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師更具有頂層思維構架,而室內設計師更多提供的是一種精神思維和情緒思維,他們在思維邏輯上更內向,對世界的解讀更細微,也比建筑師更容易感動。
室內設計師需要具備整體的價值觀,不能單專業去看。室內設計的生命力就在于聯動建筑和景觀,梳理清晰的空間關系。當室內設計師介入設計卻不需要做太多的時候,我們更愿意去協助建筑師做技術的支撐,把空間關系和景觀銜接梳理得更好。所以從專業角度來講,室內設計師明白整個思維邏輯的時候,他的整體方向會更準確。
把控不同尺度與類型的項目需要從理清設計的邏輯,讀懂設計開始。所以如果真正要做一個類型的項目,就要在設計之前讀懂它,因此我一直認為,設計是一種思維方式。
通過哪些方式可以幫助您在設計開始前讀懂場地中的各層信息,比如肌理、環境、歷史、記憶等?
H:作為室內設計師,在設計開始之前,我們團隊會重新認知場地、建筑與環境、內外關系等重要信息,重新梳理原有的空間體系,使得設計能夠承載和滿足不同功能需求的場景、文化的認知。
當城市快速發展,留給設計師了越來越多的改造更新類項目,您最近也有很多項目實在解決有限空間中的復雜矛盾與問題,這類項目最大的難點是什么?
H:改造項目的難點,不是一步步完成階段性節點,而是在設計過程中,如何通過不斷梳理空間狀態,盡可能實現文化的表達。
馬尾船政項目的難點就在于船政文化的現實體現。這是一個民國時期或者五、六十年代的老倉庫,原先的船只已經不復存在,倉庫因為之前的改造被加高一層,內部的空間被界定而產生局限,無法讓更多元的功能在里面集中。我們需要在有限的空間中做最大的改變,同時喚起大眾對船政文化的興趣。

為了實現“歷史已經過去了,但是依稀抬頭看的時候,船還是像時間一樣會在人們的頭頂呈現”的室內空間設計概念,我們采用了一種比較藝術化的處理方式:在進入空間時,抬頭就能看到一艘用亞克力構件制作的抽象空間形態的實體的船,它的功能與形式完美結合,可以作為照明在整個空間里形成一個泛光源。同時船只的龍骨得以真實顯現,你可以從中感受到場所與船政的關聯度,體會到有關于船政的文化知識。
再比如余姚府前路改造,最難的也是文化的空間呈現。甲方希望可以通過建筑空間改造,呈現以王陽明為結構體系的文人文化。但是當設計師要介入以前的民居,把它變成商業建筑,就帶來了綜合性的沖突——這種沖突可能最終會演變成了市井文化跟文人文化之間的沖突。因此,改造項目實現的不是設計的可能性,而是矛盾的可行性。
其次,改造空間的可行性不在于目的性,而在于空間狀態的可能性。純粹的建筑思維是以建筑的形態來定義其形式的,但這種形式往往不一定正確,民居的形式和空間感是人們在長年累月的生活中由經驗得來的。在舊城區改建的項目中,我們希望用設計梳理空間狀態,以恢復場地背后動人的、具有煙火氣的傳統街巷關系和生活狀態。
府前路陽明古鎮鳥瞰圖(改造前) ? 萬境設計

府前路陽明古鎮鳥瞰圖(改造后) ? 萬境設計
從早期的西溪濕地老廠房改造MISA工作室到您最近的城市更新類項目,對于特定類型的項目,是否會有相應“風格”或者“手法”?
H:西溪濕地老廠房改造這個項目對我來說更貼近最初設計的本質,它可以成為日常生活的沉淀。這個項目的結果甚至不能單純的被定義成“家”——而是業主擁有的屬于自己的多功能空間,包含木工房、摩托修理間、工作空間、會客空間、寫代碼的空間等。這樣具備復合空間的“家”是任何商業和住宅空間都替代不了的。

我不認同用固有思維做設計,室內空間無法永遠固化下來,我們需要去規劃和預見空間內容的多種可能性。如果設計師能夠真正把控設計,使用者也很滿意,在使用的過程中可以呈現出新的空間狀態,這就足夠了。不需要過多闡述設計背后所謂的“風格”或者“手法”,這些應該留給評論家。
設計的責任應該是為生活創造出的“時間”,這樣的空間才是最好的空間,也最終形成了對特定空間的新的思維概念。

MISA工作室改造 ? 萬境設計
如果說“時間可以創造空間,空間令時間變成顯示”,城市更新類項目中,設計師會將場地中的歷史文化通過空間的形式傳達出來,這類的項目對于設計師的意義是什么?
H:改造的意義在于再創造空間的狀態和生命力。現在的設計除了創造空間狀態之外,更加關注場景化地表達,而空間的生命力就是來自場景化空間的賦予。一個公共雕塑沒有任何實際用途,但不可否認其作為場景化建筑就是有存在的意義。日本設計師常常會討論有用之用和無用之用。大家都在說建筑必須有用,但其實有時這種無用的空間更好。
倉山影院 ? 萬境設計
在采訪結束時,我們問了胡之樂“最想做的項目是什么”,他的答案是“沒有”。對于他來說,“設計無關于項目,而在于你怎么對待它,有著好的心態才能做成好的設計”。小到一個“家”,大到“城市機場”,對于每一使用者個體來講,他們具有同等重要的價值與意義。
透過WJ STUDIO 萬境設計的一系列設計作品,我們看到的是真實、極簡而又純粹的文化表達。在歷經時間的思考和打磨中,設計師在不斷創造空間;也正是由于設計師發現與再創造出的獨特空間,讓場地中疊加的歷史、記憶與文化被一層層揭開。正如胡之樂所說“更多的需要是發現,而不僅是設計”,期待他發現的下一個驚喜。
WJ STUDIO 萬境設計
WJ STUDIO 萬境設計注重建筑內、外空間的延續性和創造性思考,從理解建筑、周邊環境以及產品核心內容出發,探索空間、人與自然的聯結,為使用者創造實用性、互動性、個性化的室內、外空間。WJ STUDIO 萬境設計擅于整體性設計服務,運用規劃、建筑、景觀專業資源和經驗,在商業、房產、辦公、酒店及特殊探索型項目上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作為一個年輕、充滿活力與激情的團隊,成立五年以來,WJ STUDIO萬境設計在創始人胡之樂的帶領下,屢次獲得國際設計獎項,包括巴黎設計大獎(2022);美國IDA設計大獎(2021);柏林設計獎(2021);倫敦地產設計獎(2020);德國設計大獎(2020、2017);AD100 最具影響力設計機構(2019,2017);世界建筑節WAF/INSIDE(2019、2018、2017);標志設計大獎ICONIC(2019);香港 A&D Trophy( 2018)、日本好設計 Good Desig(n 2018)等。
采訪|栗茜、謝東珊
文字|栗茜、沈穎
校對|激清
編輯|沈穎/Seven