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我們發現校園中的每一棟建筑,每一條路,每一棵樹,每一個雕塑都是過去歷史的沉淀,是不同時代不同設計理論最終留下的印記。
詹姆斯·科納對我的影響始于本科剛接觸景觀設計的時候。最初對他的印象來自紐約的高線公園,項目中與鐵軌交相呼應的鋪面,以及從地面生長出來的椅子等設計,都拓寬了我對于材料、形式的想象。
在閱讀《Taking measures across the American landscape》的過程中,結合航拍影像與測繪信息的拼貼畫讓我對這種表現形式及其背后的意義產生了好奇。而他的另一本著作《the landscape imagination》中提到的“生態學和景觀作為創造能動性的代言人”(Ecology and landscape as agents of creativity)影響了我在賓大景觀設計研究生時期的學習,更加深了我對景觀設計的理解,并對這個理論如何運用到實際項目中產生了好奇。

畢業后,我有幸加入JCFO,這次,終于有機會進一步理解詹姆斯·科納的設計方法,觀察他如何用形象的比喻解釋抽象的理論,并應用到具體項目中。
01/JCFO的工作方法:創+造
從論文集到日常項目,“創+造” 是我認為JCFO事務所最核心的追求,詹姆斯科納非常關注設計中的創新與建造。對他而言,創+造不是元宇宙那樣脫離生活空間和自然法則的想象,而是基于場地、自然、生態系統的創新,且能夠真正實踐,而非僅限于絢麗的圖紙。創+造既包括了我們對于新的概念,空間,形式的追求,也有對于現狀的理解以及對限制條件的妥協。
- 創新 -
walk, see, plot, act, think
就創新來說,在最新出版的《景觀設計師應該知道的250件事》(250 things a landscape architect should know)中,他用walk, see, plot, act, think作為5個關鍵詞總結出我們在設計的各個階段調動創新能力的方法。
首先是walk,他鼓勵我們在不同的季節,時間多次踏勘場地,用身體體會地形的起伏,空間的轉換,距離的遠近,用眼睛觀察氣候,天象,物候的變化。
通過在場地中無目的地漫步,或是探索人跡罕至的道路,我們更能產生對于場地獨特的認知。尤其是紐約的高線公園項目,雖然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但是每每聽參與過設計競賽的同事談起highline,她們都能清晰地記得每次去現場看見的荒野植物,以及當年生銹的鐵軌和散落的枕木給他們帶來的震撼。


? Joel Sternfield 2000
其次是seeing,這并不是簡單地用眼睛看,而是調動所有的感官,關注場地中的細節,了解表象之下的冰山,不停地帶著好奇,直覺去感受,思考場地的歷史與現狀。
在普林斯頓大學的項目中,我們研究了豐富的歷史資料,當200多年的歷史通過一張張圖紙展示在我們面前,我們發現校園中的每一棟建筑,每一條路,每一棵樹,每一個雕塑都是過去歷史的沉淀,是不同時代、不同設計理論最終留下的印記。
這一切都更好地幫助我們理解場地,延續校園傳統,讓新的設計既滿足新時代的需求,也成為歷史的延續。
Plot是一個激發想象的過程,可以理解為在地圖上繪制(when someone plots something on a graph, they mark certain points on it and then join the points up),也可以理解為謀篇布局(the plot of a film, novel, or play is the connected series of events which make up the story),它可以是每一個景觀設計師的日常工作:場地測繪,mapping,規劃設計,塑造空間。
但是在我們看來,plot是一個策略性的思考方式。
無論從生態的角度還是文化的角度,景觀都是有生命,會不斷生長的,所以在項目中,詹姆斯·科納更強調把景觀設計作為一個承載未來可能性的平臺,一個將不同場景展示出來的整體策略,一個為自然保留空隙的骨架,以此為未來的活動或者自然留出生長的空間。
比如我們公司的domino park項目中有一些空間體現了后工業的特點,預留出很多靈活的空間,如草坪,廣場等。有趣的是,這些空間在疫情時被畫上一系列間隔6英尺圓圈讓人保持社交距離,這幾乎成為一個怪異而具有時代特色的行為藝術。
Act是其中最難的部分,這是一種即使行業走向低谷的情況下仍然付出努力并保持樂觀的勇氣和行動力。也就是這種行動力讓景觀一步一步介入城市,讓景觀都市主義變成一種能付諸于實踐的設計理論。
2013年的深圳前海競賽和我們最新的費城navy yard競賽就是這種行動力的一個里程碑。這種由城市公共空間和景觀生態系統領導區域開發的模式是一代代景觀設計師通過項目累積出來的,在此之上,還需要我們這一代景觀設計師不斷拓展學科的邊界。
即使在很多的項目中我們最終沒有辦法讓合作的建筑師,工程師,或者客戶認識到公共空間與景觀在整個規劃中的作用,但我們公司仍然會在之后的項目中證明我們的價值。
- 建造 -
建造施工與材料推敲
在追求創造性的同時,詹姆斯科納也非常關注建造與施工,尤其在施工過程中推敲材料,植物和做法以達到最好的效果。
他非常喜歡用sharp來形容材料,用lush來形容植物。在項目的概念階段,我們公司就會將材料的細節一起考慮,包括材料特性,拼接方法與價格,為最后的施工做參考。
法國嘎納的濱水空間競賽
在法國嘎納的濱水空間競賽中,我們以獨特的法式風情的特色鋪裝圖案作為項目的亮點,并且在競賽階段就深入研究石材,預制混凝土的不同拼接方法,不同表面處理方法對建成效果的影響,確保建成后的效果與我們的設計一致。
最初我們選擇了一種紅色花崗巖,將這個復雜的鋪裝圖案分解為16種不同大小的材料,并將一部分進行拋光處理形成特殊的反射效果。
雖然能達到最佳的效果,但是石材的供應商告訴我們有銳角的石材很難加工,并且16個不同的石材單元也會增加報價,讓后期施工與養護變得特別復雜。
我們轉而考慮使用方形的預制混凝土,混入嘎納特有的紅色顏料,并且利用伸縮縫(expansion joints)拼合組成最終我們想要的圖案。然而這種方法會來帶額外的縫隙,破壞鋪裝圖案的整體性。
最終在法國本地石匠的幫助下,我們調整鋪裝圖案,合并了大量的石材單元,去除了銳角的情況,并且使用了一種本地出產的花崗巖,最終實現成本和效果的平衡。
西雅圖的濱水空間項目
在西雅圖的濱水空間項目中,我們在方案階段設計了一種混凝土鋪裝,以西雅圖特色的卵石作為的骨料,喚起人們對于西雅圖特殊的石質海灘的聯想。
在最初設計的過程中,我們選好了卵石的供應商,并以此為基礎用制作了材質貼圖,在渲染軟件中模擬真實的效果,讓我們的效果圖反映最終的設計。
后期施工過程中,科納對細節特別關注。比如在簡單的伸縮縫的邊緣處理方法上,我們就不斷地與施工方,甲方進行協商,尋找效果最佳的施工方案。我們的混凝土鋪裝施工方以道路施工見長,他們以自己的經驗建議在伸縮縫的邊緣使用1/4英寸的倒角做法,減少長時間的使用過程中混凝土碎裂的情況。但是相比我們建議的鋸切(saw cut)的做法,倒角產生的不一致會使項目變得廉價。
在討論過程中,我們勘察了一些西雅圖本地項目,證明在小荷載的情況下鋸切的做法也能保持很好的效果。這種對于細節的關注,保證了項目的建成效果。

? James corner field operations

? James corner field operations
在日常的項目之外,JCFO也會有一些內部的創意小活動。從2019年開始,我們辦公室每年都會出一個以Position on something為主題的內部的小冊子,收集大家對于城市,對于自然,對于可持續的理解。
我們也有每周的項目會議,介紹項目的最新成果,分享各自的經驗。公司巨大的檔案庫也是我們的寶藏,從2000年到2020年間的20年中,無數在公司工作過的同事為此貢獻了很多有趣的想法,成為了我們新項目的寶庫。
02/JCFO的核心價值:公共空間+生態價值
在長達20年的歷史中,我們公司參與的項目囊括了國家公園的規劃,棲息地保護,城市公共空間,濱水綠地,居住區,私人住宅等不同類型。
在這些項目過程中,我們都希望景觀能夠成為項目的主導者,因此我們更傾向于接受中,大尺度的城市空間規劃,城市公共空間改造等重塑人與城市,人與自然的關系的項目。
比如我們在國內參與的雄安整體規劃和啟動區設計,深圳寶安的中心綠地以及上海的桃浦公園,這些大尺度綠地能夠承載更多的城市活動,提供生態價值,是我們認為的景觀設計師最好的舞臺。
此外,我們希望客戶能夠認同景觀設計對于項目和城市的價值。我們在紐約濱水項目中與TWO TREES地產開發商合作,他們非常認同高線公園的開發模式,愿意將景觀做為開發的骨架,以城市公共綠地改變場地現狀,提升整體房價后再開發建筑,打造居住,辦公,休閑一體化的混合城市空間。
同時,他們也大幅增加了長租公寓中廉租房的比例,讓之前這里的居民仍然能夠繼續居住。現在已經建成的布魯克林domino park以及后續的商業開發證實了這種模式的成功。
公共綠地讓這里的公寓供不應求,即使在疫情期間,這里的租金也沒有受到很大的影響,公共綠地成為后疫情時代人們選擇居住地點的重要因素。后續我們公司又和Two trees合作設計了river ring等項目,它們將成為紐約濱水空間上的新地標。

? 吳逸青

? James corner field operations
再者,運營養護也是我們經常考慮的因素。
景觀項目建成的那一天并不是設計的終點,植物仍然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達到最佳的觀賞效果,好的運營養護團隊是一個景觀項目能夠長期成功的關鍵,但是這部分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在這方面,我們西雅圖濱水公園項目的客戶很早就已經考慮到了后期運營養護。在項目之初市政府就成立了Friends of waterfront Seattle這樣一個非盈利組織,作為項目中日常活動的組織者。他們從社會捐贈與政府基金中募集到9千萬資金,將用于未來10年公園的植物養護,鋪裝家具維修和活動組織。他們的加入為西雅圖濱水公園注入了新的活力。

? https://waterfrontparkseattle.org
03/JCFO的文化:紐約+賓大
作為一家立足于“紐約”的設計公司,我們用設計改變了紐約的環境,同時紐約也在改變我們對于設計的看法。出于對城市公共空間的熱愛,我們的辦公室也選擇在地標性的公共空間周圍。新的辦公室正對布萊恩特公園,中午下樓就能在公園中吃飯,休息,體會城市的活力。
傳承“賓大”景觀設計的基因是公司的另一個特色。我們公司的設計哲學和賓大的教育體系一脈相承。我們紐約辦公室大多數的同事都有相同的教育背景,因此同事之間的有緊密的聯系,請教問題或者找人幫忙也沒有隔閡。也有很多來自其他教育背景的同事,為公司帶來不一樣的思考方式和設計思路。公司最近還引入了mentorship機制,在同事之間搭建相互了解的橋梁,也可以利用這個機會了解職業發展的前景。
曾經的JCFO也延續了賓大的強度,早年的JCFO在詹姆斯康納的帶領下參加了很多競賽,工作強度也很大。他們當時的努力幫公司拿下了很多載入教科書中的項目,比如說加拿大的Downsview park, Fresh kills park和前海水城規劃。這些競賽幫助JCFO成長為一個擁有四個辦公室,超過80名員工的中型景觀事務所。隨著越來越多的項目進入設計施工流程,工作時間也恢復正常。
04/參與的項目:校園
機緣巧合,在進入公司后我與校園設計結下了深厚的緣分。最初我部分參與哥大Manhattanville校區的中心景觀項目和耶魯大學的綠地改造項目,隨后又參與了普林斯頓校園景觀項目,包括與SOM合作的濱湖校區的規劃,舊校區的改建,以及與PAU建筑事務所合作的學生公寓的景觀設計,最后還參與負責了寧波的東方理工大學規劃設計競賽的景觀部分。

在我參與的普林斯頓大學Hobson College項目中,包括了一部分由文丘里設計的胡應湘館的改造,因此有機會看到當年的建筑圖紙,尋找大師是如何以建筑回應普林斯頓的歷史,展望校園的未來。用古典的空間美學啟發未來的校園活動是我從中學到的,也將這個方法運用到新校舍的景觀設計中。

? xuan‘ang li
校園又是一個新科技誕生并且率先投入實踐的地方。
我們有機會不斷嘗試新的技術,實現更高的目標。在普林斯頓濱湖校區的規劃中,我們提出了無人駕駛校園的議題,幫助學校想象一個不需要停車場的校園,讓本身用地緊張的校園能承載更多的教室,宿舍和室外空間。
在普林斯頓新教學樓的項目中,使用重型木材作為建筑的結構主體,用大尺度木材和預制木結構取代水泥和鋼構建,從而減少從生產到銷毀的全周期碳排放,并以此說服了校長,為我們的項目提供了額外的資金支持。這都是對我非常寶貴的經驗,并且能夠在未來的項目中一直收益。
05/結語
作為在國內工作過的設計師,在JCFO的五年中我最感動的是有機會從概念到施工參與到項目的每一個階段。與國內的設計院分工明確不同,JCFO并不存在方案組和施工圖組的區別,每個人都會有機會參與項目的各個階段。
在此過程中,我從同事那里學習到了形式,材料對于后續施工難度與完成質量的影響,從建設方那邊了解到施工做法對于長期使用的影響,從園丁那里學到了樹種與種植方式對于植物和鋪裝的影響,從樹木學家那里了解到如何保護或者移栽一棵大樹。
這些經驗不能讓設計更有創意,但是可以讓我們的設計能更好的為使用的人服務,也能減少后期的維護難度,也讓我認識到設計的方方面面。
作者|吳逸青
校對 | Dipo
專欄編輯|Monica
發文編輯 | Lqinie
審核編輯|Yiwen
版權?建道筑格ArchiDogs,轉載請聯系media@archidogs.com
若有涉及任何版權問題,請聯系media@archidogs.com,我們將盡快妥善處理。
Reference:
《Taking measures across the American landscape》
https://waterfrontparkseattle.org
https://waterfrontseattle.org
https://waterfrontseattl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