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水下沉船博物館
游客親眼見證“現場考古”

在裝有沉船的“玻璃罐”周圍建造一個博物館,游客可從各個角度欣賞這艘18世紀的著名沉船。
在英國黑斯廷斯海岸水下,靜靜躺著一艘歷史名船——阿姆斯特丹號的殘骸。建筑工作室ZJA為其在荷蘭設計了一座水下沉船博物館。
團隊計劃將這艘船的殘骸在不移出水面的情況下回收、并運往新址荷蘭,然后,設計師將在裝有沉船的玻璃罐周圍建造一個博物館,讓游客可以從各個角度欣賞這艘40米長的著名沉船。

博物館的最外層,將被一個白色的天幕所遮罩。
ZJA將該頂棚稱為"保護毯"
阿姆斯特丹號船由荷蘭東印度公司(VOC)于18世紀建造,不幸的是,在1749年前往亞洲的處女航中,這艘船因無法轉向被英國海岸的巨量沙子吞沒。
雖然這艘船的上層建筑已被摧毀,但船體和船上的物品幾乎完好地都被保存在沙子下面。本次博物館項目由VOC船舶阿姆斯特丹基金會出面委托,旨在保存其遺跡,免受進一步的侵蝕。之所以選址阿姆斯特丹因為該船的建造廠及建造地均位于此處。

一條人行道,將為到訪者提供上方視野,
俯瞰整艘沉船遺骸。
如何安全地將沉船移至阿姆斯特丹?
設計師計劃用一個大型凹狀容器將沉船從海床上吊起,該凹狀容器用鋼制成。這個鋼結構還將抽取船舶周圍的水和沙子與之一起移動。之后,它們會被航行到阿姆斯特丹,在那里永久停靠,并圍繞其建造水下博物館。

沉船有巨大的考古價值,可以揭示荷蘭的航海歷史,并對殖民主義和國際貿易的發展研究深具意義;另一方面,目前沉船正處于一個潮汐范圍巨大的地方,伴隨而來的洋流正在侵蝕這艘沉船。以上兩點令項目的進行充滿緊迫性。

船上發現的各類物件都將被放置在長廊周圍展柜中。
博物館內還會設有一系列私人研究設施,如實驗室和水下考古學家的培訓空間等。
通透的玻璃立面,讓游客可以從多個角度觀察沉船,并親眼觀看潛水考古學家對沉船的"現場挖掘"。
ZJA表示:"參觀這個場館就像進入了一個考古劇場,上演著正在進行的研究和調查,公眾也有機會參與到潛水員和研究人員對沉船內部的探索中來。"ZJA將與考古學家JerzyGawronski、Deloitte、Mammoet和VEKA船廠通力合作,預期于2025年開放。
02/水下文物館
巨型裂縫直達建筑“心臟”

由PiraeusMuseum舉辦的水下文物館的競賽中,由CharryC.Bougadellis&AssociateArchitects+GeorgesBatziosArchitects設計的方案獲得了榮譽獎。


該方案根據"Viollet-le-Duc的概念"將兩個元素結合統一:消極元素是虛空;積極元素是定義空間的垂直和水平元素(即墻壁和板塊)。這兩個元素之間由“人”完成了空間統一。沒有人的存在,建筑空間是無法應用的。


該項目要將工業筒倉改造為水下文物館,挑戰來自兩方面:一是設計師必須為公眾創造一個實用的建筑空間;另一方面,又要適當保留并展示該建筑的工業功能特征,突出其曾經擁有的機械輝煌時期。

設計師通過建筑中心的深切口一舉解決了以上兩個挑戰??v深裂縫展示了筒倉的工業功能,同時也為其提供了建筑原有身份的證明;其次,裂縫的存在,創造出一個大型中央空間,仿佛在邀請人們到達這個工業建筑的"心臟"。


項目的二期將建設"工業園",屆時工業園會分為兩個區域:其中一個面向港口,并被賦予都會特質和身份,以便與每年經過港口的數百萬游客建立聯系。
工業園的形式表達了建筑以前的作用和工業生產史,屆時還將有水上公園及大型坡地平臺作為配套,可用于舉辦各類文化活動。



工業園的另兩個區域主要針對附近地區的居民,緊鄰擬建的移民博物館,設計上從當地建筑和周邊城市環境中汲取元素。


03/海洋中的未來主義
3D打印城市直達水下1000米

比利時建筑師VincentCallebaut制定了一個由‘未來主義’海洋建筑組成的城市計劃,建筑由藻類和塑料垃圾(一種由藻類和垃圾制成的復合材料)3D打印制成,延伸到水面下1000米。
這一概念旨在強調陸地自然資源的不斷減少,以及清理海洋內被傾倒的塑料的必要性。

設計師將該座城市命名為“Aequorea”(里約熱內盧沿海的一座虛構水城)。
該名字來源于名為aequoreavictoria的發光水母。
這是該建筑師系列概念作品中的最新設計方案,包括一個被海藻和植物覆蓋的"農場"及全新可再生能源系統。


設計師向人們展示這一方案時,別出心裁的準備了一封信,信來自一個虛構的少年"水族人"歐塞恩-基奧科雷亞,日期是2065年12月24日。這位水族少年向“土地上的人”提出自己建議。



這座海洋城市將擁有1,000座塔樓,容納20,000個市民。市民們將用新的可再生能源代替化石燃料,維持生存,并借助“鰓面具”在水下呼吸。
市民食物將來自養殖藻類、浮游生物和軟體動物,而果園和菜園將種植在海螺狀結構的頂部。



水族少年大聲疾呼:"千萬不要忘記,海洋產生了地球上50%的氧氣。它們是地球賴以生存最活躍的肺!值得我們費盡心思去清潔,以重新激發我們共同生活的活力,你們認為呢?"。
04/海洋螺旋
環保型水下城市
日本公司ShimizuCorporation提出一個環保型水下城市的設計,并聲稱該提案可能在2030年成為現實。

球形城市+螺旋結構
設計將該項目稱為"海洋螺旋"(OceanSpiral),設想要在水面建立一個可居住的區域,充分利用海洋資源,完全實現自給自足。
這個概念性的大都市將由兩個主要元素組成:一個直徑500米的球形城市,里面有一座塔樓,還有可容納多達5000人的住宅和工作空間;還有一個螺旋結構,作用是將球體與海底2.5英里處的基站連接起來,旨在為城市提供能源、淡水和食物等基本資源。
螺旋將利用海洋熱能轉換(OTEC)產生可再生能源,這一過程將利用較冷的深層海水和較熱的淺層海水之間的溫差來驅動發電機。

人們的飲用水將通過“反滲透膜脫鹽”工藝,利用海洋低層天然存在的高壓來凈化海水。食物則由大型水下養殖場提供,在那里可以培育魚類、甲殼類和水生植物。
此外,位于螺旋末端的基站將被用來挖掘和培育海底的自然資源——這也是目前非常具備潛質的尚未開發的資源。


ShimizuCorporation還提出,將來有可能利用生活在海底的微生物,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甲烷。這將為城市提供額外的能源。據悉,整個項目預計需要5年時間建設,耗資約3萬億日元(約200億英鎊)。該公司聲稱,到2030年,它可以為人類居住做好準備。
05/水上‘鐵餅’+水下酒店
迪拜奢華定制
DeepOceanTechnology(DOT)成為WaterDiscus水下酒店在中東地區的唯一建造承包商。
該項目旨在為潛水員和海洋生物愛好者量身定制奢華生活方式。設計由水面以上和水面以下的兩個“圓盤”組成,可深入探索海洋深處。

水上‘鐵餅’+水下酒店
水上鐵餅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結構工作,也可以加入其他模塊,以創建一個更大的度假村綜合體。
設計方案中的兩個圓盤:一個圓盤浸沒在水下10米處,另一個在海面上5到7米處。兩個圓盤由三個結構"腿"和一個包含電梯和樓梯的垂直軸連接。




水下圓盤設有21間客房,巨大的玻璃令訪客飽覽海底景致,襯托一片生機勃勃。每個房間內都集成了特殊照明系統,讓游客可以照亮水世界,觀賞海洋生物。
與這些房間相鄰的是一個水下潛水中心和一個儲備充足的酒吧。


水上圓盤包含餐廳、水療中心、娛樂區和多功能大廳,還有一個巨大的游泳池。游泳池可以從屋頂進入,屋頂還設有花園和直升機停機坪。

住客的安全是設計方案的第一位。該結構可以抵御最惡劣的天氣條件。而且,一旦發生任何危險,水下圓盤還會自動浮出水面。


另一方面的質疑主要針對海洋生物的安全。對此,開發者強調,每一個圓盤的大小都是根據當地的情況而定的,如果"環境或經濟條件發生任何變化",圓盤可以整體進行搬遷。


06/水下版‘國際空間站’
科研/生活兩不誤

FabienCousteau和FCOLC(FabienCousteauOceanLearningCenter)今年7月宣布PROTEUS計劃的開始,該項目將不同領域的技術專家聚集在一起,以解決全球重要的問題,本次目標為建立"世界上最先進的水下科研站和棲息地,以解決人類現在面臨的最關鍵問題"。

現年52歲的FabienCousteau經營著家族生意,他從4歲開始學習潛水,并且成為了一位知名的海洋保護主義者兼紀錄片制片人。
你可以將項目想象為國際空間站的水下版本,由YvesBehar和fuseproject團隊擔當設計。
這座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水下站內,將設置最先進的實驗室,并為科學家們提供一個長期工作的宜居空間。
它將是一個永久性的水下站,推動科學和海洋研究。事實上,PROTEUS能夠發現新的海洋生物物種,讓人們更好地了解氣候變化對海洋的影響,還可以研究并促進綠色電力技術、水產養殖和機器人探索等。

目前Proteus仍處于資金籌集的早期階段,如果一切順利,它有望在不遠的將來潛入荷蘭庫拉索島海岸下方的60英尺處投入使用。
PROTEUS的面積為4000平方英尺,這將比之前建造的任何海底棲息地的都大三四倍。PROTEUS未來將開放給從事海洋探索和研發的學者、私營公司、科學家和非政府組織使用。
在30天的時間內,PROTEUS最多可同時容納12人,比以往任何一個水下站容量都大。

基于螺旋的概念,該結構設計為由支腿連接到海底以適應多變地形。"PROTEUS"的主體連接著一系列模塊化的吊艙,可容納實驗室、寢室、浴室、醫療艙、生命支持系統和儲藏室等多種功能空間。最大的吊艙包含一個船井,方便潛水器停靠"。
PROTEUS的主要空間由螺旋坡道連接,分為兩層,包括客廳、廚房、餐廳和工作區。這里設有首個水下溫室,居民可以在此種植新鮮的植物,以解決不能用明火做飯的難題。
為了最大程度延長人們在水下停留時間,PROTEUS計劃提供適應身體舒適度、方便人與人社交聯系和專業協作的中心空間。此外,該站的設計還將盡可能多地從窗戶、頂部和周圍收集光線。
作為我們的生命支持系統,
海洋對于解決地球問題擔任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氣候變化、海平面上升、極端風暴和病毒
給我們帶來的挑戰對全球經濟造成了數萬億美元的風險。
PROTEUS作為水下棲息地中的第一個項目,
對于推動有意義的解決方案
以保護我們地球的未來至關重要。
我們在水下發現的知識
將永遠改變人類世代在地面生活的方式。
——FabienCousteau
作者|Kin
專欄編輯|Yihan
發文編輯|Yiwen
審核編輯|Linqi
版權?建道筑格ArchiDogs,轉載請聯系media@archidogs.com
若有涉及任何版權問題,請聯系media@archidogs.com,我們將盡快妥善處理。
https://www.dezeen.com
https://www.archdaily.com
部分及資料來源:
?ArchitecturestudioZJA?CharryC.Bougadellis&AssociateArchitects?GeorgesBatziosArchitects?VincentCallebaut?ShimizuCorporation?DeepOceanTechnology?YvesBéharCreateProteus
部分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