正在重塑我們所處的世界。從自動調節(jié)亮度的路燈到實時監(jiān)測空氣質量的傳感器,再到能預測交通流量的AI系統(tǒng),城市正在變得越來越“聰明”,仿佛擁有了一雙無形的眼睛和一顆高速運轉的大腦。
這種變化的背后,是人工智能與物聯網(AIoT)的深度融合。遍布城市的智能終端設備,如環(huán)境傳感器、智能信號燈、無人巡檢車等,正在形成一個龐大的互聯網絡,使城市能夠自主感知、分析并優(yōu)化自身的運行效率。

構建智慧城市的要素 ?seys
想象一下,當夜幕降臨,街道上的燈光自動調整到最節(jié)能的亮度;當大雨來襲,排水系統(tǒng)提前疏通管道,避免城市內澇;甚至在緊急情況下,智慧交通系統(tǒng)能夠迅速調整紅綠燈信號,為救護車開辟最快捷的通道。
然而,建設一座真正的智能城市不僅僅是技術的堆砌,它還關乎如何在效率、隱私、安全和可持續(xù)發(fā)展之間找到平衡。未來,隨著AI與通信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是否真的能夠創(chuàng)造出一個既高效又充滿人性關懷的城市?這仍然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6.更遠未來的終極探索——從地球到火星的“家”
近期,馬斯克再次以其標志性的大膽預言震動了全球。他宣稱,SpaceX星艦將于2026年底啟程飛往火星,搭載特斯拉的擎天柱(Optimus)機器人。如果首航任務順利,載人登陸火星有望于2029年開啟。

?elonmusk
在人類歷史上,每一次科技的躍遷都伴隨著居住方式的重塑。而當地球不再是唯一的歸宿,我們該如何定義“家”?這不僅是建筑師的命題,更是科學家、工程師乃至整個文明的終極思考。
近期,福斯特建筑事務所公布了其與NASA(美國宇航局)的3D打印工作室合作研發(fā)設計的“太陽能塔”,作為月球建設的基礎設施。太陽能塔通過3D打印結合模塊式設計,方便運輸及組裝。塔完全展開后,帆狀的太陽能電池板陣列將向外展開并向下翻轉。

“要在月球、火星和更遠的地方建立可持續(xù)的存在,需要建設重要的基礎設施,例如電力和通信網絡”
——Foster + Partners
而早在2015年,美國宇航局(NASA)就在其“百年挑戰(zhàn)計劃”下,贊助了一場關于火星棲息地的建筑競賽,要求設計能夠在宇航員抵達之前,由機器人通過3D打印建造的宜居住所。

火星冰屋由半透明冰 3D 打印而成,可保護機組人員免受輻射 ?Clouds AO/SEArch
冰屋(Ice House),這個最終奪冠的方案,選擇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當大多數參賽者設想的是用火星表層風化層構筑的掩體或地下空間時,它卻提出了一個地上、透明、充滿陽光的“冰”屋。
“誰愿意在經歷漫長的星際旅行后,還要住在地下?”

3D打印Ice House ?Clouds AO/SEArch
與其躲藏在黑暗之中,不如讓居住者與外部世界建立真正的聯系。因此,Ice House 由兩個嵌套的冰殼構成,采用3D打印機器人從火星地下收集水源,并在ETFE薄膜保護下逐層凍結,形成天然的冰墻。這不僅是一道屏障,可以防御宇宙射線,同時由于冰的透明特性,它還能透進外部光線,讓火星上的家也能沐浴在陽光之下。

Ice House 居住空間 ?Clouds AO/SEArch
內部設計同樣充滿人性化。四層高的生活空間被半透明的氣凝膠絕緣層所環(huán)繞,不僅營造了溫暖的居住環(huán)境,還形成了一種夢幻般的視覺體驗。垂直的室內花園則讓這個火星之家充滿生機,不僅補充氧氣,還能提供新鮮食物,讓人類在這片荒蕪之地找到家的溫暖。
從藍色星球到紅色星球,我們的家園不再局限于地球。 也許在不久的未來,建筑師、工程師、AI機器人將共同在星際之間勾勒人類的新棲息地。而當第一座火星住宅真正落成,或許我們會發(fā)現,“家”不只是地理上的歸屬,而是一種延續(xù)生命、適應環(huán)境、承載希望的方式。

藝術家對古代火星及其海洋的想象 ?wikipedia
未來已來,你的理想家是什么樣?
從“有意識”的智能家居,到人-車-家的無縫互聯;從機器人助手走進日常生活,到人類即將邁向火星,我們正在見證一場關于“居住”的變革。這不僅是建筑技術的演進,也是人與空間關系的重新定義。
未來的可能性從不局限于科幻,而是由每個人的想象力塑造。那么,你對這五種未來居住方式怎么看?你的理想“家”又是什么樣的?
發(fā)文編輯|WenJin
審核編輯|Yibo
Reference:
https://aikahao.xcar.com.cn/item/2378200.html
https://www.sohu.com/a/846811599_121850794
https://www.xchuxing.com/article/130901
https://www.architecturaldigest.com/story/nasa-mars-human-habitat-competition
https://www.3elife.net/Art/ie/202501/05/100184.html
https://simple.wikipedia.org/wiki/Mars_ocean_theory
https://consumer.huawei.com/cn/wholehome/wholehome-solution/
https://seystic.com/tecnologias-clave-para-la-construccion-de-smart-city/
https://www.fondalighting.com/
https://www.dezeen.com/2025/03/28/foster-partners-solar-energy-tower-m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