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23年威尼斯雙年展的大背景下,筑格傳媒ArchiDogs聯合國際知名建筑大師馬清運,以「深·綠DEEP GREEN」回應中國鄉村實踐對于「未來實驗室 The Laboratory of the Future 」的思考。我們邀請多組深入村落研究與實踐的團隊,解讀他們對于鄉村的介入:邊界、記憶、符號、形態、媒介、對話、協作、共榮,試圖跳出形式與空間,以更樸實真切的方式探索鄉村之綠。透過標準、感知和資源三維角度,重新審視「綠」在中國城鄉發展中的定位。



「深·綠DEEP GREEN」參展方系列推文將按照展廳順序,依次介紹本次建筑展的參展方及合作團體。從多維化的角度,解析從不同角度介入中國鄉村的建筑設計理念,探討在當代中國鄉村背景下進行的設計實踐。本文是該系列的第十期,介紹位于H區“媒介”的參展方——在行建筑設計&鋒茂建筑設計。


H1展位:在行建筑設計&鋒茂建筑設計
H區子題為“媒介”,是將原本毫無關連的兩者連接在一起的重要元素。對于鄉野,實體的媒介莫過于公共廁所。相較于解決生理需求,在行建筑&鋒茂建筑的橋廁、筒廁、棕廁,以一廁一景的鄉野場所,串連各自獨特的村落人事物。而筑格傳媒以傳播的角度介入,從內容輸出、到紀錄片、再到青年鄉創大賽的設計與宣傳,拆解鄉村問題的復雜與獨特性,發掘潛在的品牌價值。
參展方:在行建筑設計&鋒茂建筑設計
近期,在行建筑與鋒茂建筑一起合作在中國西南地區進行了一系列的鄉村振興項目。
在行建筑在實踐與研究中,關注新時代“鄉村振興”及“城市更新”帶來的挑戰與機遇,思考時代背景下中國式鄉村未來的發展方向,形成獨有的見解與策略,不斷創新、拓展新時代、新背景下的建筑實踐與研究。
鋒茂建筑致力于在城市與鄉村創造一種嶄新的方式讓人們聚集在一起的建筑設計。建筑在融入所在周邊環境的同時,關注它所創造的功能和社會價值,在每一個設計中給予創造性的回應。


參展主題
鄉村基建
Rural Infrastructure
公共廁所作為鄉間最需要的公共配套設施,將農民生理需求與農作休息、農具儲藏以及農業觀光旅游等功能集合成了農業配套綜合體。注重廁所的景觀化和廁所文化建設,對每一個獨特的場地進行回應,一廁一景。
建筑師對當地合適的生態科技的運用,將科技與農業生產進行融合。同時建設過程中通過當地材料的運用,與當地工人的積極合作,以在地建造的方式推動中國式的鄉村振興。
參展作品
棕廁
四川省宜賓市
項目位于屏山縣大乘鎮一個起步的現代農業生態園內部,作為整個片區啟動項目,廁所與停車場相結合,為周邊提供了最基本的功能配套需求。

插畫? RUIS
建筑依托山勢,以傳統雙坡屋面與四周場地呼應,一層中央布置為休息區,兩側環繞家庭衛生間及無障礙衛生間。二層兩側分別布置男女廁所,以共享的洗手區進行串聯,并通過樓梯與一樓相聯系。

停車場道路與廁所 ? 呂曉斌
整個建筑以輕鋼結構為支撐體系,便于快速搭建。外側覆蓋以本地區的棕毛編織而成的磚塊,形成一個透氣、透光的生態“蓑衣“。


夜景? 呂曉斌
中央休息區? 呂曉斌

中部細節? 呂曉斌

棕毛磚細節? 呂曉斌

屋架細節? 呂曉斌


建筑模型 ? 鋒茂建筑
橋廁
四川省宜賓市
項目所在的高橋村位于四川宜賓宜長興百里翠竹長廊旁,是一個藏在林徽因詩歌《十一月的小村》中的美麗川南小村莊。近幾年以竹文化、竹產業為主題,打造竹特色農旅融合鄉村振興示范村。
插畫 ? RUIS
廁所靠近村子入口區域,處于一片農田之中,兩側道路與農田大約有4米的高差。建筑以連續循環、立體折疊的結構體系將兩側道路系統進行聯接。將農民日常的生活作息與游客的功能設施進行了融合。
總體鳥瞰 ? 張元戎
竹模混凝土以及附近生產的翠綠色瓷磚的使用也對當地竹文化形成了一種呼應。圓形泡泡窗和屋頂露臺的設置既給建筑提供了一個內外對話的窗口,也為建筑提供了可游可憩的歡樂氛圍。

農田與廁所 ? 張元戎

廁所內景 ? 張元戎

建筑模型 ? 鋒茂建筑
卷廁
四川省宜賓市
卷廁坐落于宜賓安石,一個以酒鄉魚美為背景的示范村。與前面兩個廁所左右并置的方式不用,卷廁則以一種分離式的構成模式,以混合使用的方式解決男女廁所的比例問題,從而達到峰谷的分流。

插畫?RUIS
整個建筑拾級而上,以一條輕薄的大屋頂界定整個區域,也為村民及游客們提供了一個休閑交流的檐下灰空間。纖細的鋼柱,與背后的竹林融為一體。
整體透視 ?呂曉斌
每個卷廁以鋼絲網為籠子,內部用當地的紅砂巖小石塊填充。每當有人進入內部,都會有悠揚的音樂響起,為使用者提供了一個獨特的使用體驗。

紅砂巖鐵籠與休息座椅 ? 呂曉斌

紅砂巖鐵籠與殘坡 ? 呂曉斌
整體透視 ? 呂曉斌

卷廁細部 ? 呂曉斌


建筑模型 ? 鋒茂建筑
下期預告
本期介紹位于H區“媒介”的參展方——在行建筑設計&鋒茂建筑設計。下期「深·綠DEEP GREEN」參展方系列推文進入I區“形態”,展示浙江大學建筑歷史與遺產保護國際中心提出的以生態村為核心的五個主題——廁所革命、中國傳統村落歷史遺產修復、農村扶貧以及中歐合作課程,并以這五個現實且雄心勃勃的戰略指向“真正的綠色”。
發文編輯|Houxuan
專欄/審核|Monica
審核編輯 | Miranda
版權?建道筑格ArchiDogs,轉載請聯系media@archidogs.com
若有涉及任何版權問題,請聯系media@archidogs.com,我們將盡快妥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