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息,激活遺存空間聚焦全球議題


第九屆深港城市\建筑雙城雙年展
12月10日開幕
2022年12月10日下午,第九屆深港城市\建筑雙城雙年展(深圳)開幕式在深圳市羅湖區粵海城?金啤坊召開。深圳市市長覃偉中、副市長張華、深圳市政協副主席、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局長王幼鵬、市政府秘書長高圣元、羅湖區人民政府區長范德繁、總策展人魯安東、王子耕,廣東粵海置地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永剛、雙城雙年展(香港)代表呂達文建筑師等嘉賓上臺參與啟動儀式。

2022年12月11日第九屆深港城市\建筑雙城雙年展(深圳)(以下簡稱“深雙”)將正式向公眾開放。這不僅是一場令人充滿期待的文化盛事,更是深圳引以為傲的一張城市文化名片。展期將持續至2023年3月,預計在三個月展期內將有超過兩百場活動依次舉辦。屆時,不同背景、不同年齡的人們得以在這一特別的場所相遇,市民們也將更加了解自己所生存的城市,更好地參與到建設和美化自己的城市中。
本屆深雙由建筑與城市規劃學者魯安東、青年建筑師王子耕和設計策展人陳伯康(Aric Chen)三人共同擔任本屆總策展人,將延續深雙“城市即展場,展覽是實踐”的原則,設置“何以共棲”“物靈之旅”“寰宇對話”“未來聚居”“共同行動”五大主板塊、由“萬籟之跡”“圖書策展”“寰宇制服”“循環共創”“流浪動物之家”“美術館聯動計劃”六個單元組成的特別板塊,“UABB品牌館”“香港館”“羅湖館”三個專題館,以及常設展“即地制造”,從認知、方法和行動三個維度重點關注當代城市的綠色可持續發展、著眼于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的城市應對策略,探索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之道。
跨領域合作
15個國家數百位國際參展人
拓展深雙視野及話題
本屆深雙主策展團隊具有年輕化、多元化和專業化等特點,通過對多領域的聚焦關注,共同為本屆深雙帶來全新的策展視野。魯安東是南京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曾擔任2019深雙學術委員會委員,帶來建筑在學術層面與實踐層面的結合性的探索,為本屆深雙提供了人地關系角度的全新思索。王子耕是鏡像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師、中央美術學院建筑學院副教授、建筑系副主任,作為深雙首位80后總策展人,他以生動的思辨與敘事方式,把屬于青年的先鋒視野及關注焦點融入本屆深雙的城市思考及實踐中。陳伯康是荷蘭新建筑協會(Het Nieuwe Instituut)的館長和藝術總監,擁有建筑、設計、材料、文學、策展等多重專業背景的他,以全球性思維為本屆深雙帶來前沿的新設計策展實踐。

▲從左至右:魯安東、王子耕、陳伯康(Aric Chen)
本屆深雙邀請到來自中國、美國、英國、瑞士、荷蘭、德國、意大利、奧地利、丹麥、冰島、芬蘭、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印度尼西亞15個國家的數百位國際參展人參與,所呈現的作品主題從宏觀的生命與環境的密切關系、多樣的生態認識論、跨領域的對話與實驗,到環保理念下城市與建筑實踐者持續的創新和行動;聚焦城市氣候、生態變化等全球性議題,同時也關注當下生活方式、流浪動物等日常相關的話題,共同探討未來城市新前景。同時,開幕周及展期將舉行一系列豐富的學術交流活動及大眾活動,深圳各區六個分展場也將呼應深雙主題延展至在地實踐。
實踐分展場是由深雙所延展的本地實踐案例展場,由各區政府參照主展架構與運作模式主辦,既呼應深雙主題,又具有交流價值,同時代表深圳特色。第九屆深雙分展場遍布前海合作區、南山區、龍崗區、龍華區、坪山區、深汕特別合作區,是歷屆深雙分展場地域版圖最為遼闊的一屆。
零號作品
激活城市遺存空間
延續年輕內核與奮斗精神




▲ 第九屆UABB 主展場
金啤坊位于深圳粵海城項目,前身是原金威啤酒廠(一廠)。曾孕育著深圳唯一土生土長的啤酒品牌——金威啤酒,那是深圳人的共同記憶,它陪伴著來自五湖四海的第一批城市建設者干杯暢飲、追逐夢想,也深度參與著深圳人的日常生活,餐桌、宴會、大排檔上都有它的身影,是獨一份的深圳味道。2012年,金威啤酒廠成為了轉型房地產行業后的粵海置地的首個項目。2019年,URBANUS都市實踐建筑設計團隊贏得設計競賽,負責項目整體改造,改造團隊自研究策劃與改造之初就提出了“即地制造”策略,本次的展場成為本屆深雙的“零號作品”。
羅湖的城市更新正快速將曾經的工業城市肌理轉換為大尺度的商業建筑綜合體,金啤坊是保存在城市中心且條件較好的工業遺存,其工業建筑的“生產功能”將被重新激活,以延續深圳的年輕內核與奮斗精神,以工業底座為基礎重塑一座精神坐標,獻給深圳。
六大板塊
“城市策展”催生未來創變
打開敘事全新可能
策展人認為,“生息”這一概念既包含著空間上的多元共生,也體現了時間上的生命節律;它既是一種面向未來的宇宙觀,也富有中國文明的傳統智慧?!吧⒌某鞘小笔且粋€共生之場,是“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一個組成部分,深圳應該成為一座以生息的觀念和價值為導向的城市,而本屆雙年展將是展示這一城市愿景最恰當的時間與地點,故而展覽從認知、方法和行動三個維度來闡述“城市生息”這一主題的內涵。




▲“何以共棲”板塊部分作品
何以共棲(Urgent Question)板塊是面向未來向自我提問,意在激起人類對末知的敬畏,在社會的生產關系結構中面向未知時代的反思和思考。本板塊由“問題導向”“寰宇視野”“面向關懷”三個層面展開敘事,置身于跨學科的中心交集,由各個領域的行動者們協力共創,用前沿的知識去服務社會。



▲“物靈之旅”板塊部分作品
物靈之旅(More-than-human Adventure)板塊旨在探索作為非人類生態系統縮影的城市環境。我們周遭的城市并不僅僅由人類組成。我們被各種有形和無形的生態系統所包圍,包括微生物和其他動植物,土壤、水和廢物的循環,以及空氣和思想的流動。



▲“寰宇對話”板塊部分作品
寰宇的宇宙觀是超越人類為中心的宇宙觀,是多視角的認知圖譜,是不同核心的知識結構組團。寰宇對話(Cosmologic Dialogue)板塊意在建立不同視角的連接,以超越線性的方法和思維,共同尋求現行城市和建筑發展下的新契機。



▲“未來聚居”板塊部分作品
未來聚居需要全球視角與地球視角,我們面對的氣候危機與生態轉向是全人類的共同挑戰,其需要實驗,尤其是對城市\建筑的實驗。這場實驗不是對技術的實驗,未來聚居(Co-Living Lab)板塊將聚焦城市\建筑領域的生息思維,運用生息視角識別原型性的未來基因,進而在諸多實驗性探索之間建立新的連接。



▲“共同行動”板塊部分作品
深雙的“生息之旅”從提問開始,經由發現、對話、實驗,最終付諸行動。面對全人類的共同挑戰,我們唯有共同行動。共同行動(Common Action)板塊聚焦“青年”“在地”和“想象”這三個行動關鍵詞,包含“青年深雙”“虛擬深雙”“設計城市想象”等子板塊,將邀請觀眾遠眺群山、窺探星空、感知永恒里的生息。
此外,第九屆深雙還設有特別板塊,包含“萬籟之跡”“圖書策展”“寰宇制服”“循環共創”“流浪動物之家”“美術館聯動計劃”六個單元,策展人希望通過聲音、書籍、服飾等更貼近大眾的載體和有溫度的方式進一步傳遞“雙碳”理念及可持續的生活方式。
本屆深雙還設立了三個專題館,分別是UABB品牌館、香港館和羅湖館。其中UABB品牌館首次以特別展覽的方式回顧了歷屆話題與作品,重申雙年展之于城市的價值與意義,重現思想碰撞、想象力匯聚之現場。位于品牌館首層的價值展區,邀請觀眾在主題裝置空間中開啟UABB的五重角色之旅。UABB和這座年輕城市一樣,保持多元、互動和樂觀主義,不斷總結經驗、發現問題、尋求對策,在世界的語境中尋找、釋放新的發展動力,以“城市策展”理念催生未來創變。

▲ 第九屆UABB 主展場品牌館
深港城市\建筑雙城雙年展由深圳一方從 2005 年開始創辦,2007 年地緣緊鄰的香港受邀加入,展覽演變為雙城互動、一展兩地的獨特類型——雙城雙年展。本屆雙城雙年展(香港)是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 成立 25 周年的活動之一,以“集籽種城”為主題,所有展品在深雙香港館以實體或者數碼的形式再次展出,實現雙城互動。
深雙主展場首次落地羅湖。羅湖館是介紹東道主羅湖區的主場,以“橋接:灣區樞紐,萬象羅湖”為主題,展示羅湖區的不斷發展與變化。在本屆雙年展展期結束后,羅湖館將作為半永久館繼續保留。

▲ 第九屆UABB 主展場香港館、羅湖館
從金威啤酒廠到金啤坊,從敢為天下先到即地制造,深圳正在進入一個新的制造時代;對其的改造不僅僅是空間的改造,更是公共觀念的轉變,人文基礎設施的升級。常設展“即地制造”是“即地制造實驗室”的啟動展,將從制造出特區的時代精神切入,探尋制造一個全新灣區時代的特質與動力。
多維友好
全流程的可持續循環
所有生物都可以共同分享
基于第九屆深雙“城市生息”主題,著重鼓勵參展藝術作品對可持續問題進行系統性思考,為公眾帶來更多可持續的多樣性啟發。策展團隊在籌劃之初,便將可持續循環理念納入展覽設計與制作的全周期考量,制定了一份《可持續材料和設計手冊》,提倡環境友好的展陳方式,鼓勵參展人創造性地使用再生材料等新環保材料,制定完整的展品回收計劃,盡量避免材料和資源的浪費,形成了一套具有完整鏈路的“可循環模式”(after-life management)。



本屆深雙在環境理念、關注對象、行動內容等維度上,全方位貫徹友好理念。除策展思路中充分傳遞出的“環境友好”理念外,多個板塊內容均體現了對全生物的友好關懷。如,物靈之旅板塊中以蘑菇為主體創作的“反方向的構筑”,再現和探討生態系統的自我循環 ,展現了菌類生物自然生長的奇妙智慧;特別板塊中的“流浪動物之家”,邀請了31位優秀建筑師與藝術家為流浪動物合作設計并制作綠色低碳居所。




▲ “流浪動物之家”部分作品



隨著數字科技的發展與后疫情時代的影響,本屆深雙參展作品運用多媒體數字化技術的比例較往年顯著提高。共同行動中的虛擬深雙子板塊,根據植物根菌網絡新研究的成果啟發,通過世界領先的高精度云渲染、實時多人交互的虛擬現實技術等多重數字科技。此外,寰宇對話中的“虛實相生”單元,也借由元宇宙、電子游戲引擎或“數字孿生”(digital twin)等新型虛擬技術,讓原本抽象的氣候問題具體化、可視化地呈現。
提前預約
青年深雙+深雙學堂
深雙首次嘗試開啟“夜間模式”


▲ 第九屆UABB 主展場夜景
本屆深雙聚焦呈現青年設計師與研究者的力量,增加了展覽各板塊的青年參展人比例,80后、90后在參展人總量的占比超過了60%。青年深雙子板塊由劉珩擔任策展人,通過公開征集評選入圍了8個展覽方案。參展人分別來自哈佛大學、劍橋大學、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清華大學、中央美術學院等全球高校和研究機構,其專業背景及所關注的議題涉及建筑學、環境科學、海洋生態學、地理學、交通工程、經濟學、社會學、藝術、哲學等不同學科。青年參展人們以創新、多元的跨學科參展作品回應城市發展中迫在眉睫的種種問題、探索大灣區未來應采取的平衡發展模式,共同攜手面對未來空間發展的復雜挑戰。

“深雙學堂”是深港城市\建筑雙城雙年展的公共教育平臺,旨在搭建專業界和公眾之間溝通的橋梁,打開“城市\建筑”的知識壁壘,讓不同背景、不同年齡的人們相聚一堂,通過豐富多彩的系列免費課程與公眾活動,讓人們更加了解自己所在的城市。
本屆深雙將延續往屆的深雙學堂、公眾互動等特色活動,并結合時下青年流行文化元素,以期突破傳統的展期活動形式,并嘗試在深雙現場開啟“夜間模式”。同時,本屆展覽還將面向廣大市民群眾提供公益導覽,公眾可在展覽期間通過官方渠道提前預約,即可跟隨專業導覽人員深入解讀展覽內容。
城市是人所需要的共有之場,反過來共有之場也在塑造市民。本次在老金威啤酒廠舉辦深雙,正是深雙秉持的“城市即展場,展覽即實踐”原則的體現。在這塊被激活的城市遺存空間中,人們將會找到共同的城市記憶和基因,建立起情感的凝聚認同,也將被喚起對于城市的深入認知。三個月的時間中,建筑師、藝術家和大眾將形成一種廣泛的、多維度、多領域、多層次的互動,以期為我們生息的城市尋找到更好的通往未來之路。讓我們共同走進第九屆深港城市\建筑雙城雙年展(深圳)。
攝影:胡康榆
策展信息
■ 第九屆深港城市\建筑雙城雙年展(深圳)
主題:城市生息 | Urban Cosmologies
主展場:深圳粵海城·金啤坊(原金威啤酒廠)
地址:深圳市羅湖區東昌路9號
展覽時間:2022年12月10日 至 2023年3月
分展場:前海合作區、南山區南頭古城、龍崗區國際低碳城、龍華區大浪時尚小鎮、坪山區大萬世居、深汕特別合作區
主辦單位:深圳市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政府
執行單位:廣東粵海置地集團有限公司
支持單位:深圳市雙年展公共藝術基金會、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專項資金支持:深圳市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
總策展人:魯安東、王子耕、陳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