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_日韩aⅴ在线免费观看_成年人免费看片网站_91在线影视_卡一卡2卡3卡精品网站_www.日本久久

EN
"/>
陳旻&孟凡浩 neooold 新開物專訪|假如設計是種語言,你如何說好“中文”?
2024/07/10
作者

今年的設計上海,neooold 新開物的探索更加深入,從竹到石,從柔弱到堅固,通過“演·藝”主題,探討東方建筑中最為獨特的元素——斗拱。陳旻還邀請建筑師好友孟凡浩擔任展場設計,共同演繹一出現代東方的藝術實踐。


我們有幸在“2024 設計上海”活動期間采訪了策展人陳旻和建筑師孟凡浩。如今的流于表面或許是裝飾主義的另一種卷土重來,“如何去裝飾”再次成為設計師們探討的話題......

1

在“短視頻即世界”的當代社會,許多展覽常常以打卡為噱頭,追求表象的震撼,而忽略了深層的藝術探討。如何將真正的藝術展覽呈現給公眾,并嘗試擺脫社交媒體的繁華喧囂,是“neooold 新開物”開展的初衷。


10005.jpg

設計上海采訪現場 ?ArchiDogs


2023年,陳旻以“臥虎藏龍”為主題,將一片生動的竹林帶入了設計上海展觀眾的視線。今年,neooold 新開物的探索更加深入,從竹到石,從柔弱到堅固,通過“演·藝”主題,探討東方建筑中最為獨特的元素——斗拱。陳旻還邀請建筑師好友孟凡浩擔任展場設計,共同演繹一出現代東方的藝術實踐,讓觀眾在輕松的體驗中感受深度的藝術洞察。 

 10006.jpg

??設計上海


2_1600_3000_gif-(1).gif

?設計上海


ArchiDogs 筑格傳媒有幸在“2024 設計上海”活動期間采訪了策展人陳旻和建筑師孟凡浩。如今的流于表面或許是裝飾主義的另一種卷土重來,“如何去裝飾”再次成為設計師們探討的話題,而對于承載了千年智慧的中國設計精髓和語言的迭代更是一大挑戰。

 

 

本期人物

 

 

10009.jpg


陳旻

Min Chen

 

陳旻出生于杭州書香世家,自幼學習中國傳統書畫。他曾就讀于德國科隆國際設計學院、荷蘭埃因霍芬設計學院和意大利米蘭多慕斯學院。“設計是一種語言,我們的目標,就是要在設計的世界里找到‘漢語’”,一只“杭州凳”,讓世界看到了陳旻的理念。不僅是唯一連續十二年受邀參展米蘭設計周的中國設計師,更被評價為"國際設計師中最懂工藝的人"。在他看來,手作的溫度能夠帶回給人類很多文明的線索,然而一味只顧挑戰工藝難度,也并非是創造的初衷。2020年起策劃“neooold 新開物”展,主張結合"工藝、藝術和設計",為藝術家和匠人們提供發聲平臺。

 10010.png


孟凡浩

Fanhao Meng

 

孟凡浩,中國知名建筑師,從城市公建,文化地標、人居酒店到鄉村更新、展陳空間、家具裝置,長期致力于文化、藝術和商業領域的跨界、跨尺度的創作實踐。作為中國大陸唯一建筑師受邀參加第17屆威尼斯建筑雙年展軍械庫主題展,歷獲英國皇家建筑師學會國際杰出建筑獎、亞洲建筑師協會建筑獎金獎、中國建筑學會青年建筑師獎等國內外重要獎項。嘗試在當代文化背景下挖掘建筑建筑本體之外的價值,在社會、經濟、文化等頂層領域釋放建筑應有的力量。

 

 

“演·藝”

 

 

Q&A

今年是您和設計上海合作的第5年,也是 neooold 新開物的第4次展覽。最初這個想法怎么來的?

 

CM:我本身是一名工業設計師,得益于“杭州凳”的成功,設計上海找到了我為他們新的主題展區策展。最初給到我的概念其實是“手工品(handmade object)”,但我認為應該把設計、藝術與工藝的邊界去除,因此提出了“新物件(neobject)”,這也是第一屆的名字。

 

但 object、天工開物這類的名詞沒法注冊,因此后來有了“新開物 neooold”,意為新與舊(new and old)。但從第一屆至今,核心理念一直沒有變,就是希望透過這個平臺,去挖掘具備藝術審美、設計思維的卓越匠人,展示傳統工藝創新的多重維度。我一直認為安靜做事的人應該被看見。

 

總的來說,新開物想做的是“傳統的現代化”,傳統文化代表著我們的特點、特征,也是身份認同,但不是回到傳統,今時不同往日。


10012.jpg

杭州凳 ?Chen Min Office


10013.jpg

新開物 ?neooold X 2023 設計上海

 

10014.jpg

新開物 ?neooold X 2021 設計上海

 

Q&A

最近幾年的 neooold 新開物展廳空間,開始和建筑師合作,這個契機是什么?

 

CM:決定跟建筑師合作,一方面是受舅舅(趙辰,南京大學建筑學院副院長,教授,知名建筑師)影響,我本身就對建筑感興趣,另一方面是我認為設計哲學應該都是通的,無論你是做展覽、杯子還是空間或房子,大致路徑是一樣的。因此應該勇于跨界,和不同設計領域的人去碰撞。

 

在我看來家具其實就是微縮的建筑。很多建筑師也做家具,例如阿爾瓦·阿爾托(Alvar Aalto),對家具設計的影響也十分巨大。空間影響物品,而物品也反過來影響空間,彼此相輔相成。因此去年我們找了陳浩如(山上建筑),今年找了孟凡浩(line+)。

 

我對孟老師在鄉村的不少實踐項目也印象非常深刻,雖然視覺上很現代,但或許是同為設計人的感應?你能感受到他的設計是從歷史、古建、文化出發的。這樣的價值觀和我們不謀而合,因此就把他拉來了(笑)。

 10015.jpg


10016.jpg

泰安東西門村活化更新 ?章魚見筑


10017.jpg

松陽·飛蔦集 ?楊光坤


10018.jpg

松陽·飛蔦集 ?唐徐國


Q&A

孟凡浩老師做了不少鄉村改造、修復項目,而對于細節的推敲,你們辦公室甚至有一個小展間專門展示節點的研究與思考。不過我們好奇這些細節的必要性與性價比如何?

 

MFH:我認為品質和造價不一定就成正比。如何通過一些巧思,在表面肌理、材料特性等細節上,創造每個項目獨有的和諧感,同時還能控制成本,也是我們作為建筑設計師的職責與本事。人有五感,有時候未必只有聚焦在視覺上,只要你用心刻畫細節,一定都會在不同層面與程度上被人感知,就像彩蛋一樣,這也是我們愿意花大量時間打磨細節的原因。

 10019.jpg

 

10020.jpg

line+工作室展陳空間 ?潘杰

 

10021.jpg


10022.jpg

圖片麗水古堰畫鄉藝術中心 ?蘇圣亮

 

10023.jpg

貴州龍塘鄉村激活 ?存在建筑-建筑攝影

 

Q&A

面對今年的主題“演·藝”,兩位如何解讀?

 

MFH:真正讓我感興趣的其實是“新和舊”,我認為這是整個設計圈都繞不過的話題。事實上,“neooold 新開物”的理念和我們最近研究的主題“記憶的未來Future Memories”不謀而合,因此我二話不說就答應了他的邀約。

 

當然,快速搭建、拆除、設計布局、空間流線等等,要面臨的展場限制條件也很多,因此我們選擇以東方特有的傳統建筑元素“斗拱”為出發點,雖然運用了標準化的模塊設計基本單元,但通過類型學的組合,我們重新解讀了斗拱,嘗試重現其古典美的同時,更賦予它現代功能,而且展后還可完整回收重用。肉眼看到的是現代鋼構桿件和陽光板等復合型材料,但空間氛圍能讓人感受到中式美學的存在與關聯。

 

A:一種沒看見,但又看見的感覺,視覺上看到了 new,而感受上是 old。

 

CM:我覺得眼睛看到的可能見仁見智,但所有東西在被重新詮釋后所形成的氛圍,我認為是我們這一代設計師需要傳遞的信息,這也是我們能真正塑造中式設計的方式。當你走在展場空間中,你會有種“游園驚夢”的感受。 

 10024.jpg

 

10025.jpg

?設計上海

 

 

“傳·承”

 

 

Q&A

對于所謂“非遺”技術的延續,大眾或許理解了你的本意,但相應的產品勢必是限量的,這很容易導致價格不親民,從而使這件事仍舊停留在特定圈層中,您如何面對這樣的現象?

 

CM:我們雖然都是人,但個體之間是有差異性的,而工業的本質在我看來其實是“消除多樣性",但這是反人性的。我認為"傳承"才是中式獨有的可持續。從師徒的傳承,再到匠人與消費者的傳承,最后是家族的傳承,它既是物理性的,也是精神性的。關于價格,例如杯子,3塊錢 vs 300塊錢,價差100倍,但仍是多數人負擔得起的。所以我一直鼓勵大家換個角度思考,與其每年買新的便宜但不耐用且不具備任何意義的流水線產品,何不多為自己想想、為環境想想、為文化想想,不要等到它消失了才再后悔。


10026.jpg

?設計上海


Q&A

您出生在書?世家,但本科卻選的英文專業,似乎沒有"傳承"(笑)?

 

CM:我雖然從小受到文藝的熏陶,但同時也是受應試教育的一員,剛準備上大學那會還是特別迷茫,家里給的建議也都是外貿、律師這些社會約定俗成地定義“成功人士”的專業,所以最終選了實用性高的英語。但也是因為英語,在一次翻譯的工作中認識了兩位德國教授,從而開始學設計。

 

事實上婚姻也是一個我很想研究的課題,我認為"集體無意識狀態"是當代中國人的特點,當你問他們為何要結婚,你可能會得到:因為周圍人都結了、時間到了這類的答案。但怎么女孩超過30就剩女了?這是一種對女性的侮辱。

 

你會發現我們的形式在進步,但精神卻非常老舊。舊社會肌理不存在了,但思想卻仍被禁錮在舊社會里,這也是另一種 new 跟 old 的碰撞。


10027.jpg

日珥 ?Chen Min Office


10028.jpg

沙發 DS-319 ?Chen Min Office

 

Q&A

近年來,透過展覽、流線、陳設等方式,營造更高情緒價值(對美好生活、好的產品的想像與向往),并最終促使商業的發生的“策展型商業空間”越來越多。你們是否有遇過“買家秀、賣家秀”的問題?

 

MFH:定裝照肯定是需要美好、漂亮、擺拍的,但這往往有別于生活。很多時候建筑師不會碰到室內設計,對于空間的松弛感、顆粒度,以及對生活、真實使用的感知,相較于室內或家具、產品設計師而言,是比較低的。我們在設計空間的時候也很常反思這個問題。

 

CM:不過我反倒認為這是件好事。設計師和攝影師營造的畫面,跟你生活場景的感覺不同,那不就是你改變的契機嗎?正好借此思考為什么不同,從而讓生活更有意思。有的時候所謂的場所精神,反而是需要透過物體來體現的。

 

 

“語·言”

 

 

Q&A

您的“語言”理念我們很受觸動,建筑設計中也很常用到“dialogue”、“language”這類的詞,有的時候也確實能達到寰宇(universal)的境界。但如何透過“語言”,讓西方人讀懂東方的同時,還不會被刻板印象禁錮?

 

CM:這個問題質量很高。事實上,我多次被問及“風格”的問題。我覺得風格是很封閉、固定、不會發展的,它代表特定形式和絕對性。風格只是讓行業外的人能快速理解我們的標簽之一,而不是牢籠。

 

MFH:有時候態度、創作方法、研究方式也可以是一種標簽。

 

CM:語言是會發展的,千年前的中文跟當代中文必然是不同的,但它們都是中文。兼容并包地發展,才是符合生活的,而設計源于生活。我有一個執念就是想證明中國也能做到像其他文化那樣,工藝、生產、過程雖然現代化,但氛圍卻是中國。我時常思考,如何讓中國正確地趕上“傳統的現代化”的步伐,究竟現在社會在做的,是 old new,還是 new old? 

 10030.jpg

有冇用 ?Chen Min Office

 

10031.jpg

旻式椅 ?Chen Min Office

 

MFH:誠然,形式語言是建筑給予外界的第一印象,但其深層的邏輯與敘事才是靈魂所在。我們在徽州地域的實踐中,雖常被馬頭墻這一視覺符號所聚焦,然而,我們主張超越符號的淺表層次,深入挖掘馬頭墻背后蘊含的工藝、雕刻及材質的匠心獨運。這些不僅是往昔商人財富的象征,更是時代技術與審美前沿的體現。我們的目標是傳承并活化徽派建筑的精神內核,而非簡單地復刻其外在元素。通過現代設計語言的詮釋,讓徽派建筑的精神特質在當代語境下煥發新生,實現傳統與現代的對話,讓每一位體驗者都能感受到跨越時空的文化共鳴。

 10032.jpg

 10033.jpg

云南東風韻藝術中心 ?是然建筑攝影

 

Q&A

有沒有可能是因為中文遠比其他語言來得復雜,敘述同樣的東西可以有幾十種不同的形容詞,甚至這些詞還有程度上的不同,導致如今在思考 “傳統的現代化”的過程中變得非常復雜?

 

CM:這確實是原因之一,但卻不是它的復雜性,而是曖昧性。中文是一種很“間接”的語言,很多事情在中文語境里并不那么直接。所以我們屬于網狀思維,而英文或日文相對而言,是比較線性的。語言是會影響思維邏輯的,這也導致我們很擅長 1-∞(突變),但對于 0-1(創造),大家更多地是望而卻步。

 

Q&A

相較于產品,建筑其實在尺度上是更大的,也因此面臨到的社群、問題也更復雜、矛盾,你們如何平衡這之間的 new and old?

 

MFH:其實建筑也是可以產品化的,例如標準單元,而這也未必就不是一個好的建筑。革新有的時候也可以體現在結構、系統、技術、材料、建造上。對于大尺度項目,用這樣的方式是相對合適的,但在面對小尺度項目時,就會以定制化的方式去體現藝術與文化。事實上同樣的時間跨度,你能看到同一個產品的變與不變,相較之下建筑的發展就慢很多,這點值得建筑師們思考與學習。 

 10034.jpg

 

10035.jpg

科大訊飛全球總部 ?line+

 

Q&A

關于海外參展,兩位老師都很堅持且積極地持續參與海外展覽甚至聯合設計,這是出于什么考量?

 

CM:重要的事情說3遍,那對于設計而言,想讓更多人聽見、獲得更多的反饋,說30遍可能都嫌少。此外,書讀百遍,其意自現,透過不斷地重復自己,不僅能自我審視,還能發現一些新的點。另外,跨界的好處是你能聽到更多不同視角的聲音。

 

MFH:你如果一直做建筑,對不同尺度的敏銳度會下降,但家具、陳設,才是真正跟人發生關聯的,若建筑師不關注這些,那你只是在做一個毛坯房,那不是建筑(Architecture),只是建物(Building)。并不是說建筑師全都要親力親為,而是需要有把這些階段都整合起來的意識與能力。

 

CM:最后我想提出一個問題給讀者:“假如設計是種語言,你要如何說中文?”

 微信圖片_20240705134748.gif

?line+

 微信圖片_202407051347481.gif

?Chen Min Office

 

 

 

采訪/撰文|Ming

發文編輯|吳秀秀

專欄編輯|Sherry Li

審核編輯|Ming,Yibo

攝影/記錄|Yibo

網站審核|Zhong

版權?建道筑格ArchiDogs,轉載請聯系media@archidogs.com

若有涉及任何版權問題,請聯系media@archidogs.com,我們將盡快妥善處理。


文章收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搜索| 茌平县| 钟祥市| 邛崃市| 渝北区| 兴国县| 龙江县| 阿克陶县| 平泉县| 潼南县| 喜德县| 日照市| 大宁县| 贺州市| 北辰区| 洛南县| 大城县| 南部县| 格尔木市| 成安县| 武宁县| 鸡泽县| 岳普湖县| 清原| 安岳县| 安陆市| 新竹县| 姜堰市| 甘孜县| 兴城市| 云阳县| 乌拉特前旗| 利辛县| 资中县| 庆城县| 旬邑县| 新化县| 饶河县| 疏附县| 黔西县| 闻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