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Studio和開發商國浩房地產共同慶祝位于重慶的國浩·18T的建成,這是一個高度以人為本、以福祉為核心的住宅開發項目,它變革了新的社區生活方式,并展現了歷史與當代和諧共生的積極影響。

該項目旨在滿足人口稠密的城市中心日益增長的高層住宅需求,同時從改善室內居住環境到促進社區創建,全面提升居住環境品質。因此,卓越的國浩·18T已成為中國西南地區首個獲得WELL 鉑金認證的健康住宅項目。

項目橫跨兩個地塊,包含五座16層到51層不等的住宅塔樓,共有1,046個單元。它還設有健康設施、空中跑道、空中和屋頂花園、地下和地上停車場,以及郁郁蔥蔥的綠化景觀。

Ben van Berkel,UNStudio創始人/首席建筑師:“國浩·18T以復興和創新精神為驅動力,代表了重慶中心區域城市復興的變革性舉措。這是一個通過解決實際需求來提高生活品質的關鍵機會。18T的建成為該地區未來的居住空間和生活方式樹立了新的標桿,同時也促進了當地居民的健康和福祉,改善了城市的宜居性。”
振興城市及其生活
項目位于渝中半島十八梯片區的中心。十八梯片區以其歷史悠久的水井而聞名,而這個井曾是該片區日常生活和社區聚會的中心點,需要約十八個臺階從居民家中到達這里。在經歷了一次重大的復興后,國浩·18T是該片區變革的重要基石,在重慶的中心區域創造了一個充滿活力和社交的全新居住環境。

全新的住宅不僅使得各個設施無法滿足現代需求的舊中心重煥活力,實現高品質的宜居性,而且還將“城市之井”概念融入住宅塔樓和裙房的設計中,從而保護了這一歷史遺產。

UNStudio合伙人Hannes Pfau說道:“我們的設計創造了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豐富了現有和新興社區。它為各個年齡段的居民提供了不出社區就能保持活躍的方式,并讓他們沉浸在歷史和文化體驗中。這個社區拓展了日常生活的可能性,并通過靈活、健康和綠色的空間將人們連接在一起。”

以社區為中心的生活
最重要的是,國浩·18T創造了一個充滿活力的、以人為本的社區,極大地促進居民的健康和福祉。為實現這一目標,項目提供了各種多功能社區空間和注重健康的設施,旨在激發各式各樣的活動,以滿足各年齡段的需求,同時促進睦鄰文化。

豐富的室內便民設施包括10個會所,其中有多個全天候超凡健身中心、體育場館和恒溫恒濕恒氧的賽級游泳池,此外還有兒童樂園、主題娛樂空間、藝術畫廊、醫務室、宴會廳等。

這些共享設施分布在五座塔樓的大堂樓層、雙層挑高空中花園和裙房頂層。這種散狀式的分布策略回應了早期“城市之井”的聚集概念,使社區空間既能為每棟樓的住戶提供便利和通達性,又能確保在整個項目中提供多種多樣的鍛煉、活動和聚會場所。

層疊的綠色景觀營造出寬敞的室外庭院,提供會話區、兒童游樂場和環繞室外區域的空中跑道。此外,裙樓屋頂綠化平臺還設有社區共享的休閑空間。

UNStudio還與JTL Studio景觀建筑師合作,勾勒出“共享城市花園”的概念,將多種生態植物和水景引入室外區域。這種策略可以減少空氣污染,并通過大面積綠化調節熱舒適度,創造健康生態的居住環境。

住宅塔樓-垂直社區
住宅樓的設計采用了創新的開放式平面布局,宛如“空中城堡”。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保護性隔離和增強私密性,以及確保最佳的日照、自然通風和景觀,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用戶的舒適度。

每個單元都有定制的落地窗,足以欣賞絕佳的風景;同時設計3.3米或 3.6米的挑高,創造光線充足的室內空間。全景玻璃還為每個單元帶來了充足的自然光,減少了人工照明的使用。超高挑空的空間設計也為住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空間拓展體驗。

為滿足不同人口和家庭組合的需求,塔樓采用了分層體量策略,以合理容納不同大小和類型的單元。建筑體量從低區到高區逐漸向上和向外移動,最大移動距離達2.4米。這種遞增的方法應用于五座塔樓中,在優化土地利用率的同時,還可容納84種獨特的單元類型,面積從83平方米到 1,200平方米不等。


塔樓的頂部設有面積最大的頂層公寓,住戶可以全年欣賞到城市、長江和遠處群山的壯麗景色。
創新立面
18T塔樓最具創新之一的是外墻采用的聯鎖系統。以黃銅和銀色為基調的凹凸邊緣和檐口在外立面上相互交錯并橫向延伸。通過精心的銜接和過渡,這一系統從一個二維元素不斷演變成一個三維建筑組件。這種創新賦予了塔樓一種動態的銜接,同時也解決了建筑體量因逐漸向上擴展而產生的實際挑戰,諸如受力點和懸挑長度限制等。

突破前沿,促進人類健康和福祉
國浩·18T的核心目標是創建一個全面健康的生態社區,我們的設計方法超越了WELL健康建筑鉑金認證的標準。
在整個設計和施工過程中,我們對空氣、光線、材料等十個關鍵維度進行了精心考量。這些設計元素旨在達到更高標準,并共同作用,創造出促進身心健康和福祉、社交互動、維護環境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生活空間。

這一整體戰略還提供綠色健康的設施,鼓勵運動、社交活動和邂逅,同時還注重優化室內環境,強調改善居民的睡眠質量和日常效率。

該項目還采用了綜合設計策略,以提高建筑效率-包括結構、外立面和內部,同時改善整體舒適度,減少對健康的危害,營造低碳環境。
項目信息
客戶: 國浩房地產
UNStudio設計團隊: Ben van Berkel, Hannes Pfau with Tamim Negm Ayuss Kumar, Rafael Yoon, Kyle Chou, Kaisi Hsu, Yichi Zhang, Haruka Tomoeda, Peter Malaga, Yuan Yao , Diz Wang, Mimmo Barbaccia, Ben Lucas, Yuze Liu, Huaiming Liao, Jakub Grochulski, Lawrence Ma, Pedro Manzano Ruiz, Ana Castaingts Gomez, Sylwia Pawlowska, Rachael Ouyang, Athena Morella, Gang Liu, Shihui Jin, Mingxi Zou, Albert Yen, Arturo Revilla Perez, Bomin Park, Nath Rankothge, Yan Chen, Craig Yan, Daniel Fonseca De Moura, Junya Huang, Evan Shieh, Maya Calleja Calvo, Haodong Hu, Guomin Lin, Jon Espinosa Molano, Alexander Meyers, Chuanzhong Zhang, Sherry Liu, Kathy Li, Jing Xu, Wei Huang, Zebin Chen, Dongjie Qiu
顧問:
本地設計院: 中機中聯工程公司;惠庭都市建筑設計
工程管理: 中機中聯工程公司
其他建筑師: 商業裙房- LWK+PARTNERS
專業顧問:
結構: ARUP奧雅納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幕墻: Inhabit英海特工程咨詢(北京)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室內: 渡邊智昭、邱德光、HWCD、CCD、布迪曼
節能綠建: 中機中聯工程公司
WELL: 阿特金斯顧問(深圳)有限公司
燈光:上海碧甫照明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景觀: JTL 加特林(重慶)景觀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標識: BOXI Sign上海柏熙標識有限公司
總包: 中機中聯工程公司;CSCEC中建三局
攝影: Kris Provoost
專欄編輯|Sherry Li
發文編輯|UNStudio
審核編輯|Wenj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