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塊的結構與街區尺度以行人的體驗為基準。大部分內部道路是并無確定紅線的開放空間,將地塊分割成尺度宜人的街區。空間因此具備了鮮明的場所感與可停留性,時常被商戶、居民或訪客自發利用,成為“市集”、“舞臺”或“展廳”。


富有活力的內部“街巷”作為室內功能的外延 ?陳曦工作室
西岸金融城是徐匯濱江綠帶與美術館大道向城市腹地的滲透。設計不但將中心地標建筑定位為展覽空間,更將整個地塊作為公共藝術的展場;餐飲與零售商鋪憑借細致的策劃運營,補足了濱江綠地北段長久以來的需求缺口。巧妙設計的駐留場所與景觀生動結合,容納了“隨機”的聚集活動。

香格納畫廊前的水景成為藝術裝置的舞臺 ?陳曦工作室


人群的停留與活動 ?陳曦工作室
破而后立 老車站變身新地標
作為西岸金融城規劃范圍內僅存的歷史建筑,建于上世紀50年代的南浦火車站舊址賦予了場地獨特的稟賦,也成為了設計伊始的挑戰——站房、鐵軌與倉庫組成的超尺度軸線長達170米,將場地一分為二,阻滯通行的同時不利于布置功能。

新造建筑在延續老車站形態的同時部分使用老磚 ?goa大象設計、陳曦工作室
建筑師將南浦車站的空間特質視作歷史記憶的錨點。設計并未拘泥于對老建筑外觀的復現,而是嘗試兼顧空間體驗的改善:保存狀況較好的軌道整體與部分站房、倉庫得到保留,過長的軸線被切分為兩段:西端保持了門廳的功能,東側則向南平移,圍合出大尺度的藝術花園。




鐵路軸線的切分、平移與再生 ?goa大象設計、陳曦工作室
老站房的另一大記憶特點是站房、倉庫與軌道構成的三跨連續坡屋頂,設計不但在新建建筑中復現了這一特征,還將其局部轉譯為靈動的曲線形式,與傳統的人字坡屋頂形成漸變。住宅與公寓樓棟轉角陽臺的曲線則與之呼應。


大尺度挑檐創造休憩交往的灰空間 ?陳曦工作室
建造的細節中同樣保留了歷史記憶:老建筑的青磚在移位時得到保留并用于重建,木窗與雨棚等細部特征在新建筑中被重新演繹,鐵軌、站鐘與時刻表等保存或復刻的老物件則構成了景觀設計的中心元素。


以站臺為原型的花園入口與“站長小屋”咖啡廳 ?陳曦工作室
小尺度封閉與大尺度開放 樓下的公園二十分鐘
G地塊是西岸金融城唯一同時規劃有租賃公寓與可售住宅的片區。在居住小區的封閉與開放之爭甚囂塵上的當下,建筑師的目標并非解決單純的居住需求,而是在混合使用開發的獨特機遇下,基于“鮮活社區”理念進行對居住形態的探索,實現在當前語境下“可行的開放”。


高層住宅擁有優越的濱水景觀視野 ?陳曦工作室
在住區規劃中,相比圍墻的存廢,更重要的是通達性。住宅地塊采取了“小尺度封閉、大尺度開放”的漸進策略。將綠地與文體會所等功能從圍墻中釋放出來。住宅項目「啟元」的尺度為120X80米,與上海市中心“窄路密網”的街區尺度相當。得益于細致的流線規劃,以歷史建筑為核心的公共區域雖位于圍墻外,但與居住者近乎零距離,成為住區的“開放邊界”與“超級底盤”。

人行入口提供了通往公共區域的便捷路徑 ?陳曦工作室
設計充分利用江景資源,打造與徐匯濱江氣質相稱的高品質住區。入口大堂延續南浦車站屋頂的曲線元素,以躍出水面的魚尾為靈感,構筑優雅的體量。塔樓的架空層通過連廊連接,與景觀相互滲透,使歸家流線妙趣橫生。



彼此呼應的曲線建筑語匯 ?陳曦工作室
租賃公寓「西岸中環匯」進一步探索開放的尺度,“邊界”從圍墻退讓至直面商業街區的門禁入口,居民因此擁有了便利的歸家動線,在保證隱私與安全的同時營造了出則繁華、入則寧靜的生活體驗。
設計利用場地西端的三跨站房設置公寓門廳,兼具商業與展覽功能。住戶可以穿越“歷史建筑”進入電梯,新生的老車站由此成為了社區的“公共客廳”——社交、觀展、購物等活動無需改變居住者熟悉的歸家路線,即可在日常生活的邊角中發生。


公寓住戶可以選擇歸家流線穿越門廳或從樓下進入 ?陳曦工作室
技術圖紙

總平面圖 ?goa大象設計

首層組合平面圖 ?goa大象設計

剖面圖 ?goa大象設計

G09地塊正立面圖 ?goa大象設計

結構與改造策略 ?goa大象設計
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上海西岸金融城G地塊
項目地點:上海市徐匯區
業主:香港置地
建筑設計:goa大象設計
室內設計:HWCD、CCD香港鄭中設計事務所
景觀設計:翡世景觀
施工圖設計:上海天華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歷史建筑保護顧問:上海章明建筑設計事務所
設計/竣工:2020/2024
建筑面積:97,500㎡
攝影版權:陳曦工作室
專欄編輯|Sherry Li
發文編輯|goa大象設計
審核編輯|Wenj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