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4的轟動米蘭設計周的貓桌、屋頂跑道學校,到2016的美間科技——線上軟裝設計工具產品,再到2018之后的海曙學校、金昌昕萌國際幼兒園、以及江南贊,阮昊和“零壹城市”以具有創新性的思考,在不同尺度空間、設計與科技領域間的自如切換。
在杭州與阮昊交談之前,我們最好奇的是事務所名稱的由來,“零壹城市”似乎從一開始就被深深烙上了互聯網的印記。
正如阮昊的解釋,“零壹”從零開始,壹心壹意地做自己的事,也許能夠一鳴驚人。設計的創造就是一個從零到壹的過程。在阮昊的價值觀里,設計師更重要的是要先去創造,然后找到方法從而產生一定的創新。正如他最初創造了貓與人互動體驗的家具貓桌,然后又將這一用戶導向的想法升級迭代,拓展到模塊組合化的2.0版本。
如果說貓桌是阮昊在感知尺度的一次成功地嘗試與創新,那么,當尺度升級到“城市”,他關注的則是在高密度“城市”空間中,人的工作與生活方式的平衡。這是阮昊的思考,也是設計應當為“城市”做的事情。
經過幾個小時的暢快交談,我們漸漸讀懂了“零壹城市”的使命感。
01
共創設計: 拒絕大師主義
█ 從貓桌開始,您一直強調將“樂趣”傳達給用戶,如何讓不同的設計做到“有趣且快樂”呢?
R:首先,別太把自己當回事,這個世界缺了誰都能轉。不需要背負傳統、理念、主義的沉重包袱。不要糾結于你的設計能給社會帶來多大意義,或在整個歷史長河中占據怎樣的位置。做設計其實很簡單,創造有趣的空間,讓普通人開心。
我們設計的不是房子或者產品,而是有趣的城市生活方式,最終讓更多的人感受到空間的趣味性。在城市的某個街道,轉角就能遇到驚喜。我們最近在建的項目是金昌昕萌國際幼兒園,地塊容積率和建筑密度都非常高。面對擁擠的空間環境,解決方式很簡單:先將地面抬起來,讓孩子們能夠在首層跟二層間擁有起伏的游樂空間,再在上面放置一棟棟的小房子,房子間圍合出半開放的有多種可能性的、有趣的院落。



柯橋昕萌國際幼兒園 ?零壹城市
█ 在明星設計師和大師林立的時代,您是怎么想到邀請核心用戶群體直接參與設計呢?
R:現在已經不是強調“大師主義”的時代了,每一種聲音都應該有機會被聽到,每一種價值都應該有機會被關注。如果你覺得自己的設計是“大師作品”,就一定不可能有開放的心態與他人共同創作。我們與每日互動的創始人共同設計了科技公司的總部的建筑立面,非常具有創新性,這一設計還申請了專利,他本人也是專利的第一發明人。


每日互動總部辦公大樓 ?零壹城市
后來在做未來科技城海曙學校時,設計之初我們找來了空間的使用者——小朋友,讓他們畫出自己理想中的城市與學校。當時他們就畫出了一個個自由散落的小房子、還有自由的街道、快樂的游樂場。作為建筑師,我們只是通過專業能力,將他們的愿望用建筑語言轉化成了學校空間。就是這么簡單、快樂有趣,沒有那么復雜。



杭州未來科技城海曙學校 ?零壹城市
02
尊重用戶體驗的底層邏輯
█ 天臺二小項目備受關注的點在于為小朋友創造了屋頂跑道,這似乎是在“逆境”中激發的設計靈感,在巨大的矛盾沖突中,你們是如何克服阻礙的?
R:天臺二小屋頂跑道學校是一個很奇特的案例,項目要求在7000㎡的場地上建一個11000㎡的學校。這與規范中規定的200米環形跑道的功能需求和用地擁擠的現實條件之間產生了強烈沖突。這看似魚和熊掌不能兼得的一種狀態,但兩者又必須兼而有之。
我們最終的設計其實突破了很多建筑規范。首先,樓上的環形跑道與樓下的教學樓間距0米,而規范要求二者之間必須滿足25米間距,這在當時是一個非常大膽且具有顛覆性的想法。當時的一些老專家否定了這一想法,但我們最終成功地說服了他們。這是因為考慮到空間最終的使用者,如果不能建跑道,就意味著無法為孩子們提供一個運動場地,這相當于殘酷地剝奪了他們6年快樂奔跑的時光!達成共識后,我們就能夠用建筑學專業知識,解決概念落地背后的技術問題,才能得以真正實現屋頂跑道學校。
這個設計最大的價值在于,我們為他人創造了新的學校形式,之后有越來越多的人采用這種方法解決問題,在我們的基礎上作出了再創新的實踐。這也正是我們希望看到的結果。



天臺第二小學新校區 ?零壹城市
█ 那么你在做這種有趣的設計時,如何將不同的生活體驗帶入到作品中?
R:如果設計師不去體驗生活,很難做好設計。因為你的腦海中沒有場景和畫面感,無法想象用戶如何在生活中使用空間。所以,設計的出發點一定是基于對生活的觀察和熱愛。
在設計時,我們會模擬各類人群在空間中可能發生的行為,通過收集用戶體驗,找到空間布局的合理性。此外,從電影中找尋靈感也是一種簡單直接觀察生活的方法。一部好電影是有情節和代入感的,設計師從中感受人物的生活方式,將記錄下的場景體驗轉化到自己的作品當中。
█ 大到校園建筑規劃,小到貓桌,在做不同尺度的設計時,是否會遵循同一個出發點?
R:我們所做的所有設計,不論尺度大小,都會從用戶需求開始。城市片區還是互聯網產品,都是沒有區別的。這一出發點可以跨類型、跨功能、跨尺度。為更好地將其貫穿于設計的各個階段,我們在進行一個項目的時候,梳理城市的空間、關系、肌理之后,通過同理心來理解未來空間使用者的真實情感需求,會用相應的方法和技術解決不同的設計問題。


義烏新世紀外國語學校 ?零壹城市

貓桌 ?零壹城市
03
互聯網化思維下的建筑設計
█ 當下很多作品都運用到了新的技術手段,例如參數化設計。未來,科技將怎樣影響和改變建筑設計?
R:我認為現在大量的設計師所從事的具體深化設計的工作,在未來都不可避免地會被機器取代,尤其是超過500次的重復勞動,是一定會被取代的。科技對于建筑設計的介入是不可抵擋的浪潮。但即使如此,設計師對于用戶情感的細膩感知卻永遠無法被科技替代。人工智能雖然能提供一些人類自身很難想象或創造出的東西,但在更多場景下,還是需要人的介入去讀懂用戶。
未來,當科技強勢介入后,設計的大方向可能會變成:通過設計師精確地表達使用者的情感訴求,并借助科技手段生成更有趣的選擇。
█ 那么當前在建筑領域,是否已經可以運用互聯網思維去做設計?
R:我們很難把建筑設計真正意義上地轉變為一種互聯網化的產品。唯一能夠做的是在建筑設計中加入所謂的互聯網化的思考,以用戶和產品為導向、具有很強的杠桿效應以及越來越低的邊際成本的一種思維模式或一種商業模式。
互聯網化思考中很重要的一環是產品化思維。很多設計師非常排斥稱自己的設計為“產品”,認為應當是“精品”、 “作品”,我認為是一種誤區。所謂的產品化思維是指:將設計的過程或設計的成果細分,拆解成更小的創意模塊“creative components”,這些模塊可以再組合,以更高效的方式實現創意。
04
打破邊界
█ 在這種互聯網化思維的沖擊下,設計的邊界也在被打破,建筑師到底能做哪些跨界?
R:我理解的建筑師跨界主要有三種可能,未來建筑師的就業前景會越來越廣泛,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禁錮和束縛。
第一種是轉向上下游,所謂上下游是指建筑師去做一些開發或建設類工作,這個相對容易。
第二種是降維設計,因為升維在尺度和規模上都很難實現。建筑師可以做室內、軟裝、產品設計等。建筑設計是非常綜合的,它是很多細分設計領域的基礎,從建筑設計降維到其他設計領域,很多時候反而會激發更好的創作靈感。
第三種是成為設計+,也就是說建筑師可以跨不同的領域和行業,將自己的設計能力作為核心競爭力,幫助用戶以一種有趣的物化的圖形方式解決問題。比如說去互聯網、游戲、動漫等各種各樣的公司。
當然對于零壹城市”來說,我們特別希望能在垂直深度下將設計做的更好,從建筑到室內到軟裝的全流程的設計將會更加精細化和專業化,并且能夠在辦公、教育、居住和消費這四大版塊有更多建樹。



江南贊 ?零壹城市
零壹城市
零壹城市建筑事務所(LYCS Architecture)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擁有國際知名度的多元化建筑設計事務所,致力于以有趣和探索性的態度,為高密度城市中人的工作與生活方式,提供創新性的設計與高水準的專業服務。其設計類型涵蓋辦公、教育、居住和消費四大板塊,其服務范圍包括城市設計、建筑設計、室內設計與軟裝設計等,項目分布在新加坡、香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地。
采訪|栗茜
文字|栗茜、沈穎
校對|激清、鑫然
編輯|沈穎
視頻拍攝/制作 | 鄭凡琪、李歡峰
攝影助理 | 侯玥
審核編輯|Yibo
版權?建道筑格ArchiDogs,轉載請聯系media@archidogs.com
若有涉及任何版權問題,請聯系media@archidogs.com,我們將盡快妥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