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23年威尼斯雙年展的大背景下,筑格傳媒ArchiDogs聯合國際知名建筑大師馬清運,以「深·綠DEEP GREEN」回應中國鄉村實踐對于「未來實驗室 The Laboratory of the Future 」的思考。我們邀請多組深入村落研究與實踐的團隊,解讀他們對于鄉村的介入:邊界、記憶、符號、形態、媒介、對話、協作、共榮,試圖跳出形式與空間,以更樸實真切的方式探索鄉村之綠。透過標準、感知和資源三維角度,重新審視「綠」在中國城鄉發展中的定位。



「深·綠DEEP GREEN」參展方系列推文將按照展廳順序,依次介紹本次建筑展的參展方及合作團體。從多維化的角度,解析從不同角度介入中國鄉村的建筑設計理念,探討在當代中國鄉村背景下進行的設計實踐。本文是該系列的第六期,介紹位于E區“共榮”的參展方——LANDartitude 景度景觀。


E2展位:曾穎老師與米蘭理工Trabucoo教授交談
E2展位現場交流:LANDartitude 景度景觀

E2展位現場交流:馬清運教授與曾穎老師

開幕式

開幕式與馬清運教授
線下論壇
E區子題為“共榮”,展出playze建筑設計事務所和LANDartitude 景度景觀的作品,前者透過集裝箱的空間序列,向民眾展示和推廣了有機農莊的產品與生活方式;后者以楊梅鏈接包括種植、加工和文化發展在內的“多產業+多區域協同發展”。除了為城市居民引入自然生活理念,更以產業鏈為誘因,創造人口回流和村落振興,實現共同繁榮。村落的發展并不只有物理的建設,地方產業和生活的鏈接所塑造的區域認同感,才是核心驅動力。
參展方:LANDartitude 景度景觀
LANDartitude景度工作室以景觀作為一種“媒介”介入中國的鄉村建設。工作室的研究包括多項國家級、省部級鄉村建設課題及鄉村設計教學實踐。工作室注重行走的觀察、體驗與感知研究;注重景觀作為一種基礎設施的過程設計和運作邏輯;強調在美麗鄉村建設中,通過景觀把鄉村產業、社區建設和地方文化相鏈接的混合功能。
LANDartitude 景度景觀2007年成立于美國舊金山,先后在舊金山、杭州設立工作室。工作室的主創設計人員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曾工作于SMITH GROUP JJR、SWA 等事務所。目前任教于中國美術學院建筑藝術學院風景園林系。


參展作品
楊梅超級鏈接:景觀規劃引導的東魁楊梅產業、社區和文化復興
浙江省臺州市
楊梅超級鏈接(Waxberry Hyperlink),是一個位于中國臺州市黃巖區57800公頃的項目,其創造了一種新的“東魁楊梅集成創新”愿景。通過與政府、多學科專家和利益團體的合作,在過去的3年里,設計團隊跨越10個行政區和超500平方千米的現場調研,協調多方意見,以景觀規劃為主要媒介,共同制定了東魁楊梅的規劃策略。
楊梅區域發展策略
在六鄉二鎮場地踏勘后,對楊梅種植地的地形、土壤和溫度、梅農人數,楊梅產量等大數據進行收集和分析。結合產業現狀,制定楊梅種植、水果加工業和文化的“多產業+多區域協同發展”策略。
東魁楊梅母樹園
通過重建母樹園,改善母樹周邊環境和增加活動內容,提升東魁楊梅母樹對游客的吸引力。同時,東魁楊梅博覽館的建造提供了東魁楊梅種源優勢、歷史文化傳播和技術交流的載體。核心區的建設也幫助了當地村民重建對母樹所在地村落的歸屬感和自信心。
東魁楊梅母樹園建造鳥瞰



東魁楊梅母樹園模型照片
十里東魁羅幔楊梅帶
(繽紛大道)
平田鄉作為黃巖東魁楊梅高產區,卻缺少相應的基礎設施來幫助東魁楊梅產業的發展。景觀設計以羅幔結構為原型,衍生發展出一系列的亭子、大棚、公車站。這種景觀構筑物不僅為當地村民生活提供暫歇之所,更為東魁楊梅的生產運輸帶去便利。
楊梅大棚

楊梅大棚夜景

楊梅巴士站

楊梅產品


現場展示
下期預告
本期介紹位于E區“共榮”的參展方——LANDartitude景度景觀。下期「深·綠DEEP GREEN」參展方系列推文將進入F區“記憶”,展示401工作室 & 泰順溫州理工研究院如何以“桃花源記”中描繪的中國傳統鄉村為范本,從江南文化、藝術營造、可持續設計出發,進行當代的中國鄉建設計。
發文編輯|Houxuan
專欄/審核|Monica
審核編輯 | Miranda
版權?建道筑格ArchiDogs,轉載請聯系media@archidogs.com
若有涉及任何版權問題,請聯系media@archidogs.com,我們將盡快妥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