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建設項目因其復雜性特點適合 EPC 建設模式,設計生產管理與建造、商務配合過程中對總包單位下屬設計院提出了更高的標準與要求;我們緊緊圍繞品質建造理念、精細建造理念、快速建造理念,根據以往諸多學校建設經驗,思考構建全面系統的新設計生產管理體系,充分發揮 EPC 項目特點與優勢,在設計、建造過程中把握主動從而形成新質生產力。
壹 設計生產管理
為適應 EPC 項目設計施工一體化特點,探索設計與施工在工程總承包項目的協同機制, 筆者針對學校 EPC 工程總承包項目,分析淺談施工企業下屬設計院設計生產管理過程中的 一些設計管理措施。
01 超前一體化策劃
設計超前一體化策劃即對項目進行整體分析,對項目進行概括性定位,進行初步施工商 務對接;根據策劃情況對項目設計需求、設計風險、設計條件、設計目標等進行分析梳理, 并提出解決思路。

需求識別與管理
形成以業主需求為導向的設計管理體系,倡導不斷挖掘業主需求,錨定業主需求,針對 需求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舉措。項目不同設計階段從功能、品質、質量、成本、進度、資源 六個維度不斷關注和滿足業主需求。

理論模塊搭建

建立需求模塊
不同需求模塊細分到不同設計階段,梳理出該階段的工作重點。

細分需求模塊
風險識別與應對
EPC 建設模式加大了工程總承包單位承擔風險的范圍,總承包商需要在項目執行過程 中對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進行預測和管理,確保項目的順利進行。

風險識別與應對舉例
設計條件輸入
設計條件輸入管理是決定設計成果質量關鍵環節,設計條件輸入需要首先要確保準確性, 其次確保及時性,再次保證完整性;因此,應加強設計條件輸入管理,形成設計條件輸入清 單,避免因設計條件輸入錯誤導致設計失誤,影響設計質量及工期。

設計目標策劃
我們以品質建造理念、精細建造理念、快速建造理念為目標,錨定建造品質,打造精品建筑;力爭品質最優、造價最省、工期最短。

建造理念

設計目標
02 設計質量控制與管理
總承包設計單位改變了以往“先設計后施工”工作模式,除對設計質量不僅僅是減少“錯 漏碰缺”等滿足合規性要求,更多的是關注設計圖紙經濟性、便利性。

我們對施工圖設計質量問題造成的原因進行調查分析,分類發現常存在違反國家規范、 設計文件深度不夠,設計施工商務聯動不密切,專業接口配合不密切,工程條件不穩定等原 因。為提高設計質量,我們制定以下設計質量保證措施。

設計方案論證比選
方案設計階段對項目投資起決定性作用,設計遵循價值工程理念,根據業主需求、場地 條件和規劃條件等資料,反復推敲功能布局與空間組合之間的關系,進行規劃方案多方案比 選。設計牽頭,聯合施工商務對方案進行聯合評審,將施工商務考量納入設計決策。


設計工作重點注重方案技術經濟比選,設計提供多種技術方案,施工商務從施工便利性、 造價經濟性進行分析比較,選擇最具性價比的技術方案。

建造交付標準
因 EPC 總包合同中“發包人要求”部分常出現對建造交付標準不明確或不完善問題, 造成項目履約過程中常常存在爭議,設計缺少有效依據,設計成果不能滿足業主需求造成后 期設計變更頻出。編制建造標準,有利于降低與業主方爭議風險,確保工程質量,避免設計超概。

統一技術措施
統一技術標準應做到技術經濟合理,安全適用。通過編制統一技術措施,明確學校各專 業技術要點、參數,統一設計深度,提高設計質量,為施工提供明確指導,減少施工過程中 分包誤解。同時,在提升項目品質觀感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專項設計前置
專項設計前置有利于提高建筑完成度,保障項目品質;專項設計前置有利于解決項目存在的技術難點,保證設計準確;加強專項設計接口對接有利于減少出錯率,避免后期變更拆改;專項設計前置有利于限額設計,降低超概風險。

圖紙校審管理
為減少設計圖紙“錯漏碰缺”,保證設計準確性,提升設計質量,我們嚴格執行“三校 兩審”、“拍圖會簽”、“出圖會簽”等制度。

03 設計成本控制與管理
成本控制確保在優化設計方案的基礎上,在工程建設的各個階段,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把工程造價的發生額控制在合理的范圍或核定的造價限額范圍內,以求合理使用人力、 物力、財力,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成本管控重點
通過策劃前置與限額設計,成本定位預留更多追求品質的空間。

造價切分
項目中標后,根據項目可研及業主需求、招投標文件、類似工程等資料,運用價值工程 理論平衡使用功能需求、產品形象定位、建造交付標準等技術經濟指標與造價指標之間的合 理關系,制定限額控制指標。基礎設計按照設計參數指標庫進行標準化設計,指導設計避免 盲目做大。成本分配應關注業主對建筑功能、品質方面的隱性需求,預留更多的成本空間。

基于一級限額指標,結合項目方案設計深化情況,進行設計方案比選,對一級指標進行 深化和調整,按專業、單體劃分二級限額指標。

限額設計
進入初步及施工圖設計階段,根據一二級限額要求各專業進行技術經濟方案比選,通過 邊畫邊算,逐步調整達到概預算設計目標。

優化設計
設計優化在不影響發包人要求和工程品質的前提下,對基本設計參數及做法進行優化。

03 設計計劃控制與管理
學校一般建設流程
學校建設項目工期緊、單體多、專業多、關注多等特點決定了學校建設周期緊張,設計周期一再被壓縮的情況,需制定合理的設計計劃及保障措施,保證設計流程與建造流程、招采流程良好銜接,實現項目順利落地。


計劃保證措施
根據施工總計劃編制報規報建計劃,把控施工圖設計節點與專項設計節點滿足施工關鍵 節點、商務采購節點,每周召開設計管理例會,計劃經理追蹤節點完成情況,對出現偏差情 況及時預警并動態調整,保證總體進度順利進行。

貳 設計與建造融合
01 設計與品質建造
學校建設應貫徹安全、適用、美觀、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注重綠色智慧校園建設,提升建造品質。按照業主較為關注的功能使用需求、室內外裝修效果、結構安全可靠將專業細分, 梳理本專業品質建造要點,加強專業間的深度融合;在此基礎上更加關注綠色智慧校園建設, 將基本指標與提升指標“整合性”設計,形成品質建造設計體系。

從師生角度構建新的綠色智慧校園設計建造指標,讓師生有歸屬感、安全感、幸福感。

按照規劃、建筑、結構、機電專業分類,歸類各專業綠建設計指標,對應相關指標整合 綠色技術及產品;按照綠色校園等級要求,進行綠色技術賦分,按照增量成本對綠色技術成 本進行分類,形成綠色技術集成體系,作為我們綠色校園設計的主要工具。綠色技術集成體 系遵循遵循技術適度與經濟適度原則,凸顯本地特色。

提倡綠色正向設計,遵循“被動優先、主動優化”的設計原則;從綠色建筑策劃到方案、 施工圖、專項設計,采用適宜的建筑形式、技術措施、材料設備設施等,涵蓋設計全過程。

02 設計與精細建造
設計與技術管理
項目部對關鍵線路上擬采用的施工方案從施工難易度、施工成本、施工進度、設計規范、 結構安全、使用功能等方面提前策劃,向設計反提需求,合力找出最優實施方案。

設計封樣管理
質量和效果是項目成功履約的關鍵,設計封樣管理關系到項目是否能夠達到預期品質效果,封樣除需要考慮材料設備的屬性之外,還考慮材料排產周期、運輸條件、成本要求。因此,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流程與制度。

過程管控十分重要,但是從方案設計到建造落地這個過程需要環環相扣,一般分為三個階段:

03 設計與快速建造
快速設計與溝通
依托總承包資源優勢,快速整合設計資源,及時識別業主需求;借助業主資源協調外部 關系,盡早溝通教育局、規劃局建設意見;制定報建報審關鍵節點,盡快辦理施工手續。

快速采購策劃
建立設計管理、施工技術與采購管理聯動的招采管理體系,按照“商務總牽頭、施工提 計劃、設計出方案”的總體原則,系統密切聯動,實施招采一體化管理;設計計劃與招采計 劃協調,設計為招采提供技術支持完善深化設計、解決技術難題、協助重要材料設備驗收。

依托公司招采平臺,建立項目供應商數據管理平臺,加強考核機制,確保優質供應商資 源,品牌庫、數據庫能夠滿足業主不同需求。

叁 設計與商務融合
設計應深入解讀總包合同,明確合同中有關建設標準、技術要求、圖紙深度、設計范圍、 設計變更、商務計價模式、結算要點等。

檢查初步設計概算、施工圖預算中的錯漏部分

學校類項目一般是政府投資項目,需要經過嚴格的財審流程。圖紙的錯漏碰缺會造成審 查過程受阻,圖紙深度需支撐商務概預算審批。商務提前預判結算風險反饋設計,工程量編 制過程中圖紙未明確做法、參數反饋設計入圖。

肆 案例分享-安徽滁州技術學院

項目簡介
安徽滁州技師學院新校區工程由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設計施工,本工程位于 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洪武路與南圩路交叉口西南角,總占地面積約21.2萬平方米,總建筑 面積19.8萬平方米。包含地上8個已建單體改建工程、地上5個單體及2個大門的新建工程、 地下車庫及人防新建工程。
從中標日期到竣工日期僅有 365 天,面對工期嚴峻緊張的局面,設計院挑選學校類型 木設計經驗豐富的設計師迅速組建團隊進駐現場,與項目部一起成立設計管理管團隊,梳理 設計管理體系,形成管理架構和職責分工,分別從前期規劃設計管理,方案設計管理,施工圖設計管理,專項設計管理四個階段圍繞品質、質量、計劃、成本方面開展工作。


經過為期一年的設計施工,校區所有土建、安裝、專項內容全部完成,已順利竣工驗收, 并移交校方投入使用;項目的順利竣工交付,對助力推動當地教育事業蓬勃向上發展,推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發文編輯/網站審核|Yirou
版權?建道筑格ArchiDogs,轉載請聯系media@archidogs.com
若有涉及任何版權問題,請聯系media@archidogs.com,我們將盡快妥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