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設計榮譽獎
Lab D+H
永慶坊:城市微更新
Yongqing Fang Alleyways:an Urban Transformation

主創(chuàng)景觀設計師:李中偉,林楠
設計團隊:林淼,崔榮埈,梁宗杰,鐘惠城,朱宜嘉,藍浩 ,張家茜,樊彧菲
客戶:廣州萬科
廣州萬科團隊: 程國炎,李婷婷,陳嘉健
建筑團隊:豎梁社,南沙原創(chuàng)
攝影師:存在建筑蘇哲維,王左,吳嗣銘
01
永慶坊是一個有趣的“意外”?
█ 美國景觀建筑師協(xié)會獎 ASLA剛剛公布了今年的專業(yè)獎名單,恭喜Lab D+H 獲得了城市設計類榮譽獎!
L:謝謝,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Lab D+H早在2016年就主導設計了廣州永慶坊改造項目中的公共景觀,這個項目今年獲得了包括ASLA城市設計榮譽獎在內的多項行業(yè)獎項,您如何看待景觀業(yè)界對于這個項目的關注?
L:對于一個景觀設計師來說,我覺得這個項目是一個有趣的社會試驗。建筑拆除材料的堆積,大量的澇災的歷史,原有的原住民并沒有搬走,新的居民的融入以及社會空間的重塑。這個在理論上不斷被假設的設計前提在一個真實的項目上出現(xiàn)是一個有趣的“意外”。
而就是因為這場意外,才給與景觀設計師一個機會去將社會平權,材料回收,雨虹處理場所營造以及文化記憶的重塑在一個狹窄的巷道中試驗。這個孤本試驗也告訴了行業(yè)微更新在景觀層面是可行的,不僅僅是理論研究上,也在于真實的項目實踐上。
█ 永慶坊改造項目成功的關鍵因素是什么?
L:我覺得關鍵在于尊重,如何尊重現(xiàn)有居民的生活方式,如何尊重已有的材料,如何在有限的空間中讓所有人在同等尊重的情況下“共生”是其中一個因素。另外就是甲方的跟進。永慶坊剛剛建成的時候其實效果很糟糕,由于開業(yè)時間,大家對于景觀更新的不了解,建成的時候出現(xiàn)了很多很多的烏龍。但是由于最后我們和甲方程國炎先生的共同努力,項目最后終于按照圖紙一五一十的建成,才有了永慶坊的今天。

永慶大街 ?攝影 張超《建筑學報》2016年第12期


█ 與曾經(jīng)工作過的事務所JCFO一起站上ASLA“領獎臺”是怎樣的感受?
L:賓大畢業(yè)后,我曾經(jīng)在紐約的JCFO工作。離職后也曾經(jīng)擔憂過再也不會有更好的平臺能夠做到可以實現(xiàn)自我的項目,也無法在拓展景觀行業(yè)的邊界。沒想到之后幾年的工作像是一場冒險,雖然沒有掙到錢,但是仍然沒有忘記初心。我們還在實踐,還在拓展行業(yè)的邊界。

在美國工作時
█ 這次ASLA獲獎受到認可,有哪些特別要感謝的人?
L:要感謝國炎在項目最危險的時候不離不棄,當時就算是斷了一條腿還在現(xiàn)場奔走徹查,并將設計一五一十的傳遞。感謝林楠、梁工和團隊讓這個項目走過最糟糕的時候把設計的細節(jié)一點一點的落地。
感謝栗茜和建道新媒體團隊和我們一起努力申報獎項,把當初的設計思路精準的梳理,并用踏實的語言表達出來。作為像我們這樣的小型事務所,人員架構很簡單,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設計和作品上,所以并沒有太多的精力去進行推廣和報獎。最早找到栗茜幫忙不僅僅因為她是我的賓大學妹,也是由于不同的職業(yè)發(fā)展道路使她和她的團隊在傳遞上的優(yōu)勢。這樣的合作已經(jīng)持續(xù)了一年,大量的思想碰撞和團隊協(xié)作使我們的關系更像是密不可分的團隊成員。我相信,信任和了解也是我們一系列的項目不斷斬獲大獎的原因之一。可以說,缺少了其中任何一個人的努力,這個項目都不會走到今天。
█ 介紹一下Lab D+H近期的景觀項目和發(fā)展計劃?
L:近期會有很多有趣的項目。南頭古城將會很快呈現(xiàn),與OMA合作的鄭州二砂廠,與SOM合作的杭州之門,與FOSTER合作的蘇河灣,以及黑石公寓、麓湖的一些列項目都將逐漸呈現(xiàn)。
Lab D+H是一個傳統(tǒng)的師徒制作坊狀態(tài),所以我們不會為事務所置頂特別詳實的發(fā)展規(guī)劃,一切都隨心隨緣。
02
歷史街區(qū)的“微改造”
█ 永慶坊位于老廣州的核心地帶,改造前的場地情況十分破敗,最初是什么原因讓您選擇接受這個項目?
L:永慶坊位于廣州西關老城的核心地帶——恩寧路。西關曾是明清時地處廣州城西門外一帶地方的統(tǒng)稱,率先開埠的十三行就在這里,包括廣州最完整的騎樓街,粵劇會館、牌坊、竹筒屋。
但隨著城市擴張,城市中心向新城轉移,建筑漸漸成為危房,恩寧路逐漸衰敗。43棟征而未拆的房屋中,有30棟為“嚴重損壞”,有的甚至已經(jīng)倒塌。2007年恩寧路被納入舊城改造計劃。改造計劃最初是將建筑全部拆除,然而這引發(fā)了當?shù)乩衔麝P的一場集體記憶保衛(wèi)戰(zhàn)。經(jīng)過一番博弈,我們提出了一個不同于老城發(fā)展“推倒重建”的方式被廣為采納——“微改造”,這也是十分符合“保留原有街坊肌理、修舊如舊”原則的做法。


█ 這個項目 “新”“舊”沖突中最大的難點是什么?
L:改造項目面對了許多“舊”的歷史文化建筑、名人舊居,比如,早在20世紀40年代,粵劇藝人行會就搬來恩寧路八和會館、李小龍祖居等。我們的設計策略強調建筑的更新、激活該地區(qū)的現(xiàn)有資源,避免原有居民的搬遷。這個城市更新項目很好的保護了老城區(qū)的歷史風貌,保留居民對傳統(tǒng)生活的情感依戀。
總體性景觀設計系統(tǒng)整合現(xiàn)有的混亂秩序,景觀設計手段努力提高當?shù)鼐用裆钯|量,為新老社區(qū)的居民創(chuàng)造共生的公共空間。通過環(huán)境可持續(xù)發(fā)展策略尊重當?shù)匚幕?,降低改造過程中產(chǎn)生的不利影響。


這次永慶坊公共空間改造的主題是“永慶 共生”,調和新舊元素令其和諧相處,是我們想達到的效果。
█ 設計過程中運用了哪些手段激發(fā)老城的新活力?
L:作為中國最復雜的舊城改造案例之一,永慶坊公共空間改造項目分兩個階段。一期為永清大道和兩個小巷子區(qū)域。景觀設計的意圖是解決在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間,改善居住條件,恢復舊城生活,回收拆遷垃圾。翻新小巷和重新連接歷史元素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機會,創(chuàng)造出精心設計的公共區(qū)域,可以讓當?shù)鼐用瘛⑿∝湣⑥k公室職員和游客參與活動與體驗老城街巷。
█ “修舊如舊”的改造手段如何體現(xiàn)在景觀設計層面?
L:歷史記憶的保留不僅要體現(xiàn)在整體,更要看局部,比如在材料的使用方面,我們充分有效地利用了改造過程中產(chǎn)生的舊建筑廢料:瓦片、青磚、麻石、木材,每一件都是來自過去的活樣本,真正體現(xiàn)“修舊如舊”的好元素。我們將這些廢料變?yōu)榫坝^元素,變廢為寶的同時也是傳承了歷史。將歷史的厚重感無聲融入每個細處,時時喚醒、呼應人們的深處記憶。
與此同時,這也是符合資源最大化利用的原則,廢料就地消解,老物新生為場地注入源源活力。



█ 設計過程如何將不同公共空間串聯(lián)成一個系統(tǒng)?
L:我們將復雜的場地分成了三個系統(tǒng):流線系統(tǒng)、文化節(jié)點系統(tǒng)以及自然節(jié)點系統(tǒng)。流線系統(tǒng)通過獨特的歷史鋪裝連接不同的建筑物與周邊的社區(qū);文化節(jié)點系統(tǒng)形成聚集人氣的所在;空中自然節(jié)點系統(tǒng)則在屋頂營造了一個綠意盎然的空間。



采取這樣的做法不僅最大程度保留了原有街巷的肌理,更活化了動線,創(chuàng)造了新的公共對話空間,同時利用綠植營造出景觀節(jié)點。
說恩寧路永慶坊積淀了百年的歷史文化記憶并不為過,我們希望從中提取精髓,成為一種靈魂一樣的東西,貫穿方案始終?!捌挛蓓敗边M入我們的視線,坡屋頂是當?shù)貛X南建筑,西關大屋的典型代表元素之一,具有很高的藝術審美價值。何不將其作為獨特線索串起整個設計呢?
于是我們對其進行演繹,采用“剪”的手法保留下來,運用在整個方案中,營造出四個重要節(jié)點空間:節(jié)慶剪影木階梯、歷史剪影大瓦墻落水、休閑剪影屋頂花園,以及人物剪影李小龍祖居入口花園。這些公共空間的營造為居民、游客、探訪者制造了一處交流之地,新舊文化將在此碰撞產(chǎn)生無限活力,釋放新的能量。
01 / 節(jié)慶剪影木階梯



02 / 歷史剪影大瓦墻落水




03 / 休閑剪影屋頂花園


04 / 人物剪影李小龍祖居入口花園


█ 作為公共空間改造項目,需要和不同的團隊合作,你們是如何與建筑和其他團隊合作的?
L:我們進入永慶坊項目的時候,建筑已經(jīng)基本上修完了,那個時候市場上還鮮有景觀設計師介入舊改的先例。其實我們最早是從做標識設計開始的。慢慢的我發(fā)現(xiàn)這里的景觀并沒有經(jīng)過設計,而且場地上有大量的建筑垃圾需要回收。
于是我們主動申請來做永慶坊的景觀設計。永慶坊的建筑師事務所不只一家,而景觀的介入了那些被建筑遺忘的邊角地帶,并將他們改造成供市民交流的共生空間。當然,這也就意味著有的時候景觀和建筑會需要同一塊場地,還好最后是我們的設計變?yōu)楝F(xiàn)實。
█ 在設計反復修改與建造施工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難點和挑戰(zhàn)?
L:最大的難點是當時在永慶坊剛建成時,由于趕工所有的圖紙都和設計不符合,以及施工方早期的不配合和不理解。在甲方設計師國炎的幫助下,永慶坊又進行了再一次的整改,所有的設計才有機會100%的呈現(xiàn)。
我現(xiàn)在還記得日夜顛倒地和客戶對項目的落地進行一次又一次的變更出圖,因為舊城改造其實有的時候圖紙并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還是要對現(xiàn)場突發(fā)情況,進行緊急梳理應對。建筑進入施工階段之后,場地里很多老麻石板都被人拿走了,不知道是誰做的,但我感到非??上А?/span>


03
舊城改造的經(jīng)驗
█ 在永慶坊項目完成之后,再回過頭看,有什么希望改進的地方?
L:永慶坊是少見的施工沒有任何遺憾的項目??上У氖牵笃诘倪\營導致了永慶坊也逐漸變成了一個景區(qū)。這是一把雙刃劍,不可否認的是當?shù)氐淖羯畋桓纳?,甚至有一些之前的釘子戶把自己家裝修了一下搬走了,這也未嘗不是一件壞事。至少他們的生活也改善了。
另外一件可惜的事情是永慶坊的二期,客戶并沒有選擇我繼續(xù)推進這個項目。但是這個世界本就不是這么完美的。我們所有的遺憾都交給下一個項目。
█ 對于這類舊城改造項目,有什么經(jīng)驗想要和大家分享?
L:舊城改造是一種很特殊的項目類型,和創(chuàng)造全新的景觀不同,設計師往往要把自我放的很輕,大多數(shù)情況不是在思考自己想做什么,而是在思考場地已經(jīng)丟失了什么,要怎么樣把這些丟掉的東西尋回來。
第二就是度,舊城改造,有的時候不能完全的修復舊貌,設計師必須適當?shù)卦趫龅刂腥谌肴碌脑貋砑せ睿@種融入必須是潤物細無聲的。
第三就是圖紙在舊改中的蒼白無力,設計做完了,場地中的突發(fā)情況永遠比想象的多,在很多項目的施工中,幾乎是每天一次修改。


█ Lab D+H 還完成了或者正在進行哪些舊城改造項目?未來,舊城改造會成為您的一個重點研究領域嗎?
L:舊改一直是Lab D+H的重點研究領域。永慶坊之后,我們又先后做了很多舊城更新項目。如福州倉前九里項目,世界遺產(chǎn)大會舉辦地樂群路,是一個擁有160年歷史的萬國領館區(qū)的改造。上海的黑石公寓項目,是關于有著100年歷史的建筑及音樂社區(qū)的恢復。上海三鄰橋,是將舊暖瓶廠改造成為社區(qū)公園的案子。南京老門西,是將明城墻下的紡織廠改造成運動公園的案子。
還有大量的舊改案子仍在進行。他們有的在一線城市的城中村,有的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城市文化地標。我們相信隨著我們的努力,景觀主導的城市微改造、微更新案子會逐漸成為主流并被人們認可接受。
04
景觀建筑師的創(chuàng)業(yè)與成長
█ 在賓大讀書的經(jīng)歷給你的職業(yè)成長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L:賓大的讀書經(jīng)歷對我的影響蠻大的。我現(xiàn)在還記得第一個學期的601 studio讓我真正的從系統(tǒng)意義上了解了城市和景觀的關系。系統(tǒng)的策略和細節(jié)實操的聯(lián)系?,F(xiàn)在的很多同學老師仍然是我前進的指路明燈。因此我也決定參與上海交大的景觀教學,受聘成為Teaching Fellow,希望能將我在賓大景觀所學與景觀行業(yè)實踐的心得與學生和其他老師們分享與交流。

在賓大求學期間
█ 經(jīng)歷了West8,JCFO,SWA之后,為什么選擇創(chuàng)立Lab D+H?
L:工作的經(jīng)歷有的時候更像是感知和冒險。想要成為誰,你一定要到他的身邊工作并學習他的每一個細節(jié)并反思。SASAKI的城市設計思維和策略。West8的狂野和文化尊重。JCFO對于城市主義以及手段的普適性以及swa在細節(jié)的工匠精神和對于設計語言的多樣性探索對于我來說都是受益匪淺。而最后回國創(chuàng)業(yè)對于我來說是另外一場探險,設計師最后仍然要皈依自己的文脈和地脈去尋找真正適合這片土壤的設計方式和實踐,這也是我創(chuàng)業(yè)的真正原因。

在SWA與同事
█ 歸國創(chuàng)業(yè),如何帶領團隊成長、壯大?
L:海歸的歸國創(chuàng)業(yè)有的時候會更加困難,第一件事是標簽化,大家對你的認知仍然是你之前的經(jīng)歷。這又好又不好,好的是你會接觸到一些案子。壞的是大家會期待你做的要超越你之前的經(jīng)歷和背景。另外就是接什么樣的項目,你是選擇商業(yè)化還是學術性,在這個灰色地帶游走是非常的困難的。商業(yè)化了就容易跌入形式的陷阱。學術化過頭了就會使設計變成說教主義。當然走中間路線更難的就是事務所永遠不會賺到大錢,好在大家也樂在其中。我們這幾年最受益的就是反思,前一個項目永遠是后一個項目的老師,我們通過不斷的反思和歷練讓我們項目和設計手法變得更加的練達,也讓我們對于行業(yè)的未來看的更清。
█ 給青年景觀設計師、創(chuàng)業(yè)事務所的建議?
L:我的年齡也不大,建議不一定可信,如果有的話應該是戒驕戒躁。這個世界沒有一鳴驚人,靠贏得一個國際競賽就成功的如“選秀”一般的成長路線不是沒有,但絕大多數(shù)基本上是天方夜譚。大家應該一點一點的建成項目,努力的讓下一個比上一個更好。努力讓設計做到知行合一。而且在當今的信息社會,是不會出現(xiàn)懷才不遇的情況的。
只要努力,請相信時間一定是我們的朋友。


Lab D+H 上海辦公室
關于ASLA獎

美國景觀建筑師協(xié)會獎(ASLA Awards)由美國景觀建筑師協(xié)會(American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s)設立,系全球最具含金量的景觀設計獎項,分設有專業(yè)獎和學生獎。每年都將會把專業(yè)獎項的榮譽獎勵給全球最優(yōu)秀的景觀設計師,獲獎作品也反映了全球景觀行業(yè)的趨勢與未來。
本屆獎項設置分為七個類別,包括General Design (綜合設計類),Residential Design (住宅設計類),Urban Design (城市設計類),Analysis and Planning (分析與規(guī)劃類),Communications (交流類),Research (研究類)以及The Landmark Award (地標獎)。其中,城市設計類是今年新增設獎項類別。在建或已建成的對社會公平、經(jīng)濟活力、基礎設施、環(huán)境管理及場所營造等方面具有激活和提升的城市設計項目可參與此類評選。
訪談|李鑫然,Kevin
審核編輯|Yibo
版權?建道筑格ArchiDogs,轉載請聯(lián)系media@archidogs.com
若有涉及任何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media@archidogs.com,我們將盡快妥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