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后,我在天津大學圖書館里偶然翻看到這兩個項目時,驚為天人。
原來,設計可以這么簡單而且有趣。
02/接觸MVRDV ——深刻而復雜
很快,碩士畢業后我選擇進入荷蘭貝爾拉格學院深造(Berlage Institute,現為代爾夫特理工的貝爾拉格中心Berlage Center of TU Delft),并有幸在第一個學期就進入了MVRDV創始人Winy Maas先生的課題組,成為了他的學生。
第一次見到Winy的時候我很興奮,不僅有粉絲見偶像的欣喜,更有初學了獨門武功秘籍后,急切地想要展示顯擺一下的得意:事實上,那時候我已研究過了MVRDV的設計方法和表達形式,并且提前設計了一個自認為“非常MVRDV”的方案,給Winy匯報。但是Winy并不喜歡這個設計。
他說:我看得出來你研究過我們的作品,并且從建筑語言上看來確實有幾分相似;但是你并沒有真正理解我們在每個設計背后所真正關注的是什么,那些建筑所處的環境、城市生活、甚至政治經濟生態對它構成的影響,以及我們對此進行的深刻思考和回應——才是建筑設計和建筑師的靈魂所在。
我于是重新翻閱了那些原先被我一目十行略過未讀的設計文本。原來:馬德里的米拉達(Mirador)大廈看似標新立異,其實是希望打造一座“空中庭院”,讓城市中最普通的“廉租房”人群也有屬于自己的共享花園;
丹麥搖滾博物館“離經叛道”的大懸挑空間,其實是將搖滾精神中最重要的反叛精神,用在了一座建筑對其結構的態度上,從而打造出了一座具有“搖滾精神”的建筑博物館;
阿姆斯特丹的Wozoco老人公寓,用非常引人注目的外挑陽臺,展示了建筑師堅守原則,對明顯不合理的設計條件不予妥協,最后巧妙地通過創意手段達到建筑設計和城市規范“雙贏”的過程;
至于我最早了解到的“豬城”和世博會荷蘭館,則通過建筑豎向堆疊的可能性展示和表達出了對城市土地有限,而人類對空間需求持續增加這一矛盾的思考,和對“豎向城市”這個大膽假設的構想。這個問題由來自土地資源匱乏的荷蘭的建筑師首先提出,而他們關心的,卻是全人類城市的未來。
03/代表 MVRDV ——樸實而真誠
2013年,我已經從Winy Maas的學生,變成了MVRDV事務所派駐上海的中國項目代表。那時候,公司已經在杭州中標了“中國動漫博物館”以及其他若干個成色不錯的項目,并且在年底,我們贏得了一個有趣的邀請設計:為正在蓬勃建設中的天津濱海新區設計一座圖書館。
在建筑師看來,圖書館無疑是所有類別建筑中最具有“神性”的空間之一;我們一路所接受的高等教育、讀過的先哲大賢的論著、以及建筑師前輩們所留下來的傳世巨作都為圖書館建筑增添了無數的光環和注腳。那么,這座被寄予厚望的圖書館,又要如何開始設計呢?
幾天后,郵箱里出現了一頁來自Winy草圖,是一個眼睛的形象,被擺放在了方方正正的建筑體量中央。幾乎沒有更多的設計說明,更沒有引經據典的形態推演,甚至連標題也都極其樸實無華:“the Eye”。我拿著它去給濱海區政府匯報時,規劃局的領導很努力地組織著措辭,但是傳達的意思還是很清晰的:“就這?”
我把甲方希望提供更多設計依據的建議傳回總部,不多久,新一輪的思路投遞到了我的郵箱。Winy對如何呈現這個“眼睛”做出了更多的思考,比如使其成為像素空間、成為溶洞、或是干脆用書架來構建一個巨大的穹隆;不過對于“為什么圖書館被設計成一個眼睛”的疑問,依然只給出了最樸素的回答:因為看書需要用眼,而且眼睛的形象最能讓讀者關聯到圖書館的功能。
在接下來的將近一年的時間內,我們讓“書山有路”這個存在于每個讀書人腦子里的圖景變成了可被體驗的真實,我們讓一個由六萬多枚LED點陣構成的多媒體球形電子屏和包裹其中的球幕影院矗立在整個大廳的中央,形成了空間的焦點。
但是臨近開館時,我心里依然有點忐忑:對于這么一座立意簡單,風格卻不同尋常的圖書館,讀者和市民將如何評價呢?
2017年十一期間,天津濱海圖書館國慶獻禮,準時對市民開放。結果小長假還未結束,就已經人滿為患,登上各大媒體頭條,就連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和中國青年報等官媒都不吝贊美的對其冠以了“中國最美圖書館”的美譽,時至今日,如果在百度搜索“中國最美圖書館”,仍有超過一半以上的鏈接指向這座天津濱海的大眼睛,它正兒八經的“火出了圈”。
將近一年后,美國《時代周刊》更是評選出了22個“世界最偉大的建筑”,天津濱海圖書館位列其中。主編給出評價是:“所有哀嘆公共圖書館衰落的人們,都該去天津濱海看一看”。
我恍然大悟。原來這個“大眼睛”,并非來自于設計構思上的“不在意”——和MVRDV之前的許多設計一樣,這次的策略切入點,來自于設計之外——隨著互聯網和多媒體終端的普及,越來越少的人愿意光顧實體圖書館,各個城市的圖書館和紙媒一樣,面臨著“時代性的衰落”,而要想拯救我們的圖書館,我們必須為讀書創造出更有趣的空間和更新鮮的體驗,并同時契合新時代的傳播價值:簡單、真誠、給人快樂、直擊人心。
我帶著這樣的解讀去Winy先生那里驗證,他狡黠地眨了一下眼睛對我說:“smart : ) ”
原來,設計可以這么樸實且讓人快樂。
04/離開 MVRDV
2019年我離開MVRDV,在中國美院任教,并隨后開設了自己的事務所“有廬設計”。拿到的第一個項目是在海南博鰲鎮上的一處平平無奇的鄉村配套用地,業主對它也沒有太大的期待。
于是我就想,如果Winy先生來到這里,他一定會喜歡這片面朝田野的土地,他一定會給出一個讓所有人都驚喜的提案,并且把想法勇敢執著的貫徹到底。
事實上,后來我確實提出了一個非常大膽的想法,我希望在這片漂亮的花海前,為博鰲亞洲論壇打造一處從未有過的第三方NGO分會場:田園會客廳。在說服了業主支持我的想法后,按照這樣的功能設想形成了獨特的設計構思:用代表著這片鄉村過去記憶的“瓊北民居剪影”與代表著鄉村未來的新材料“編制幕墻”共同疊加出了一幅“疊影鄉村”的圖景。
沒想到,建筑和景觀落成后,真的獲得了博鰲論壇和國家禮賓司的認可,被官方認定為博鰲論壇鄉村振興交流中心,是博鰲亞洲論壇二十年以來唯一的一次第三方會場,也是目前為止中國最高級別的鄉村振興展示窗口。
感謝MVRDV和Winy Maas先生,讓我看到了建筑師可以勇敢地去擁抱更大的能量;同時也讓我相信,越是身處新時代、新科技的洪流之中,我們越要保持洞察并堅守本心,用更樸素的思考,為每個真實的人做更有價值的設計。
作者|李馳
校對 | Dipo
專欄編輯|Monica
發文編輯 | Dipo
審核編輯|Linqi
版權?建道筑格ArchiDogs,轉載請聯系media@archidogs.com
若有涉及任何版權問題,請聯系media@archidogs.com,我們將盡快妥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