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使定居在城鎮,我們仍在不斷地追求、探索新的生活方式。從高聳入云的摩天大樓,到深入地下的軌道交通,從步行穿梭于大街小巷的“City Walk”,到如今借助低空飛行技術開啟的“City Fly”新時代,城市的面貌正在被悄然改寫。
低空飛行能夠突破地理限制,縮短社交距離。而由低空飛行技術衍生出的低空經濟,已成為近年來備受關注的熱門領域,迅速吸引了人們的目光。
空中城市烏托邦
一個世紀以前,在工業革命推動下,人類便開始暢想飛上天空的情景。
誕生于1927年的《大都會》是科幻電影的開山之作。影片中,未來的大都市陸地交通與空中交通并行,空間上將城市水平劃分的構想讓當時的人們眼前一亮。

《大都會》1927
一百年過去了,人類對未來城市的想象,仍然依托于《大都會》所描繪的藍圖。

《銀翼殺手》1982

《第五元素》1997
建筑師們也開始引領城市向著藍天生長,將城市空間從二維拓展到三維,探索未來城市的新形態。

磯崎新 空中城市

Archigram
2018-2020年,荷蘭建筑事務所MVRDV與法國空客集團、包豪斯航空研究所、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和法國賽思達公司合作,對未來城市空中交通進行了研究和規劃。


?MVRDV
在實踐層面,早在20世紀40年代,紐約和洛杉磯就已經開始利用直升機進行城市空中交通的商業化運輸。這一階段是城市空中交通概念的萌芽時期,催生了對城市空中交通商業化運營、空中交通管制以及發展規劃等方面的諸多思考。

圖據網絡
由于當時城市空中交通運行航線較少,且主要服務對象為支付得起高額費用的商務人士,加之載運工具技術問題導致事故頻發,低空飛行的發展一度陷入低潮。
2003年,NASA工程師Moore設想了一種針對個人出行的飛行器。這一概念將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簡稱eVTOL)定位為個人或家庭可負擔的交通方式,供普通人在城市內部或鄉鎮之間進行短途出行。
2014年開始,低空運載技術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致力于設計eVTOL航空器,無人機迎來了廣泛應用的時代。
空投配送 走進現實
隨著低空無人機的普及,在戰爭、救災與游戲中常見的“空投”,正逐漸走進城市與普通人的生活,并開始重塑物流生態。

圖據網絡
2013年,國際物流巨頭亞馬遜開始研發無人機。一年后,送貨無人機原型Amazon Prime Air亮相,并于2016年完成了商業性送貨首飛。

在國內,京東、順豐、天虹超市等企業也已進軍無人機配送領域,為物流行業帶來前所未有的變革。
如今,這些物流配送重點面向偏遠地區,或承擔夜晚與極端天氣下的配送任務。這些場景往往是傳統物流運輸的薄弱環節,而無人機憑借其靈活性和高效性,能夠輕松應對。
與此同時,無人機能夠極大提升生鮮、菌菇等易腐壞物品的物流效率,確保這些產品在最短的時間內送達消費者手中,減少損耗,保障品質。
商超的“即時滿足”屬性也在低空經濟的推動下得到了顯著增強。
天虹、7-11等連鎖商超通過建立“15分鐘生活圈”,利用無人機配送將商品快速送到消費者手中。消費者只需在手機上下單,短短幾分鐘后,無人機便會將商品送到指定地點。這種高效的配送方式不僅滿足了消費者對即時性的需求,也提升了商超的競爭力。

深圳龍華天虹購物中心無人機配送航線 圖源:天虹數科
餐飲行業同樣在低空經濟的浪潮中迎來了“空中革命”。
目前,美團在深圳設有超過30條無人機配送航線,針對不同的消費場景提供特別服務。
在公園,無人機主要配送茶飲,滿足市民下午茶、露營的需求,避免了顧客與騎手在公園內找不到對方的尷尬局面,大大提升了用戶體驗。在CBD、科技園等地區,無人機配送的商家涵蓋輕食、便當,為忙碌的打工人提供午餐解決方案。

圖源:美團無人機小紅書
在福田口岸,針對北上消費的香港人,無人機配送他們喜愛的飲料、烘焙食品與炒貨,滿足他們的特殊需求。

圖源:美團無人機小紅書
低空經濟與文旅新體驗
低空經濟與文旅的結合正成為一種新興的旅游體驗方式。
目前,深圳、西安、武漢、海口等100多個城市探索推出空中游覽項目,游客可以乘坐直升機、固定翼飛機、動力三角翼、熱氣球等低空飛行器,從空中俯瞰景區風景,獲得獨特的視覺體驗。

圖源:網絡
低空飛行器能夠快速到達偏遠地區,為秘境、海島等旅游資源的開發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北京市密云區推出的低空飛行旅游線路,設置了多條涵蓋密云機場上空游覽、探秘潮河流域、密云水庫全景以及水庫西線長城等多個點位的旅游專線。在黃山,無人機運輸已落地應用,極大降低了景區物資運輸成本。

低空經濟還為文旅活動增添了科技感和互動性。數字煙花和無人機表演成為近年來熱門的文旅項目。在一些大型節日或活動中,通過燈光和編隊變化的無人機表演,創造出新奇獨特的視覺盛宴,吸引大量游客前來觀賞。

低空經濟如何改變城市
作為一種新興的經濟形態,低空經濟正在逐步改變城市的面貌和運行方式。
基礎設施建設
隨著低空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建設停機坪和無人機起降點,以支持商圈內的空中配送服務。MVRDV設計的垂直起降機場,或許將很快得到推廣;滴滴、Uber等共享出行公司,未來可能會轉型成為飛行器共享平臺。

?MVRDV
在深圳,近年來電動車數量快速增長,但城市缺少非機動車道,行人與電動車的矛盾始終難以解決。如果空中配送與低空交通得到普及,將有助于緩解類似的地面擁堵與人車搶道問題,提升城市交通的秩序與安全性。
在重慶、貴陽等多山城市,低空飛行器能夠避開復雜地形與單線交通,快速完成物流配送和人員運輸,從而減少城市對地面基礎設施的依賴。
三維城市建立
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的普及將從另一個維度推動城市空中交通的發展。目前,深圳已經成功試飛了首條eVTOL商業航線,連接珠海與深圳,單程僅需20分鐘。
這種空中交通樞紐的建設將與城市現有的交通樞紐(如高鐵站、機場)聯動,打造“空中接駁+地面消費”的新模式。通過建設空中網絡,城市將形成一個三維立體化的交通體系,大大提升運行效率。

城市管理升級
目前,低空飛行器已涉足城市監控和安全巡查領域,通過實時監測城市交通流量、環境狀況和公共安全事件,為城市管理提供數據支持,堪稱“空中城管”。
在緊急情況下,無人機可以快速將急救物資送達現場,提高急救效率。
低空經濟的現階段局限
盡管低空經濟的發展前景令人振奮,但低空經濟時代的到來或許并不會那么快。
目前,與無人機合作的商家多為茶飲、甜品、快餐等行業,這是因為空中配送的貨物有嚴格的重量限制。此外,城市停機坪、無人機起降點等基礎設施建設還遠遠不完善,難以滿足低空經濟快速發展的需求。
無人機在飛行過程中帶來的噪音、隱私與安全問題,尚未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因此現有配送點大多位于商圈、景區,難以在居民區推廣。同時,有關低空飛行的法規政策仍較為模糊,社區也沒有建立起有效的監管措施,低空經濟的發展與推廣,仍有一段“摸著石頭過河”的路要走。

小鵬飛行汽車外形酷炫 但目前尚未取得相關產品認證 圖源網絡
結語
低空飛行器的技術突破,正在推動一場前所未有的城市形態變革。
在過去,無數前輩用藝術作品為我們描繪了空中城市與未來交通的夢想。雖然這些夢想看起來還很遙遠,但它們背后所傳達的愿景,已越來越接近現實。
發文編輯|WenJin
審核編輯|Yibo
Reference:
https://www.archdaily.cn/cn/934580/mvrdv-plus-airbushe-zuo-yan-jiu-jiang-kong-zhong-jiao-tong-rong-ru-cheng-shi-huan-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