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沙龍活動現場
本期嘉賓 丨 馬清運
美國建筑師協會會員
美國南加州大學建筑學院前院長
馬達思班創始合伙人


馬清運,生于1965年,獲得清華大學建筑系建筑工程學士學位,及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筑學碩士學位,曾先后擔任賓夕法尼亞大學、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蘇黎世工學院等多所歐美頂級院校的客座教授。1996年馬清運在紐約創立美國馬達建筑設計事務所,1999年在中國創立馬達思班建筑設計事務所,連續兩年受邀擔任2007、2008美國羅馬學院獎評委,被評為“建筑先鋒”、“歐亞建筑新趨勢代表人”,2010年,被美國《商業周刊》評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設計師”之一。
馬清運曾擔任青浦區城市發展建筑顧問,美國洛杉磯規劃委員會委員,期間參與了洛杉磯生態走廊,奧運村再使用規劃,等多項討論評審,為城市的空間發展及設計生態做出有益工作。擔任迪士尼上海項目顧問以及阿布扎比文化旅游局的規劃及建筑評審委員。
他的實踐跨越藝術、教育、商貿、時尚、展覽及公益等多個領域。
嘉賓分享 / 西安國際文化傳播中心
馬達思班 / 馬清運
“對于設計,一切on-going的都有可能going-off,但對于馬達思班,每一次on和每一次off都是第一次…….新鮮……刺激……”
——馬酵父

西安國際文化傳播中心 ?馬達思班
-
設計簡介
西安國際文化傳播中心位于高新區規劃中的中央創新區。場地原來有限的都市特殊性由于從場地中央穿過的地質限制帶,變成此區域中最有特征的街區。
除了被可以想象中的一般肌理性都市建筑的包圍之外,只有遠處連綿不斷的秦嶺山脈與地塊的地質限制有暗示。案名的“谷”不可避免成為對這個項目暗示的直接表現。接著的聯系就是如何將平面的邏輯和形體的邏輯高度吻合,達到不被地標的結果成為設計的原因。
建成后的國文中心將吸引有高度創新性的機構和公司,賦予豐富的商業功能,構成一個都市生活的場景和城市形象的名片。
-
設計思路
“在新區的建設過程中,因為它發展的速度以及對未來的可變性的這種適應,那么建筑師最大的責任實際上是保持理性。保持理性的狀態就是對未來的可變性要有足夠多的對應的策略。”
“另外一個就是它的功能的組織和建筑形體要達到一個高度的結合。實際上新區的活力也來自于它的功能的組織,特別是功能組織的靈活性,對于未來未知性的反應和對應的能力。”
“最后一個實際上也就是建筑形象,因為在我們建筑學的范圍討論,建筑形象,它的地標意義或者它的造型的特征,并不在我們學術圈里作為一個主要的問題來討論的。但是作為一個城市的發展,在這個階段出現的建筑,必須要有形式的可辨度,同時也要有這個地區精神的在某種程度上的代表的作用。它的建筑品質還是要為地區以后發生的建筑,創造一個參考體系。(雖然)不能說是提高整體建造的素質,但是要完成一個建造體系標準的過程。”
“所以在這種三個原則的思考之下,我們著手進行了建筑的設計,以及在業主各方的支持和理解,還有努力下,完成了(這座)房子目前的狀態。”
“大家可能也(已經)去看過,也希望大家能夠在未來它的使用過程中經常來看,然后看看我剛才說的那三點,理性,功能的靈活性,和地標的引領性,它是否能夠hold住未來的時間?”
——馬清運
節選自馬清運老師在主題沙龍中的分享發言

西安國際文化傳播中心 ?馬達思班

西安國際文化傳播中心 ?馬達思班
-
建筑生成
“大家看到的場地其實就是我們建筑坐落的地方,其實它跟其他的場地沒有任何區別,也是用交通道路環繞,一個長方形的非常中性的generic(通用的;一般的)的一個urben block(城市街區)。
但是我們非常有運氣的是什么呢?這個街區的中間有一個叫做地質斷裂帶的這么一個現象。所以這個房子的真正的起因,就是這個地質斷裂帶。實際上被地質斷裂帶分開了兩塊,而兩塊大概都是一個具有不同邊長的三角形。
雖然地質斷裂帶是非常挑戰的一個地塊,但實際上最后的結果是一個非常有運氣的一個偶然。這種偶然就是我們設計所有靈感來的地方。
這是我最早的兩張草圖,把這個場地變成兩塊三角。最初希望這兩個建筑的高度有不同,主要是(因為)它面對的兩個街區也不同,所以建筑的高度在總體規劃的要求下,做了它們高低的變化。
這個就是看到的地質斷裂帶切完以后,在容積率不規定的情況下建筑的最高高度。那么它的容積率就會被一層一層切掉,實際上在切一層一層的時候,都是在切最大的信封包含的建筑面積,直到切到這個的時候,容積率就恰到好處。這個時候帶來的結果就是這么一個形象,極其理性。
但是作為一個建筑師,如果如此理性的得到這么一個形式,大概覺得也不太過癮。所以也有很多的形象的比喻,比如說兩座冰山,兩座山峰一大一小,中間夾著一個川,然后又有退臺,還有對陽光,對方向,以及對辦公使用的戶外的這種環境。
那么當然這里也有功能,我剛才說了這個功能仍然是一個非常普通的,但是也是非常有長遠意義的,就是辦公、會議和商業。
大家看到的藍色的辦公,所有的退臺就變成每層辦公都有的流露在外面的室外的這個空間,將來也會處理成景觀退臺的效果。”
——馬清運
節選自馬清運老師在主題沙龍中的分享發言
-
鄉土,馬清運的兩難思考
“西安是我的老家,我在西安做房子的時候,大概有在(與)其他地方做房子不同的兩個感覺。
一是感覺,所有的人都非常知道我,我做什么可能都不夠新鮮,所以在創作方面更有壓力,更要拿出更好的作品;
第二個是,做老家的房子,因為想的太多,特別是西安又有歷史,又有未來,還有景觀,還有生態,所以也感覺到這個必須得簡單,不能把所有想的東西都變成了建筑的處理的語言。
所以在老家就是責任重大,然后又知根知底。
希望這次,我將在老家的作品分享給大家,能夠滿足我作為陜西鄉黨的兩難的思考。”
——馬清運
節選自馬清運老師在主題沙龍中的分享發言
-
分析圖紙

場地分析圖 ?馬達思班

設計概念 ?馬達思班

技術指標 ?馬達思班

功能分布 ?馬達思班

-
項目信息
設計公司:馬達思班
主持建筑師:馬清運
用地面積:20729.8 m2
建筑限高:80 m容積率:2.00
總建筑面積:93622.64 m2
地上建筑面積:41458.00 m2
地下建筑面積:52244.64 m2
合作單位: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發文編輯|Olivia
專欄/審核|Monica
審核編輯 | Miranda
版權?建道筑格ArchiDogs,轉載請聯系media@archidogs.com
若有涉及任何版權問題,請聯系media@archidogs.com,我們將盡快妥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