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務所介紹
Studio Info
Studio Link-Arc 位于紐約,是一個國際化的建筑師和設計師的團隊,面對當下時代的新挑戰,和跨越不同領域的合作者一起參與建筑、城市、基礎設施、空間藝術以及跨領域設計策略的創造。
Studio Link-Arc

Studio Link-Arc 堅信研究與合作是設計和創造的基礎,通過“鏈接”全世界各地高端的信息、人才和智力資源,以建筑為媒介,共同探討當代人類所面臨的生存問題。
嘉賓介紹
Guest Speaker Introduction

陸軼辰
Studio Link-Arc 主持建筑師
本科畢業于清華大學,于耶魯大學獲得建筑學碩士學位。曾獲得日本文部省平山郁夫獎一等獎、耶魯大學羅伯特 · 艾倫 · 瓦德優秀設計獎、耶魯大學弗蘭克 · 蓋里工作室弗萊德曼設計獎提名。2006年,獲日本“新建筑國際住宅設計競技大獎”一等獎第一名;2014、2016年分別獲德國設計協會該年度標志獎(Iconic Award);2015年入選美國《建筑實錄》全球設計先鋒;2016年獲美國建筑獎(American Architecture Prize)白金獎。
· 2008年,于洛杉磯弗蘭克 · 蓋里及其合伙人事務所任項目建筑師,負責阿布 · 達比古根海姆博物館設計。
· 2010年,于紐約斯蒂文 · 霍爾建筑師事務所任項目建筑師,主持事務所中大型中國項目并參與重要國際項目。
· 2012年,于紐約創立Link-Arc 建筑師事務所,并于意大利米蘭理工建筑學院、美國雪城大學任客座教授。現任清華大學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 2015年,代表清華大學主持設計了意大利米蘭世博會中國館。作為第一次以獨立自建館的形式參與在海外的世博會的中國館,獲得了 “世博展館遺產大獎” 循環利用杰出獎一等獎,與國際世博局頒發的2015年米蘭世博會大模塊建筑設計銅獎;該項目還同時獲得了2016中國建筑學會創作獎金獎在內的眾多國內外專業獎項。

01
訪談摘要
Interviews Summary
█ Architizer A+這樣的平臺會關注紐約知名事務所,Link-Arc 進入TOP30 靠前的名次,這無疑對于中國建筑事務所是一件振奮人心的事情。您作為一位在中國成長、留學海外并創立事務所、打入海外主流市場的建筑師,如何規劃自己的職業發展?
一開始在紐約成立事務所是因為有個委托項目作為契機。最早的時候我們只做投標,那時候運氣也比較好,有一些房子可以蓋。

2021年Architizer A+公眾歡迎獎——巴奴概念餐廳 ?Link-Arc
紐約的難點在于好的事務所太多了,所以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我們事務所會有一些人員流動,很多同事后來會選擇去像BIG這樣的頭部事務所工作。
Link-Arc比較好的地方在于項目類型多元,我們會讓同事參與項目從前期概念、設計發展甚至到施工管理的全過程,這會讓他們學到很多東西。

2021年Architizer A+入圍獎——The Loop幼兒園 ?Link-Arc
在紐約那樣競爭力激烈的環境里,設計事務所的壓力會非常大。因此,我們不能永遠停留在一個高度上。就像打球一樣,你的對手很強,那么你也不會太差。同樣的,在紐約只要能跟上好的事務所的節奏,能提升自身實力,也能留住人。
Architizer A+的評選是一個特別好的機會,它將Link-Arc選進TOP30是對我們的一種肯定,也為我們增加了知名度與曝光度。

2016 Architizer A+ 特別獎——華僑城大廈 ?Link-Arc
█ 您曾經獲得AIA、亞建協、WAF等多個國際知名建筑獎項,能否分享一些獲獎經驗與申請技巧?
首先,這些比較知名的獎項的宗旨是傳達某種價值觀,并不是越優秀的建筑作品就越能夠入圍,入圍與否很大程度取決于獎項自身的方向。

入圍2016年WAF項目——2015年米蘭世博會中國館 ?Link-Arc
比如,倫敦的獎項如RIBA 會面向尺度偏小的項目,入選的作品都比較小而精美。而WAF的評選機制相對較為寬泛,各種風格和尺度的項目都能夠囊括。亞建協(ARCASIA)在南亞創立,因此會比較關注城市密度問題,以及自然與城市之間的矛盾。
由此可見,每個獎項都會有自己的價值觀。

2022年ARCASIA金獎項目——南京灣藝術中心 ?Link-Arc
有一年我們參加了紐約建筑聯盟Emerging Voices的獎項,在準備過程中我給主編寫郵件,詢問他想要看到什么樣的作品集。得到的回復是"希望在10頁作品集中看到青年建筑師有明確的主導方向,知道對未來的預期并且在這條路上走了多遠"。其實,他們是想知道你能否在這建筑設計條路上成為燈塔,并成為其他青年建筑師的榜樣。
這兩年,國內的一些獎項包括“三聯人文城市獎”都有很明確的方向。不管你擁有怎么樣的價值觀,堅持這件事一直往下做,一定會匯聚一大批人一起來做。
申請國際獎項這件事情,對于建筑師來說,更多地觸發了設計思考。我們需要想明白,造房子究竟為了什么,這條路是不是要一直走下去。這件事太重要了,否則就是一直在盲目實踐。

2023年紐約建筑聯盟Emerging Voice獎得主 Asa Highsmith作品——古典基督教研究學院 ?Common Works Architects

2023年入圍三聯人文城市獎作品——北京國家雪車雪橇中心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MAD在品牌傳播方面被視作業內榜樣,注重海外與中國市場的推廣。而Link-Arc也采取了類似的方式擴大品牌知名度,您認為建筑公司應該如何兼顧做項目與品牌傳播這兩件事?
這是我們正在學習的一件事情。曾經和莊惟敏老師聊到這件事,他認為“建筑師還是要用作品說話”。這句話讓我思考良久。
我們在做2015年米蘭世博會中國館的時候非常關注推廣和宣傳,包括三十多場講座以及八九篇文章。但是我后來意識到這不該是重點。恰巧那時接到了學校的委托項目,我就決定接下來專心做項目。華潤檔案館和深圳南山外國語學校科華學校這兩個項目就是之后兩年完成的。

2019年Architizer A+特別獎——華潤檔案館 ?Link-Arc
有的時候我們需要去“水上吸氧”看看世界,但最終還是要“往下扎”,因為真正的養分都在水底。對于建筑師來說,看展、旅游這些都是必要的,否則就會陷入干涸的境況——完全被項目包圍。
我們這一代建筑師是幸運的,有很多前輩在這條路上為我們積累經驗。MAD在過硬的作品支撐下進行有效的推廣,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模式。

2022年AAA亞洲建筑師協會建筑獎金獎(Gold Medal)——深圳南山外國語學校科華學校 ?Link-Arc
對于建筑師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作品。我們只有拿出作品,才能夠去表達自己。對于優秀的建筑師來說,只需要通過作品便能讓大眾看到其思想深度,以及其對材料、建造的理解。這就是建筑這行有趣的地方。
02
相關獎項
AIA
AIA國際設計大獎(AIA International Design Awards)是美國建筑師學會為表彰本年度學會會員以及國際會員在全世界范圍內的設計實踐而設立的獎項。
AIA International Design Awards

自2014年創立以來,評選標準極為嚴格細致,對獲獎者數量進行了嚴格限制,3-5個子類別獎項均只有1-4名獲獎者。再根據其作品質量分為三個等級:代表最高獎的Honor Award,第二級別的Merit Award和再次級的Commendation。
歷年獲獎作品

2022年AIA建筑設計榮譽獎(Honor Award)——“互聯網之光”博覽中心 ?田方方

2022年AIA建筑設計優秀獎(Merit Award)——竹里 ?韓力

2022年AIA建筑設計優秀獎(Merit Award)——Churchill Meadows Community Center and Sports Park ?Ted Waston

2022年AIA建筑設計優秀獎(Merit Awards)——楊麗萍藝術表演中心 ?金偉琦

2022年AIA建筑設計表彰獎(Commendation)——深圳城市銀行經濟中心 ?SOM
03
相關獎項
ARCASIA
亞洲建筑師協會建筑獎(ARCASIA Awards for Architecture),由亞洲最具代表性和最有權威的國家或地區的建筑師學會組成的亞洲建筑師組織--亞洲建筑師協會(Architects Regional Council Asia, ARCASIA)設立的年度大獎,旨在表彰亞洲建筑師的優秀建筑作品,并以此鼓勵亞洲精神的傳承,推動亞洲建筑環境的提升,增進建筑和建筑師在亞洲各國社會、經濟與文化發展中所起的作用。
ARCASIA Awards for Architecture

在評估項目或設施時,評審團將考慮地區差異,特別關注社會文化、環境位置以及設施的最終標準。
歷年獲獎作品

2022年AAA亞洲建筑師協會建筑獎金獎(Gold Medal)——南京藝術中心 ?Link-Arc

2022年AAA亞洲建筑師協會建筑獎金獎(Gold Medal)——鈦媒體“折疊公園”——北京團河派出所舊址改造 ?nature image

2022年AAA亞洲建筑師協會建筑獎金獎(Gold Medal)——融創1890-漢陽鐵廠改造 ?山間影像

2022年AAA亞洲建筑師協會建筑獎金獎(Gold Medal)——阿麗拉陽朔糖舍酒店 ?直向建筑
04
相關獎項
WAF
WAF 世界建筑節(World Architecture Festival)是國際建筑界規模最大、聲望最高的盛事之一,每年在不同的城市舉辦,將世界各地的建筑師、設計師集聚一堂。
World Architecture Festival

這是一個集頒獎賽事、會議以及傳播建筑知識為一體的盛事,致力于表彰、分享和鼓勵優秀杰出的建筑設計。
歷年獲獎作品

2021WAF入圍獎——深圳前海桂灣學校 ?Link-Arc

2021WAF入圍獎——翠竹外國語學校 ?Link-Arc

2022WAF入圍獎——花間堂酒店:南京老城南傳統的復興與詮釋 ?S&Y 工作室 (SEU ARCH)

2023WAF入圍獎——桃李園:現代景觀復興歷史校園 ?東南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東南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3WAF入圍獎——上海豫園地鐵站:燈光漣漪的地下拱廊 ?XING DESIGN

2023WAF入圍獎——采石場的蛻變:杭州亞運會羊山攀巖中心 ?華匯工程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審核編輯|07
版權?建道筑格ArchiDogs,轉載請聯系media@archidogs.com
若有涉及任何版權問題,請聯系media@archidogs.com,我們將盡快妥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