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GDESIGN 行之建筑設計事務所的「上海豫園站」榮獲多項大獎,包括:2023 AIA國際設計大獎 "其他國際-室內建筑類"優異獎(Merit Award)、2023 WAF 世界建筑節大獎“建成-交通類”入圍(Shortlist )、 2023 WAN 世界建筑新聞網大獎“建筑-交通類”銅獎(Bronze)、2023 THE PLAN 設計大獎“交通類”入圍(Finalist )。
AIA International Design Awards

AIA國際是美國建筑師協會的最廣泛的地理組成部分。AIA國際設計獎(AIA International Design Awards )旨在表彰AIA會員在全球范圍內的優秀實踐、創新思維和卓越設計。AIA國際的建筑師會員可提交位于世界各地(美國除外)的項目作品。所有非國際分會本地會員的建筑師會員,只能提交該國際分會境內的項目。通過會員的見解和提交的項目,AIA國際設計獎項目旨在分享建筑的重要性以及建筑師為人類和地球設計方面的作用,朝著健康、具有包容性和管理化的未來發展。
World Architecture Festival

世界建筑節(World Architecture Festival,簡稱WAF)創立于2008年,是國際建筑界規模最大、聲望最高的盛事之一,每年在不同的城市舉辦,將世界各地的建筑師、設計師集聚一堂。這是一個集頒獎賽事、會議以及傳播建筑知識為一體的盛事,致力于表彰、分享和鼓勵優秀杰出的建筑設計。
World Architecture News Award

世界建筑新聞雜志大獎(World Architecture News Award)是世界上最大的國際建筑獎項之一,由國際平臺世界建筑新聞「World Architecture News (WAN)」創建,每年頒發約三十個類別的獎項,現已發展成享譽世界的競賽獎項之一。WAN Award 旨在表彰全球創新,有遠見和富有想象力的建筑師的杰出作品。
The Plan Award

THE PLAN AWARD由THE PLAN雜志設立,旨在推廣設計師、學者、評論家和學生在建筑、設計和城市規劃領域的專業知識和提升該領域的項目品質,從而促進有關設計和規劃主題的辯論。THE PLAN是市場上最受歡迎的建筑和設計評論雜志之一,也是意大利和全世界最為廣泛發行和閱讀的雜志之一,讀者群涵蓋建筑、設計、房地產領域的專業人士以及大學教師等。
項目概況
豫園站位于上海核心地段黃浦區,是地鐵10號線與14號線的重要節點,也是該區域城市游覽的起點。設計通過參數化和BIM技術,將天花與柱子融為一體,形成具有節奏感的「脈動」拱廊,巧妙而含蓄地回應了場地上方的黃浦江水浪和城隍廟的飛檐等元素。此外,拱形天花與LED燈光相結合,成為一個能根據事件活動呈現不同光色的大型的三維LED天幕,給地下空間帶來變幻多姿的流光溢彩。波光粼粼的天幕也鼓勵公眾投稿互動,共同參與塑造城市地下公共空間的光影創作。

站廳呈現水墨效果
場地現狀與難點
豫園站所在場地毗鄰上海地區重要的道教宮觀城隍廟和外灘,與陸家嘴隔江相望。該區域融匯東西方、歷史與當代的多重風貌,不僅是上海的重要文化地標,更是城市景區。這樣的地理位置使得豫園站不僅成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節點,更成為該區域的門戶與游覽起點。如何呈現這個城市區域的元素,成為設計中不可回避的問題。同時作為上海下挖最深的地鐵站,空間中的墻、柱、樓板層高等土建條件十分苛刻。如何統籌機電管線,為站廳爭取更好的凈空,為站廳設計帶來巨大挑戰。

橫縱兩個方向的區面相切,同時形成拱廊和飛檐的幾何形式

站臺天花沖刷屏蔽門
設計策略
天花呈現水波狀的曲線,視覺化呈現了地鐵線正上方的黃浦江。曲線天花的”水浪”拍打到柱子上,有節奏的形成如脈動般的拱廊。而拍打到柱體上的天花“浪尖”,則擬合城隍廟的飛檐,曲線經過多次調整,巧妙而含蓄地回應了多個場地元素。如果把地鐵比作上海的城市動脈,那么在地下最深處的豫園站,你可以通過空間,真切地感受到上海這座國際化大都市有力的脈搏。

站廳層的基本幾何形式-飛檐曲線

切割好的鋁板壓彎后,由錨栓拼接保持平滑

天花與主體相契合,形成朝下的“飛檐倒影”
空間節點設計
豫園站柱廊平面為適應軌道分合而呈棗核形,站廳天花管線呈非均質分布。因此,曲面單元不能簡單重復,而需要采用參數化技術進行生成設計,在適應變化的同時,優化非標單元數量,便于加工生產和指導安裝。

站廳柱廊具有節奏感
站內空間的水波天花由上幾萬片鋁板切割、彎折、拼接而成,與燈光相結合,形成一個大型的三維LED天幕。常規的建筑空間由陽光影賦予靈魂,而深處地下的豫園站空間則全部依賴天花的流光溢彩。除了預設的幾種基本燈光效果外,未來將結合不同的節慶事件,呈現不同的光色。例如國慶和春節的中國紅、情人節七夕的飄撒花瓣等等。

天花作為三維LED天幕可以呈現更多樣的光效

變色瞬間

預設的藍色流光燈效

“心”形羽翼

在拋光墻面上形成“心”形
設計解決的社會問題
豫園站自2021年開通以來,得到了廣大市民的喜愛與認可。其空間設計超越了室內設計,讓原本模式化的地鐵站成為以現代科技語音再現場地文脈與城市文化的公共藝術裝置。采用參數化技術設計與制作的「水浪」吊頂,結合LED系統,營造出沉浸式藝術體驗。該系統是開放的,鼓勵公眾投稿互動,共同參與塑造豫園站空間光影,為豫園站注入持續的、多彩的空間靈魂,共同塑造城市公共空間。

項目圖紙

平面

天花平面

鋁板加工

柱體
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上海地鐵14號線豫園站
設計單位:XINGDESIGN 行之建筑設計事務所
項目地點:中國上海市黃浦區地鐵14號線豫園站
項目年份:2022
設計主創:熊星
設計團隊:陳墨、林偉喬、任美子、雷昇、黃子愛、胡亨模、林亦萱、李姿娜、唐藝萌、陸雪吟、遲慶瑩、黃文軒
業主單位:上海申通地鐵集團14號線項目公司
攝影版權:蘇圣亮(schranimage)
若有涉及任何版權問題,請聯系media@archidogs.com,我們將盡快妥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